52古典>汉语词典>羚牛在词典中的解释
língniú

羚牛

羚牛读音为 líng niú。意思是:哺乳动物,外形像水牛,雌雄都有黑色的短角,肩部比臀部高,尾巴短,毛棕黄色或褐色。 生活在高山上,吃青草、树枝、竹笋等。也叫扭角羚。

拼音líng niú

注音ㄌㄧㄥˊ ㄋㄧㄡˊ

英语takin (type of goat-antelope)​

德语Takin, Rindergämse, Gnuziege (lat: Budorcas taxicolor)​ (Eig, Bio)​

词语解释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羚牛
      1. 羚牛(学名:Budorcas taxicolor):体形粗大,肩高110-120厘米,雄性体重可达400千克,最大者肩高可达2米,重达1吨。雌雄均具短角。是一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麓密林地区的大型牛科食草动物。由于产地不同,毛色由南向北逐渐变浅。分为4个亚种:高黎贡羚牛、不丹羚牛、四川羚牛、秦岭羚牛,中国均产。
      2. 栖息于2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,喜群居,每群约20-30头,多至50头。体型雄健,性情凶悍。数量稀少,中国仅存数千头,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分布于中国西南、西北及尼泊尔、不丹、印度、缅甸。羚牛是不丹的国兽,在不丹被叫做“塔金”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