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芜
艾芜读音为 ài wú。意思是:艾芜(1904-1992)原名汤道耕,四川新繁人。1921年秋考入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。1925年因不满守旧的学校教育和反抗包办婚姻,弃学远行,在我国西南边境和缅甸、马来亚、新加坡等地漂泊,过着贫困的流浪生活。他的第一篇小说《人生哲学的一课》和当时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《南行记》中的作品就以这几年的见闻感受为题材。1931年回国后定居上海,开始创作生活。除了《南行记》,还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和散文。抗战爆发后,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。1944年由桂林逃难到重庆,写完著名长篇小说《故乡》,编辑抗敌
繁体艾蕪
拼音ài wú
注音ㄞˋ ㄨˊ
词语解释
- 小说家。原名汤道耕,四川新繁(今新都)人。早年曾在缅甸、新加坡等地流浪,做过伙计、校对、编辑。1932年参加左联。1948年任大学教授。建国后曾任重庆市文化局局长。著有长篇小说《故乡》、《百炼成钢》,短篇小说集《南行记》等。有《艾芜文集》。
网络解释
- 艾芜
- 艾芜(1904—1992),原名汤道耕,四川省新繁县清流乡(今新都区清流镇)人。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《南行记》、长篇小说《山野》、《百炼成钢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