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友
四友读音为 sì yǒu。意思是:1.指周文王四个亲信大臣南宫括﹑散宜生﹑闳夭﹑太颠。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六:“文王四友:南宫括﹑散宜生﹑闳天﹑太颠。”一说太颠作太公望。见《圣贤群辅录》卷上。《诗.大雅.文王序》孔颖达疏引《殷传》云:“西伯得四友献宝,免于虎口而克耆。” 2.指孔子四个学生颜渊﹑子贡﹑子张﹑子路。《孔丛子.论书》:“孔子曰:‘吾有四友焉。自吾得回(颜渊)也,门人加亲,是非胥附乎?自吾得赐(子贡)也,远方之士日至,是非奔辏乎?自吾得师(子张)也,前有光,后有辉,是非先后乎?自吾得仲由(子路)也,恶言不至于门,是非御侮乎?’”一
拼音sì yǒu
注音ㄙˋ ㄧㄡˇ
词语分解
四友sì yǒu
词语解释:
1.指周文王四个亲信大臣南宫括﹑散宜生﹑闳夭﹑太颠。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六:“文王四友:南宫括﹑散宜生﹑闳天﹑太颠。”一说太颠作太公望。见《圣贤群辅录》卷上。《诗.大雅.文王序》孔颖达疏引《殷传》云:“西伯得四友献宝,免于虎口而克耆。”
2.指孔子四个学生颜渊﹑子贡﹑子张﹑子路。《孔丛子.论书》:“孔子曰:‘吾有四友焉。自吾得回(颜渊)也,门人加亲,是非胥附乎?自吾得赐(子贡)也,远方之士日至,是非奔辏乎?自吾得师(子张)也,前有光,后有辉,是非先后乎?自吾得仲由(子路)也,恶言不至于门,是非御侮乎?’”一说四友中或有子夏。
3.指四位相知的朋友。如《三国志.吴志.孙登传》以诸葛恪﹑张休﹑顾谭﹑陈表为太子孙登四友;《晋书.王澄传》以王敦﹑谢鲲﹑庾敳﹑阮修为王衍四友;《南齐书.褚炫传》以褚炫﹑刘俣﹑谢朏﹑江斅为四友;《新唐书.文艺传上.杜审言》以崔融﹑李峤﹑苏味道﹑杜审言为“文章四友”。
4.借指文房四宝,即笔﹑墨﹑纸﹑砚。
分词解释:亲信:
①亲近信任:素常又殷勤,一应大小事情无不伺候得妥贴,深得主子亲信。
②亲近信任的人:你道他是谁?原是知府老爷的亲信,从云南老家带了来的,是老爷跟前第一等得力用得着的。周文王:
商朝末期周族领袖。姬姓,名昌,商纣王封他为西伯,故又叫伯昌。曾被纣王囚禁于羑里(今河南汤阴北)。后来以岐山周原(今陕西扶风)为根据地,兼并附近的诸侯国,国势强盛。在位五十年。
词语解释:
1.指周文王四个亲信大臣南宫括﹑散宜生﹑闳夭﹑太颠。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六:“文王四友:南宫括﹑散宜生﹑闳天﹑太颠。”一说太颠作太公望。见《圣贤群辅录》卷上。《诗.大雅.文王序》孔颖达疏引《殷传》云:“西伯得四友献宝,免于虎口而克耆。”
2.指孔子四个学生颜渊﹑子贡﹑子张﹑子路。《孔丛子.论书》:“孔子曰:‘吾有四友焉。自吾得回(颜渊)也,门人加亲,是非胥附乎?自吾得赐(子贡)也,远方之士日至,是非奔辏乎?自吾得师(子张)也,前有光,后有辉,是非先后乎?自吾得仲由(子路)也,恶言不至于门,是非御侮乎?’”一说四友中或有子夏。
3.指四位相知的朋友。如《三国志.吴志.孙登传》以诸葛恪﹑张休﹑顾谭﹑陈表为太子孙登四友;《晋书.王澄传》以王敦﹑谢鲲﹑庾敳﹑阮修为王衍四友;《南齐书.褚炫传》以褚炫﹑刘俣﹑谢朏﹑江斅为四友;《新唐书.文艺传上.杜审言》以崔融﹑李峤﹑苏味道﹑杜审言为“文章四友”。
4.借指文房四宝,即笔﹑墨﹑纸﹑砚。
分词解释:亲信:
①亲近信任:素常又殷勤,一应大小事情无不伺候得妥贴,深得主子亲信。
②亲近信任的人:你道他是谁?原是知府老爷的亲信,从云南老家带了来的,是老爷跟前第一等得力用得着的。周文王:
商朝末期周族领袖。姬姓,名昌,商纣王封他为西伯,故又叫伯昌。曾被纣王囚禁于羑里(今河南汤阴北)。后来以岐山周原(今陕西扶风)为根据地,兼并附近的诸侯国,国势强盛。在位五十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