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语》子畏于匡,曰:“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?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;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”春秋鲁 · 孔子及其弟子
zǐ子wèi畏yú于kuāng匡,,yuē曰::wén文wáng王jì既mò没,,wén文bú不zài在zī兹hū乎。。tiān天zhī之jiāng将sàng丧sī斯wén文yě也,,hòu后sǐ死zhě者bù不dé得yù与yú于sī斯wén文yě也;;tiān天zhī之wèi未sàng丧sī斯wén文yě也,,kuāng匡rén人qí其rú如yú予hé何。。
注释
1畏于匡:匡,地名,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。畏,受到威胁。公元前496年,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。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。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,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,所以将他围困。
2文王:周文王,姓姬名昌,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,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。
3兹:这里,指孔子自己。
4后死者:孔子这里指自己。
5与:同“举”,这里是掌握的意思。
6如予何:奈我何,把我怎么样。
译文
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,他说:“周文王死了以后,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?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,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;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,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?”
评析
外出游说时被围困,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,当然这次是误会。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,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,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。不过,当孔子屡遭困厄时,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,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,表明他对“天命”的认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