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直方诗话宋 · 王直方
王直方诗话 宋 王直方
王直方(1069-1109年),字立之,号归叟,汴(今河南开封)人。舍人棫之子,补承奉郎。少乐从诸丈人行游,好昼夜读书。尝监怀州酒税,寻易冀州籴官。仅数月,投劾归。凡十五年处城隅小园,啸傲自适。苏轼、黄庭坚、陈师道、诸晁、吕本中及诗僧道潜、饶节等,皆与之善。著有《归叟集》、《王直方诗话》。
《王直方诗话》,原书久佚。曾慥《百家类说》有节编本,录存五十二条。《诗话总龟》前后集共称引二百零三条,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前集称引一百零九条,《诗人玉屑》称引四十六条,他如《竹庄诗话》、《诗林广记》及《能改斋漫录》等亦有称引。郭绍虞、罗根泽均曾据以上各书辑其佚文,郭得三百零六条,罗得二百八十二条,略有出入。是书诸家称引用名颇不一致,有《归叟诗话》、《兰台诗话》、《归叟诗文发源》、《诗文发源》等异名;《郡斋读书志》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,作《归叟诗话》;《遂初堂书目》著录于文史类,亦作《归叟诗话》。《王直方诗话》,约成书于直方晚年退居城南之时。
《郡斋读书志》称:“元祐中,苏子瞻及其门下士,以盛名居北门东观。直方世居浚仪,有别墅在城南,殊好事,以故诸公亟会其家,由是得闻绪言余论,因辑成此书。然其间多以己意有所抑扬,颇失是非之实。”
王直方曾为吕本中列入《江西诗社宗派图》中,其评诗亦本诸江西诗派之尊杜,谓杜甫“才力富健”,“不行一万里,不读万卷书,不可看老杜诗”,作诗亦应如杜之“开广”,“著意深远”。论诗重在诗兴,所谓“兴来笔力千钧重”(欧阳修语),“笔头挽得数万江起”(苏轼语)。以好诗多得之自然,如诗人与可之诗,“非与可诗,世间原有此句,与可拾得耳”(欧阳修语),故可秀出众人。反之,“但知有韵底是诗”,“以声律作诗”,则必为诗之“末流”;“言工”而无“高致”,或“至宝丹”之堆砌,亦非好诗。如贺铸《望夫石》诗,“所得者渐磨之工,所失者太粘着皮骨”,杨蟠《莼菜诗》,“可以言咏物,未可以语诗”,均属著意不深,匮无诗兴之作。
王直方论诗艺称:“诗文必自成一家”,“圆熟多失之平易,老硬多失于干枯,不失于二者之间,可与古之作者并驱矣。”推许王安石用贾谊事之精,言其“可为诗法”。称“作诗者容易有意思相犯,亦不必为病,但不可太甚”,而“递相踵袭”,则为“诗之大患”。又言“诗不厌多改”,以王安石改刘攽句,苏轼改己作《蜗牛》诗为范例。书中拈出众多佳句,供读者考较。是书援引欧阳修、苏轼、黄庭坚、张耒诸家集外论诗语,尤为珍贵。
王直方以诗为抒写个人“胸次”之具,识见狭窄,所论多为前人所道;记事、考据且多失实,所录他人语,亦间有讹误。《苕溪渔隐丛话》、《石林诗话》、《能改斋漫录》等书,均曾评其失。
一、西池唱和
元祐中,秘阁①上巳日会西池,王仲至有②诗,文潜和之最工。云:“翠③浪有声黄伞④动,春风无力彩旌⑤垂。”〔至秦少游即云“帘幕千家锦绣垂”。仲至读之笑曰:“此语又待入小石调也。”然〕⑥少游有“已烦逸少书陈迹,更属相如赋上林”之句。⑦诸人亦以为难及。(《类说》本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一、《玉屑》十八)
案:此事亦见《孔氏谈苑》卷四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渔隐丛话》“秘阁”二字作“诸公以”三字。
②《渔隐丛话》“有”下有“二”字,疑误衍,说详下。
③《张右史集》二十六“翠”作“沸”。
④《类说》“伞”误作“撒”,据《孔氏谈苑》改。《右史集》及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均作“帽”。
⑤“旌”,《右史偤》作“旗”,《孔氏谈苑》作“衫”。
⑥《诗人玉屑》所引无“至秦少游”云云数语,及此句“然”字。
⑦案《淮海集》九《西城宴集诗》凡二首。据其自注,垂字韵者次王敏中少监韵,林字韵者次王仲至侍郎韵。《张右史集次韵王敏仲至西池会饮诗》用垂字韵,《次韵王敏仲池上诗》用林字韵,又不言为王仲至作。
二、诗备四景
“手把寒梅撼雪英,婆娑暂见绿阴成。隔窗昨夜萧萧雨,已有秋风一叶声”。欧公云:“此诗备四时景。”(《类说》本)
三、顾 屠
〔元祐中〕①顾子敦有顾屠之号,以其肥伟也。故东坡《送子敦奉使河朔诗》云:“我友顾子敦,躯胆多雄②伟,〔便便十围腹,不但贮书史。〕”③又云:“磨刀向猪羊,〔酾酒会邻里。〕”④至于云“平生批敕手”,亦皆用屠家语也。子敦读之颇不乐。东坡遂和前篇末句云:“善保千金躯,前言戏之耳。”钱穆父眉宇秀整。东坡云:“穆四莫乱呼它名字。”是时穆父已有九子,东坡遂以九子母丈夫呼之。有诗云:“九子羡君门户壮,〔八州怜我往来频。〕”⑤(《丛话》前三十九、《类说》本)
案:钱勰事亦见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类说》有此三字。
②《类说》“多”作“两”,《东坡集》同。又《东坡集》“雄”作“俊”。
③《类说》无“便便”二语。
④《类说》无“酾酒”句。
⑤《类说》无八州句。又《类说》先引《赠钱诗》,次引《送顾诗》。
四、长白山主
欧阳仲纯梦道士持告身云:“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。”既没,东坡哭之云:“死为长白主,名字书绛阙。”(《类说》本)
五、扫愁帚醒酒冰
〔东坡与孙巨源同会于王晋卿花园中。晋卿言都教喂饲了官员辈马着。巨源云:“‘都尉指挥都喂马’,好一对。”适长主送茶来,东坡即云:“大家齐吃大家茶。”盖长公主呼大家也。山谷尝以“卖菜卖生菜”,对“磨刀磨剪刀”。〕①东坡以洞庭春色为扫愁帚,山谷以水晶脍为醒酒冰。〔余为正好作一对。〕②(《类说》本、《丛话》前四十一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类说》无以上诸语,据《丛话》增。
②《类说》无此句,据《丛话》增。
六、动人春色不须多
荆公作内相〔时〕,①翰苑中有石榴一丛,枝叶茂盛惟发一花。公诗云:“秾叶②万枝红一点,动人春色不须多。”(《类说》本、《丛话》前三十四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相”下有“时”字。
②《丛话》“秾叶”作“浓绿”。案《遯斋闲览》谓此荆公书唐人诗。
七、晁无咎时文
元丰中,晁无咎时文①有声,无己以诗戏之曰“闻道新文能入样,相州红缬鄂州花”。〔盖是时方尚相州缬、鄂州花也。晁尧民子损之云。〕②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三十九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“时文”作“诗极”。
②《总龟》有此数语。
八、陈无己诗启
陈无已有《除官》一篇云:“扶老①趋严诏,徐行及圣时。端能几字正,②敢恨③十年迟。④肯着⑤金根谬,宁辞乳媪讥。向来忧畏断,不尽鹿门期。”〔临川饶推守云:“此诗不作可也。〕⑥才得一正字,亦未须云趋严诏。”无己后作谢启,复曰:“名虽文字⑦之选,实为将相之储。”又云:“头童齿豁,敢辞乳媪之讥;闻浅见轻,益⑧畏金根之谬。”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七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一、《诗林》四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为说》“老”误作“者”,据《后山集》及《总龟》改。
②《诗林广记》作“正集字”。
③《类说》“恨”作“限”,据《集》改。
④《总龟》“迟”作“违”。
⑤《丛话》“着”作“复”。
⑥《类说》及《诗林》无“临川饶推守云,此诗不作可也”二语,作“或云”。
⑦《后山集》十五“字”作“学”。
⑧《后山集》十五“益”作“但”。
九、山谷论诗
山谷论诗文不可凿空强作,待境而生便自工耳。①每作一篇先立大意,长篇须曲折三致意②乃③成章耳。(《类说》本、《修辞鉴衡》一引作《诗文发源》)
案:此则亦见《童蒙诗训》35条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修辞鉴衡》引至此。又《鉴衡》以下文为别一条。
②《鉴衡》“意”下有“焉”字。
③《鉴衡》“乃”下有“为”字。
一○、软红香尘
前辈①有西湖风月不如东华②软红香尘之语。故东坡〔和钱穆父、蒋颖叔《从驾景灵宫》〕③诗云:“半白不羞④垂颔⑤发,软红犹恋属车尘。”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二十七、《丛话》前三十九、《说诗乐趣》十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“前辈”下均有“戏语”二字。
②《总龟》“华”作“洛”。
③《总龟》及《丛话》均有此数字。《总龟》“穆父”作“穆公”、“宫”作“官”,均误。
④《总龟》及《丛话》“羞”作“嗟”。
⑤《总龟》“颔”作“项”。
一一、书法诗格
东坡云:“书之美者莫如颜鲁公,然书法之坏自鲁公始;诗之美者莫如韩退之,然诗格之变自退之始。”(《类说》本)
案:此即东坡《书黄子思诗集后》一文中意,惟词句不同。《诗人玉屑》十五所引东坡语即此文。
一二、反舌有声
山谷云:“余读《周书月令》云:‘反舌有①声,佞人在侧’,乃解老杜《百舌》②‘过时如发口,君侧有谗人’之句。”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二、《乐趣》六)
案:此条出《山谷题跋》七,亦见陈师道《后山诗话》。《渔隐丛话》引此则亦只言山谷云,不言出《王直方诗话》。意山谷此语,《直方诗话》与《后山诗话》均引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及《乐趣》“有”作“无”。
②《总龟》“舌”下有“诗”字。
一三、陶渊明诗
山谷云,“宁律不谐,不可①使句弱,宁用字不工,不可使语涩,②此庾开府所长也。然有意于为诗也。至于渊明则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。〔虽然,巧于斧斤者多疑其拙,窘于检括者辄病其放。孔子曰:‘宁武子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。’渊明之拙与放,岂可与不知者道哉?道人曰:‘如我按指,诲印发光,汝暂举心,尘劳先起。’说者曰:‘若以法眼观,无俗不真;若以世眼观,无真不俗。’渊明之诗,要当一邱一壑者共之耳。〕”③(《类说》本、《鉴衡》一引《诗文发源》)
案:此则出《山谷题跋》二《题意可诗后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鉴衡》“不可”作“而不”,下句同。
②《鉴衡》及《山谷题跋》“涩”作“俗”。
③《鉴衡》有此数语。
一四、鬼作人语人作鬼语
〔刘讽参军宿山驿,月明,有数女子自屋后来,命酌庭中,歌曰:〕①“明月清风,良宵会同。星河易翻,欢娱不终。〔绿樽翠杓,为君斟酌。今夕不饮,何时欢乐。”〕②此《广记》所载鬼诗也。山谷曰:“当是鬼中曹子建所作。”〔东坡亦以为然。〕③又有一篇云:“〔玉户金缸,愿悟君王。〕④邯郸宫中,金石丝簧。〔郑女卫姬,左右成行。纨绮缤纷,翠眉红妆。王欢转眄,为王歌舞。愿得君欢,长无灾苦。”苏公以为“邯郸宫中,金石丝簧,”〕⑤此两句不唯人少能⑥作,而知之者亦极难得耳。⑦张文潜〔见坡谷论说鬼神,忽〕⑧曰:“旧时鬼作人语,如今人作鬼语。”〔二公大笑。〕⑨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三十九、《丛话》前五十八)
案:此则亦见《总龟》后集四十二,文与《渔隐丛话》所引同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类说》、《丛话》无以上数语,据《总龟》增。
②《类说》无此四句,据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增。
③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有此语。
④《类说》无“玉户金缸”二句,据《总龟》增。《丛话》“悟”作“陪”。
⑤《类说》无此数语,据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增。
⑥《丛话》无“能”字。
⑦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此句后有“皆醉中为余书此”七字。
⑧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有此数字。《丛话》“神”作“诗”。
⑨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有此四字。
一五、寻常百姓
丹阳陈辅每岁清明过金陵上冢,事毕,则过蒋山,谒湖阴先生,〔岁率为常。元丰辛酉、癸亥两岁,访之不遇,因题一绝于门,云:〕①“北山松粉未飘花,白下风轻②麦脚斜。身似③旧时王谢燕,一年一度到君家。”〔湖阴归见其诗,吟赏久之,称于荆公。〕④荆公笑曰:“此正戏君为寻常百姓耳。”〔湖阴亦大笑。盖〕⑤古诗云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(《类说》本、《丛话》前五十四)
案:湖阴先生为杨骥,字德逢,张邦基《墨庄漫录》亦记此事。 又案:吴坰《五总志》谓此为辅之谒荆公于定林,不值,留诗壁间,介甫见之,笑谓龚深之曰:“此郎复以我为寻常百姓矣。”与此所载不同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类说》无此数语,作“尝作诗云”,据《丛话》增改。
②《五总志》“轻”作“高”。
③《五总志》“身似”作“正是”。
④《丛话》有此数语。
⑤《丛话》有此六字。
一六、王逢原诗
王令逢原,〔广陵人,既〕①见知于王荆公,②〔声誉赫然,〕③一④时附丽之徒,〔望风伺侯,守牧冠盖,〕⑤日满其门,⑥〔进誉献谄,初不及文字间也。〕⑦逢原厌之,大署其门云:“纷纷闾巷士,看我复何为?来则⑧令我烦,去则我不思。”〔意有知耻者,而干谒不衰。〕⑨(《类说》本、《四库本》《类说》无此条、《总龟》前三十七、《丛话》前三十七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类说》、《丛话》无此四字,据《总龟》增。
②《总龟》“王荆公”作“舒王”。
③《类说》、《丛话》无此四字,据《总龟》增。
④《总龟》无一字。
⑤《类说》,《丛话》无此八字,据《总龟》增。
⑥《类说》作“冠盖满门”。
⑦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均有此二句。
⑧《总龟》、《从话》“则”作“即”,下同。
⑨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有此二句,《丛话》“意”下有“当”字。
一七、上王正仲诗
有以长韵诗上王正仲,①其一联云,“狗监传新赋,难林购近诗”。〔属对颇工,②而终篇无若此者。言辞鄙陋,几可绝倒。岂所谓寸有所长耶。〕③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十四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“正仲”均作“仲至”。
②《丛话》引至此。
③《总龟》有此数语。
一八、秦少游诗谶
秦少游,①以校勘出②为杭倅,方至楚泗间,有诗云:“平生逋欠僧房睡,准拟如今处处还。”诗成之明日,报责③监处州酒,好事者④以为诗谶。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三十二、《丛话》前四十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“少游”下有“绍圣初请外”五字。
②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均无“出”字。
③《总龟》及《丛话》“报责”作“以言者落职”。
④《总龟》“好事者”作“人”。
一九、至宝丹
王禹玉诗,〔世〕①号至宝丹,以〔其〕②多使珍宝,如黄金必以白玉为对。〔有人云:“诗能穷人,且试强作富贵语看如何?”其人数日搜索,方止得一联〕:③“胫挺化为红玳瑁,眼睛变作碧琉璃,”为之绝倒。④晏叔原小词云:“舞低杨柳楼心月。歌尽桃花扇底风,”晁无咎云:“能作此语,定知不住三家村也。”⑤(《类说》本、《丛话》前二十六、《诗林》四)
案:《诗话总龟》前集七引作《古今诗话》。前有“晁以道云”四字。《说诗乐趣》十四引此则,又误作《欧公诗话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“世”字据《丛话》及《诗林》补。
②“其”字据《丛话》及《诗林》补。
③《类说》无以上诸语,作“有人强作富贵语”语。
④《丛话》、《广记》均引至此。
⑤《类说》所举“晏叔原小词”云云,《总龟》及《玉屑》引作山谷语,今两存之。
二○、酴醿诗
〔酴醿,本酒名也,世以其开花颜色似之,故以取名。①山谷所以有“名字因壶酒,风流付枕帏”之句。又云:“风流彻骨成春酒,梦寐宜人入枕囊。”〕②韩持国《绝句》云:“平生为爱此香浓,仰面常③迎落絮④风。每⑤恐春归有遗恨,典型元⑥在酒杯中。”(《类说本》、《总龟》前二十七、前十一,《丛话》前四十七)
案:此则《诗话总龟》析为二条。自“酴醿”至“梦寐宜人入枕囊”,见前集卷二十七;韩持国《绝句》云云,见前集卷十一。今从《渔隐丛话》并合之。又《类说》本于“典型元在酒杯中”句下有〔山谷最爱荆公“扶与度阳焰,窈窕一川花”,谓包含数意〕诸语。 案:此为荆公《法云诗》,与论酴醿不合,今亦删去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山谷诗注》于“世以其”二句,作世所开花本以其颜色似之,“故取其名”。
②《类说》无以上诸语,据《丛话》增。
③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“常”作“尝”。
④《南阳集》及《墨庄漫录》九“絮”作“架”。
⑤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及《集》“每”作“长”。
⑥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及《集》“元”作“犹”。
二一、周文翰诗
东坡见周文翰①诗,云:“不易吟得到个田地,此诗可作两用。”(《类说》本)
----------------
①叶德辉藏云楼旧抄本作周文翰,《四库本》作文周翰,案《张右史集》二十四有《文周翰惠酒以诗谢之》,而同书三十一又有《题周文翰郭熙山水》二首,不知究以何者为是。
二二、竹 诗
〔(高愈主簿云,)①东坡云:“世间事勿②笑为易,惟读王祈大夫诗,不笑为难。”祈尝谓东坡云:“有《竹诗》两句,最为得意。”(因诵)③曰:〕④“叶垂千口剑,干耸万条枪。”坡云:“〔好则极好,则是〕⑤十条竹竿,⑥一个叶儿也。”(《丛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三十九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五)
案:《说诗乐趣》十四引此作《谭史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无此五字。
②《丛话》“勿”作“忍”。
③《丛话》有“因诵”二字。
④《类说》无以上诸语,作“王郊竹诗云”,今据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增改。
⑤《类说》无此六字,据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补。
⑥《类说》“竿”下有“只”字。
二三、两拳风口
王禹锡〔行第十六〕,①与东坡有姻连,尝作《贺〔知县喜〕②雨诗》云:“打叶雨拳随手去,③吹凉风口逐人来”,〔自以为得意。〕④东坡见之曰:“十六郎作诗怎得如此不入规矩。”禹锡云:“盖是醉中所作。”异日又持一大轴呈坡。坡读之云:“尔复醉邪?”(《类说》本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五、《宋纪》三十)
案:此事亦见《永乐大典》八百二十一引《古今事通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有此四字。
②《丛话》有此三字。
③《丛话》、《宋纪》“去”作“重”。
④《丛话》有此五字。
二四、老杜家讳
老杜家讳“闲”,而诗中有云:“翩翩①戏蝶过闲②幔。”〔或云恐传者谬。〕③又有《宴王使君宅诗》云:“泛爱怜霜鬓,留欢卜④夜闲。”〔一作阑〕⑤余以为当以闲为正,临文恐自不以为避也。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二十九)
案:《侯鲭录》云:“王立方云,老杜家讳‘闲’而诗中有‘翩翩戏蝶过闲幔’,或云恐传者谬。又有‘泛爱怜霜鬓,留欢卜夜闲,’余以为皆当以‘闲’为正,临文恐不自讳也。”迂叟李国老云:“余读《新唐书》方知杜甫父名闲,检杜诗果无‘闲’字。唯蜀本旧《杜诗》二十卷内《寒食诗》云‘邻家闲不违’,后见王琪本作‘问不违’。”又云:“‘曾闪朱旗北斗闲’,后见赵仁钧说薛向家本作‘北斗殷’。由是言之,甫不用‘闲’字明矣。”考《蔡宽夫诗话》亦言唐人避家讳之严,直方所云恐未必然。
----------------
①案此杜甫《小寒食舟中作诗》,“翩翩”《集》作“娟娟”。
②《总龟》“过闲”作“闲过”误。
③《类说》无此语,据《总龟》补。
④《类说》“欢卜”作“顾一”,据《集》及《总龟》改。
⑤《类说》有此三字。
二五、郭功父诗
〔郭祥正(字功父)①自梅圣俞赠诗有“采石月下闻②谪仙”,以为李白后身,缘此有名。又③有《金山行》云:“鸟飞不尽暮天碧,渔歌忽断芦花风”,大为王荆公所赏。④秦少章尝云:〕⑤郭功父过杭州,出诗一轴示东坡,先自吟诵,声振左右;既罢,谓坡曰:“祥正此诗几分?”⑥坡曰:“十分诗⑦也。”祥正〔惊喜〕⑧问之。坡曰:“七分来是读,三分来是诗,〔岂不是十分也。〕”⑨〔东坡又云:“郭祥正之徒但知有韵底是诗〕。”⑩(《类说》本,《总龟》前四,《丛话》前三十七,《玉屑》十八,《诗林》四,《乐趣》七、十五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有此三字。
②《宛陵集》及《诗林广记》“闻”作“访”。
③《丛话》“又”作“功父”。
④《诗林》及《乐趣》七引至此。
⑤《丛话》无“秦少章尝云”五字,又《类说》无以上诸语,据《总龟》增。
⑥《丛话》“分”下有“来”字。
⑦《丛话》“诗”作“来”。
⑧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无此二字。
⑨《类说》无此语,据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补。
⑩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无此数语。
二六、蔡天启诗
蔡天启尝和秦少游诗云:“愿同籍湜辈,终老韩公门。”(《类说》本)
二七、荆公诗句
荆公①和人诗②曲,〔有暖字韵一篇。俞清老云:“更有一篇,只记〕③一句云‘夕阳到处花偏暖’,及尝代一小儿赋花糕诗一绝,恨不得见。”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十四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“荆公”作“舒王”。
②《总龟》“诗”作“歌”。
③《类说》无此十六字,据《总龟》增。
二八、林逋咏梅
〔田承君云〕①王君②卿〔在扬州同孙巨源、苏子瞻适相会。君卿置酒〕曰:③“‘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’,此林和靖梅花诗,然〔而为咏〕④杏与桃李皆可〔用也。〕”⑤东坡曰:“可则可,只是⑥杏李花不敢承当。”〔一座大笑。〕⑦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九)
案:此则亦见《侯鲭录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类说》无此四字,据《总龟》增。
②《总龟》“君”作“居”,下同,当误。
③《类说》“曰”作“云”。又《类说》无“在扬州”至“置酒”数语。
④《类说》无此三字,据《总龟》增。
⑤《总龟》无此二字。
⑥《总龟》“只是”作“但恐”。
⑦《总龟》有此四字。
二九、苏子由寄东坡诗
苏子由奉使朔方,寄东坡云:“谁将家集寄①幽都,每②见胡人问大苏。莫把文章动蛮貊,恐妨谈笑卧江湖。”(《类说》本)
案:《渑水燕谈录》七引张芸叟诗亦有“谁题佳句到幽都,逢着相见同大苏”之句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栾城集》“寄”作“过”。
②《集》“每”作“逢”。
三○、孟郊诗
〔欧公尝谓圣俞曰:“世谓诗人多穷,非诗能穷人,殆穷而后工。”圣俞以为知言。〕①李希声〔语余〕②曰:“孟郊诗正如晁错为人,不为不佳,所伤者峻直耳。”(《类说》本、《鉴衡》一引《诗文发源》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类说》无以上数语,据《鉴衡》增。
②《鉴衡》有此二字。
三一、作诗如杂剧
山谷云:“作诗正如作杂剧,初时布置,临了须打诨,方是出场”,①盖是读秦少章诗恶其终篇无所归也。(《类说》本、《鉴衡》一引作《诗文发源》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鉴衡》引至此。
三二、人鸥同一波
〔方时敏言:〕①荆公言鸥鸟不惊之类,如何作语则好?故山谷有云:“人②鸥同一波。”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九、《史氏山谷外集诗注》十三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类说》无此四字,据《总龟》、《山谷外集诗注》增。
②《总龟》“人”作“一”。《山谷外集诗注》“人”作“入”。《四库本》、《类说》无“人”字。
三三、寂斋诗
〔山谷避暑城西李氏园,(题诗于壁云:“荷气竹风宜永日,冰壶凉簟不能回。)①题诗未有惊人句,会唤谪仙苏二来。”少游言于东坡曰:“以先生为苏二,大似相薄。”〕②少游极怨山谷《和〔寄〕③寂斋诗》〔云“志④大略细谨”,言蔡州事少人知者〕⑤,〔因此⑥吹毛耳。〕⑦(《类说》本、《丛话》前五十、《诗林》二、《山谷诗注》十一、又《外集诗注》十六)
案:《丛话》所谓少游极怨山谷云云,语意不甚明晰。考《诗林广记》三谓少游尝教授蔡州,有宫妓娄婉及陶心儿者,与之甚密,少游尝赠以词(见《高斋诗话》)。所谓蔡州事指此。其后山谷尝次孙子实寄寂斋韵寄少游云:“才难不易得,志大略细谨”,语含讥讽,故少游怨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山谷外集诗注》无此数语,作“题二诗其一云”六字。
②《类说》无以上诸语,据《丛话》增。《山谷外集诗注》此句后有“少章为予言”五字。又《山谷诗集外注》下句前有“秦少仪云”四字。
③“寄”字,据《山谷集》及《丛话》补。案《集》中有《题少章寄寂斋诗》及《寄少游诗》均次孙子实韵。“志大略细谨”句,及《寄少游诗》,非《题寄寂斋诗》。
④《类说》“志”作“心”,据《集》及《丛话》改。
⑤《类说》引至此。《诗林》无“云”字至“知者”十四字。任渊《山谷诗注》此句后有“鲁直诗语重,人既见此语”二句。
⑥《山谷诗注》“因此”作“遂使”。又《丛话》“此”下有“句使人”三字。
⑦《诗林》有此五字。
三四、表德皆连甫
熙宁初,荆公用事,一时字多以“甫”,押字多以圈。时诗云:“表德皆连甫,花书尽带圈。”(《类说》本)
三五、独乐园诗
东坡为温公作《独乐园诗》,只从头四句,便已都说尽。云:“青山在屋上,流水在屋下,中有五亩园,花木①秀而野。”此便可以图画。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九)
案:《诗林广记》三引此则作《古今诗话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“木”作“竹”。
三六、诗贵圆熟
谢脁〔尝语沈约曰〕①“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”。②故东坡〔《答王巩》云“新诗如弹丸”,及《送欧阳弼③云,〕④“中有清员句,铜丸飞柘弹”。⑤盖谓诗贵圆熟也。然⑥圆熟多失之平易,老硬多失之干枯。⑦不失于二者之间,可与古之作者并驱矣。⑧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三十八、《玉屑》十、《竹庄》一、《乐趣》二)
案:此说亦见《孔氏谈苑》卷五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类说》此五字作“云”。
②《竹庄诗话》引至此。
③《丛话》作欧阳季弼,案季当改作叔,叔弼为欧阳棐之字。
④《类说》无“答王巩”至“欧阳弼”十六字,据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补。
⑤《竹庄》又一则引至此。
⑥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“然”字均作“余以谓”三字。
⑦《丛话》“干枯”作“干枯”。
⑧《丛话》、《竹庄》“矣”作“耳”。《总龟》无“矣”字。
三七、谢师厚诗
山谷对余言,谢师厚七言绝类老杜,〔但人少知之耳。〕①如“倒着衣裳②迎户外,尽呼儿女拜灯前”,编之杜集无愧也。③〔师厚方为其女挥对,见庭坚诗,乃云吾得婿如是足矣。庭坚因住求之。然庭坚之诗竟从谢公得句法。故尝有诗曰:“自往见谢公,论诗得濠梁。”〕④(《类说》本,《丛话》前二十八,《总龟》前九、八,《宋纪》十六)
案:倒着衣裳一联亦见《后山诗话》。后山谓谢师厚废居于邓,王左丞存,其妹婿也,奉使荆湖,枉道过之,夜至其家,师厚固有此诗。《总龟》分此为二条,今从《丛话》合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类说》无“但人少知之耳”六字,据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补。
②《历代》五十九引此“裳”作“冠”。
③《类说》引至此。又以上《总龟》卷九引。《宋纪》无以上诸语。
④以上《总龟》卷八引。
三八、木杪龟趺
〔赵德甫云〕①东坡为程筠作《归真亭诗》云,“会看千字诔,②木杪见龟趺”,〔龟趺〕③是碑坐,不应见〔于〕④木抄也。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四十一、《春渚纪闻》七引作《王子直诗话》、《历代》五十八)
案:《石林诗话》云:“学者多议苏子瞻‘木抄见龟趺’,以为语病,谓龟趺不当出木杪也。殊不思此题程筠先墓归真亭也。东南多葬山上,碑亭往往在半山间,未必皆平地,则自下视之,龟趺出木杪,何足怪哉!”又《春渚记闻》亦云:“杜子美《北征诗》云,‘我行已水滨,我仆犹木末’岂亦子美之仆留挂木末如猿猱耶?”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类说》及《历代》无此四字,据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补。
②《总龟》“字诔”作“粟记”。
③《丛话》、《春渚记闻》“龟趺”下更有“龟趺”二字。
④《丛话》“见”下有“于”字。
三九、东坡谢御书诗
〔秦少章云:“世上事绝有理会不得者,余前日见〕①孙莘老大笑东坡《谢御赐书诗》,云:有甚道理,后面更直说至陕西奏捷”。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九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类说》无以上诸语,据《总龟》增。
四○、讥米元章
东坡跋米元章所收书〔画〕①云:“画地为饼未必似,要令痴儿出馋水”,又云:“锦囊玉轴来无趾。”山谷和之云:“百家传本略相似,如月行天见诸水”,又云:“拙者窃钩辄折②趾。”皆谓元章〔患净(洁)③病,及〕④好夺取人书画也。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三十九、《历代》六十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及《历代》,“书”下有“画”字。
②《总龟》“折”作“斩”。
③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无“洁”字。
④《历代》无“患净洁病及”五字。
四一、橄榄诗
东坡《橄榄诗》云:“纷纷青子落红盐,〔气①味森森苦且严。待得微甘回齿颊,已输崖蜜十分甜。”范景仁言〕②橄榄木高大难采,以盐擦木身,则其实自落,所以有落红盐之语。〔南人夸橄榄,河东人夸枣。〕③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二十一、《丛话》前四十一、《能改斋漫录》十五)
案:胡仔云:“余居岭外七年,备见土人采橄榄,初未尝以盐擦树身,亦只以梯采之,或以杖击之。而东坡落红盐之语,当自别出小说也。”又吴曾云:“予按江邻几《嘉祐杂志》志橄榄木其花如樗,将采其实,剥其皮,以姜汁涂之,则尽落。范说乃尔,何耶?岂咸辣皆可用欤?”是落红盐之说,人多致疑。考陈鹄《耆旧续闻》卷二又称此为徐师川语,且谓“世疑红盐二字以为别有故事,不知此即《本草》论盐有数种,北海青,南海赤,橄榄生于南海,故用红盐”云云,是亦足备一解。又案此则亦见《说郛》本《潜溪诗眼》中,按其文殊不类范温语,疑《说郛》误收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气”作“正”。
②《类说》无“气味森森”至“范景仁言”数语,据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补。
③《渔隐丛话》无末二语。《类说》作“南人夸枣子,云:比至你回味时,我以甜讫”。
四二、李公择馆中种竹
李公择种竹馆中,戏云:①“后人指此竹必云李文正所植。”贡父笑曰:“文正不独能系笔,②亦知种竹耶?”时有笔工李文正,故云。③〔后刘贡父西省种竹。东坡有诗云“旧德终呼名字外,后生谁续④笑谈余”,谓此也。又一本云,尔后贡父种竹,坡有诗云:“旧德言忘久,新材得再培。”〕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二十一)
案:此事亦见《孔氏谈苑》卷二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“戏云”作“语同舍曰”。
②“能系笔”,《总龟》误作“繁华”。
③《类说》引至此。以下诸语据《总龟》补。
④“续”原作“读”,据《东坡集》改。
四三、炮车云
舟人占风,①若炮车云起,辄急避之,乃大风候也。东坡有云:“今日江头天色恶,炮车云起风欲作。”文潜有云:“喜逢山色开眉黛,愁对江②云起炮车。”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二十七、《丛话》前集卷五十一、《鉴衡》一引作《诗文发源》、《乐趣》六)
----------------
①“风”原作“云”,据《鉴衡》改。
②“江”《类说》、《总龟》均误作“山”,据《右史集》及《丛话》改。
四四、欧公诗
〔欧公〕①《寄江十学士诗》,云:“白发垂两鬓,黄金腰七镮”,又有《当宿直诗》:“万钉宝带烂腰镮。”刘贡父云:“永叔这条腰带几次道着也。”(《类说》本、《丛话》前三十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无此二字。
四五、旱 诗
〔张〕①文潜〔赋虎图诗》末云:“烦君卫吾寝,振此蓬荜陋,坐令盗肉鼠,不敢窥白昼。”或云②此却是猫儿诗也。又〕③《大旱》诗云:“天边赵盾益可畏,水底武侯方熟④眠”,时人以为几于汤燖右军也。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后三十七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一、《玉屑》十一、《乐趣》十五)
案:此条见《总龟》前集卷八者为论《赋虎图》一诗,见前集卷三十七者为论汤燖右军事。今据《渔隐丛话》及《总龟》后集所引并合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无“张”字。
②《总龟》前八“或云”作“潘邠老云”。
③《类说》及《乐趣》无以上诸语。
④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“熟”作“醉”。
四六、东坡论文
〔晁以道言:近见〕①东坡说,凡人作文字,须是笔头上挽得数万斤起,可以言文字已。〔余谓〕欧公〔岂不〕②云:“兴来笔力千钧重。”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仕学规范》三十四、《乐趣》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类说》无此六字,据《总龟》及《仕学规范》增。
②《类说》无“余谓”“岂不”诸字,据《总龟》增。《仕学规范》作“余曰,岂非兴来笔力千钧重乎”。案:此为欧公《马上默诵圣俞诗有感》诗。
四七、沙 诗
郭功父方与荆公坐,有一人展刺云:①“诗人龙太初。”〔功父勃然曰:“相公前敢称诗人,其不识去就如此”。荆公曰:“且请来相见。”既坐。功父曰:“贤道能作诗,能为我赋乎?”(太初曰:“甚好。”功父曰:“只从相公请个诗题。”)〕②时方有一老兵,以沙擦铜器,荆公曰:“可作沙诗。”太初不顷刻间,诵曰:“茫茫黄出塞,漠漠③白铺汀。鸟过④风平篆,潮回日射星。”⑤〔功父阁笔,太初缘此名闻东南。⑥余后于乔希圣家,见太初诗一轴,皆不及前所作。〕⑦(《类说》本、《总龟》前十一、《丛话》前三十六、《玉屑》十、《宋纪》二十九)
案:吴坰《五总志》谓此诗为僧义了所作。吴氏所记每与《直方诗话》所载互有出入。
----------------
①以上十四字,《类说》作“有人展刺见荆公云”。
②《类说》无“功父勃然”起至此数语,《宋纪》无“太初日”至此数语。
③《丛话》“漠漠”作“渺渺”。
④《总龟》“过”作“去”。
⑤《类说》引至此。
⑥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、《宋纪》引至此。
⑦此数语据《总龟》增。
四八、嘲王禹玉诗
〔王〕禹玉既亡,有无名子作诗嘲之云①:“太师因被子孙煎,身后无名只有钱。喏喏咥②翻王介甫,奇奇噷动③宋昭宜。尝④言井口难为戏,独坐中书不计⑤年。东府近⑥来无土地,便应正授不须权。”其家经府,指言是张山人作。府中追张山人至,曰:“你怎生作诗嘲他大臣。”张山人曰:“某自来多作十七十六字诗,〔似恁〕⑦着题诗某吟不得。”府尹笑而遣之。(《类说》本、《丛话》前二十八、《宋纪》九十六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无“云”字。
②《丛话》“咥”作“佞”。
③《丛话》“噷动”作“歆杀”。
④《丛话》“尝”作“常”。
⑤《宋纪》“计”作“记”。
⑥《丛话》、《宋纪》“近”作“自”。
⑦《丛话》无此二字。
四九、东坡表与山谷诗
东坡《谢金带鞍马》乃表四六中《送穷文》;山谷《猩猩毛笔》乃篇章中《毛颖传》。(《类说》本、《竹庄》十)
五○、潘邠老诗
〔潘大临字邠老,有登《汉阳江①楼诗》曰:“两屐上层楼,一目略千里。”说者以为着屐岂可登楼。②又尝赋《潘庭之清逸楼诗》有云“归来陶隐居,拄颊西山云”。或谓既已休官,安得手板而拄之也。③洪氏勌④殻轩,邠老作诗云:“封胡羯末谢,龟驹玉鸿洪。千载望四谢,四洪天壤同。”谓龟父、驹父、玉父、鸿父也。时人以为急口令。⑤又寄人诗,有“思君带移孔”之句。惟和张文潜痛字韵诗,颇有佳语。其云“文章迩来气焰低,圣经颇遭余子弄。公归除荆舒,之说徵应痛”。盖王介甫始封于舒,后封于荆,故邠老云耳。〕⑥邠老作诗,多犯老杜,⑦为之不已,老杜亦难为存活。使老杜复生,则须共潘十厮炒。(《类说》本,《丛话》前五十二,《总龟》前十五、七、《玉屑》十一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玉屑》“江”作“高”。
②《总龟》前十五引至此。
③《玉屑》引至此。
④《总龟》“勌”作“励”。
⑤洪氏云云至此见《总龟》前七。
⑥《类说》无以上诸语,据《丛话》补。
⑦《丛话》“老杜”下有“或若邠老”四字。
五一、诗用毵毵字
东坡自海外回,有诗,用毵毵字。李端叔和曰:“再见门生识不识,雪髯霜鬓两毵毵。”有一明睛人,能见人前后世,忽一恶少见之,其人云:“头上已有剥剥之声,腰间欲作毵毵之势。”陈无己曰:“我欲和云:‘莫教腰下见毵毵’。”(《类说》本)
五二、秦少游口号
吕申公在扬州日,因中秋,令秦少游①作口号。少游②有“照海旌幢秋色里,激天鼓吹月明中”之句。〔然〕③是夜却微阴。公云:“〔使〕④不着也。”少游乃别作一篇,⑤末云:“自是我公多惠爱,却回秋色作春阴。”⑥〔(参寥与余言如此。余曰:“此)⑦真所谓翻手作云也。”〕⑧(《总龟》前十九、《类说》本、《丛话》前二十六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游”下有“预”字。
②《丛话》“游”下有“遂”字。
③《丛话》下有“然”字。
④《丛话》“云”下有“使”字。
⑤《渔隐丛话》“篇”下有“其”字。
⑥《类说》引至此。
⑦《丛话》无“参寥”至“余曰此”十字。
⑧此数语据《总龟》补。
五三、东坡挑二欧诗
东坡云:在颍时,陈无己、赵德麟辈适亦守官于彼,而欧阳叔弼与季默亦又居闲,①日相唱和。而二欧颇不作诗,东坡以句挑之云:“君家文律冠西京,旋筑诗坛按酒兵。袖手莫欺真将种,致师须得老门生。明朝郑伯降谁受?昨夜条侯壁已惊。从此醉公②天下乐,还须一举百觞倾。”盖为文忠公昔有诗赠梅圣俞、苏子美云“我亦愿助勇,鼓旗噪其旁,快哉天下乐,一嚼宜百觞”也。(《总龟》前一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中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东坡诗话录》“居闲”作“闲居”。
②《东坡诗话录》“公”作“翁”。
五四、都梁香与迷迭
古诗云:“博山炉中百和香,郁金苏合及都梁”又“氍□(登+毛,注释同)五木香,①迷迭〔艾纳〕②及都梁”。尝按《广志》:都梁香出交广,形如藿〔香〕。③迷迭出西域,魏文帝又有《迷迭赋》。信乎不行一万里,不读万卷书,不可看老杜诗也。(《总龟》前二、《丛话》前二、《野客丛书》二十二、《乐趣》六)
案:《说郛》本《潜溪诗眼》都梁香条亦有此语。文同《渔隐丛话》,惟无末数句“信乎不行一万里”云云而已。胡仔《渔隐丛话》谓“王直方何卤莽如此?方论古诗事,初不论杜诗,遽云信乎不行一万里,不读万卷书,不可看老杜诗,此语真可发一笑也”。王楙《野客丛书》又申直方意,谓“大凡古诗中多有事迹,但人读书不多,见识不广,所以不知。使不睹《广志》等书,孰知都梁等香事!因悟或者所谓不行一万里,不读万卷书,不可看老杜诗之语为信然”。是此则当为直方语,非范温语也。
----------------
①案此为古乐府辞,原句作“氍毹毾□五木香”,直方误脱“毹毾”二字。又“木”字,《总龟》、《丛话》诸书均作水,误。
②《丛话》、《野客丛书》均无“艾纳”二字。《古乐府辞》“纳”作“蒳”。
③《渔隐丛话》“藿”下有“香”字。
五五、山谷赏徐俯诗
徐俯字师川,忠愍公之子。有“平生功名心,夜窗短檠灯”之句,大为山谷所赏。山谷其舅也。(《总龟》前四)
五六、苏庠清江曲
苏伯固之子名庠,字养直,作《清江曲》云:“属玉双飞水满塘,菰蒲深处浴鸳鸯。白蘋满棹归来晚,愁看①芦花一片②霜。扁舟系岸依林樾,萧萧两鬓吹华发。万事不理醉复醒,长占烟波弄明月。”坡曰:“若置在《李太白集》中,谁疑其非。”(《总龟》前四、《玉屑》十、《乐趣》三、《宋纪》四十一)
案:此则见《东坡题跋》三。又《渔隐丛话》前集五十三亦引此诗即称为东坡语,然则直方此则,乃就坡语而点窜之耳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东坡题跋》、《渔隐丛话》“愁看”作“秋着”。
②《丛话》“片”作“岸”,《宋纪》“一片”作“两岸”。
五七、山谷赠秦觌诗
秦觌字少仪,好为诗,初亦不甚工,既而以①献山谷,山谷②赠之曰:“乃能持一镞,与我箭锋直。”又云:“自我③得此诗,三日卧向壁。……才难不其④然,有亦未易识。”当时交游⑤以此言为过。然少仪缘此〔诗〕⑥思大发,⑦交游亦刮目视之。(《总龟》前四、《丛话》前五十、《山谷诗注》十一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以”下有“所业”二字。
②《丛话》“山谷”下有“作诗”二字。
③《丛话》“自我”作“我自”。案《山谷诗集》十一亦作“自吾”。
④《总龟》“其”作“期”,据《集》及《丛话》改。
⑤《山谷诗注》“游”下有“间多”二字。
⑥《丛话》“此”下有“诗”字。
⑦《山谷诗注》此句下有“非复往时”四字。
五八、陶诗须老农识其妙
陶靖节诗云:“平畴交远风,良苗亦怀新。”〔非〕①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〔道〕②此语,非余老③农,亦不识此语之妙。(《总龟》前七)
案:此为东坡语,见《东坡题跋》卷二。
----------------
①“非”字据《东坡题跋》增。
②“道”字据《东坡题跋》增。
③《东坡题跋》“老”作“世”。
五九、假借对
沈存中云,如“厨人具鸡黍,稚子摘杨梅”,盖以鸡对杨,皆为假借。田承君曰:“鸡黍两事,那得似杨梅耶?”①(《总龟》前七、《丛话》前八)
案:沈语见《梦溪笔谈》卷十五。又《丛话》以此则与下“232”条合为一条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渔隐丛话》此句作“那得以杨梅为对”。
六○、崔涂诗
晁美叔秘监尝因谒先君曰:昔人有一联云,“平生不①到处,落日独行时”。〔唯公家使诗着此。〕②盖崔涂诗也。③余后见李阳冰所题《阮客旧居》云:“阮客身何在?仙云洞口横。人间不到处,今日此中行。”亦相类。(《总龟》前七、《乐趣》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全唐诗》二十五“不”作“未”。
②《说诗乐趣》无此句。
③此崔涂《秋日犍为道中》诗。
六一、欧梅贡举诗
欧阳知贡举日,有诗云:“无哗战士衔枚勇,下笔春蚕食叶声。”绝为奇妙。故圣俞作诗云:“食叶蚕声句偏美,当时曾记赋初成。”①(《总龟》前七、《乐趣》十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“初成”,原注“一作将成”。
六二、池塘春草句
田承君云:“‘池塘生春草’,盖是病起忽然见此为可喜,而能道之,所以觅贵。”(《总龟》前七、《乐趣》二、《名言》一)
六三、文潜诗自记妙处
李希声云:见文潜外生言文潜每作诗,其有用得妙处必自记录。如《法云会中怀无咎》云:“独觉欠此翁。”自以“欠”字颇佳。(《总龟》前七)
六四、白诗与韦杜同意
韦苏州云:“谁①知风雨②夜,复此对床眠”,③最为世所称重,而白乐天《招张司业》云:“能来同宿否,听此对床眠”,意亦相类,然不为人知。老杜云:“眼前④无俗物,多病也身轻。”而乐天有“眼前无俗物,身外郎僧居”之句,世方独称老杜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韦集》“谁”作“宁”。
②《全唐诗》“雨”作“雪”。
③此《示全真无常》诗。
④《杜集》“前”作“边”。
六五、句意因袭
梁简文云:“早知半路应相失,不若从来本独飞。”李义山云:“无事父渠①更相失,不及从来莫作双。”而近时乐府亦云:“早知今日长相忆,不及从来莫作双。”〔递相踵袭,〕②以③最为诗之大患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二)
案:“无事教渠更相失,不及从来莫作双”,乃庾信《代人伤往诗》。王氏以为李义山诗,误。
----------------
①案“父渠”当作“教渠”,《乐趣》作“芙蕖”,亦误。
②《乐趣》有此四字。
③《乐趣》“以”作“似”。
六六、用当时作者语为故事
乐天云:“哺歠眠糟瓮,流涎见麯车。”杜甫有“路逢麯车口流涎”,而张文潜有寄予诗云:“须看远山相对蹙,莫欺病齿恼衰翁”,自注云:“黄九《谢人遗梅子诗》,有远山对蹙之句。”乃知诗人取当时作者之语,便以为故事。此无他,以其人重也。(《总龟》前八)
六七、舒王诗三用黄粱事
舒王诗云:“投老归来供奉班,尘埃无复见钟山。何须更待黄粱熟,始信人间是梦间。”①又云“黄粱欲熟且②流连,谩道春归莫怅然。蝴蝶岂能知梦事,蘧蘧先堕晚花前”。又云:“客舍黄粱今始熟,鸟残红柿昔分甘。”③盖三用黄粱而意义皆妙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竹庄》九、《乐趣》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此荆公《忆钟山诗》。
②《总龟》“且”作“日”,据《临川集》及《竹庄》改。此梦诗。
③《临川集》二十九“分甘”作“曾分”。此《示宝觉诗》。
六八、杜用何逊句
老杜《对雪诗》云:“有待至昏鸦”,乃引何逊“城阴度堑黑,昏鸦接翅归”之句。余疑昏鸦亦常语,何必引逊句;后作绝句,却云:“钓艇收缗尽,昏鸦接翅归。”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二)
六九、少游诗意气之盛衰
秦少游始作蔡州教授,意谓朝夕便当入馆,步青云之上,故作《东风解冻诗》云:“更无舟楫碍,从此百川通。”已而久不召用,作《送张和叔》云:“大梁豪英海,①故人满青云;为谢黄叔度,鬓毛今白纷”,谓山谷也。说者以为意气之盛衰一何容易。(《总龟》前八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淮海集》五“豪英海”作“多豪英”。
七○、舒王用贾生事
舒王《送吴仲庶〔待制〕①守潭》〔诗〕②云:“自古楚有材,醽醁多美酒,不知樽前客,更待③贾生否。”〔盖〕④贾谊初为〔河南〕⑤吴公召置门下,而谪死⑥长沙,其用事之精,可为诗法。⑦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丛话》前三十三、《玉屑》七)
案:《诗人玉屑》卷十七用事精切条所引《王直方诗话》,误录苕溪渔隐在此条后所附补充之语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无“待制”二字。
②《玉屑》有“诗”字。
③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待”作“得”。
④《丛话》有“盖”字。
⑤《玉屑》无此二字,《总龟》“何”原作“江”,误。
⑥《丛话》“谪死”作“后谪”。
⑦《总龟》原作“余以为可诗法”,今从《玉屑》校改。《丛话》无此四字,作“其用事之精如此”。
七一、苏黄门送文潞公诗
余最爱苏黄门《送文潞公》云:“遍阅后生真有道,欲谈前事恐无人。”盖潞公官爵年德难为形容,非此两句,不能优游而自见。①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丛话》前二十八、《乐趣》十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不能优游而自见”作“不能见也”。
七二、虚幌坐烧
张文潜病中作七言诗,苏黄门和之云:“长空雁过疑来答,虚幌萤飞坐恐烧。”秦觏云:“文潜读至此不乐。”余曰:“何也?”觏云:“‘虚幌坐烧’近于死,病人所讳。”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二)
七三、林和靖咏梅摘句
欧阳文忠最爱林和靖云: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”山谷以为不若“雪后园林才半树,水边篱落忽横枝”。①余以为其所爱者便是优劣耶。此句于前所称真可处②伯仲耳。而和靖又有诗云:“池水倒窥疏影动,屋檐斜入一枝低。”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竹庄》二十四、《乐趣》十)
案:胡仔云:“余观此句略无佳处,直方何为喜之?真所谓一解不如一解也。”又案《丛话》前集卷二十七林和靖条引山谷语并谓“王直方又爱和靖‘池水倒窥疏影动,屋檐斜入一枝低’,以为此句于前所称真可处伯仲之间”。据此则“此句于前所称真可处伯仲耳”句,当在和靖池水一联后,《总龟》所引当误倒。
----------------
①案此见《山谷题跋》二。
②《乐趣》“真可处”作“直可云”。
七四、欧公诗近温庭筠
欧阳文忠《送张至秘校归庄诗》云“鸟声梅店雨,柳色野桥春”。此“茅店月”、“板桥霜”之意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二)
七五、舒王校老杜诗
老杜云:“天阙象纬逼,云卧衣裳冷。”舒王云“当作天阅”,谓其可对云卧也。(《总龟》前八)
案:此“74”“75”二条,《总龟》误合为一。
七六、白乐天昭君词
古今人作昭君词多矣,余独爱乐天一绝云:“汉使却回传①寄语,黄金何日赎蛾眉?君王若问妾颜色,莫道不如宫里时!”其意优游而不迫切。②乐天赋此时,年甚少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丛话》前二十一、《玉屑》十六、《诗林》二、《竹庄》十五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、《诗林》、《竹庄》“传”作“凭”。
②《丛话》、《竹庄》“迫切”下有“故也”二字。
七七、李秉彝诗失点勘
李秉彝,字德叟,寄诗一卷与李希声云:“此余近所作。”希声读至“朋也老无能,淡如云水僧”,为之抚掌。盖洪龟父名朋,善作诗,德叟欲资其名,失于点勘故耳。(《总龟》前八)
七八、何时一尊酒
老杜云:“何时一尊酒,重与细论文”,而孟浩然亦有“何时一
尊①酒,重与李膺②倾”之句。(《总龟》前八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全唐诗》六“尊”作“杯”。
②《全唐诗》“李膺”作“季鹰”。
七九、晏叔原词出张子容
唐张子容作《巫山诗》云:“巫岭岧峣天际重,佳期夙昔愿相从,朝云暮雨连天暗,神女知来第几峰。”近时晏叔原作乐府云:“凭君问取归云信,今在巫山第几峰”,最为人所称,恐出于子容。(《总龟》前八)
八○、文章憎命达
李贺《高轩过》中有“笔补造化天无功”之句,余每击节,此诗人之所以多穷也。老杜云“文章憎命达”,①恐亦出此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丛话》前七、《乐趣》二)
案:胡仔云:“老杜、李贺不相并出,杜生于天宝之前,李出于元和之后,而谓老杜出于此,可为览者一笑。”
----------------
①此杜甫《天末怀李白》诗。
八一、李希声诗
陈无己云“石池随处数游鱼”,余以为不若李希声云“绿净随时看上鱼”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二)
八二、邵尧夫咏牡丹诗
邵尧夫《咏牡丹》云:“施朱施粉色俱好,倾国倾城艳不同”,可谓言工,殊无高致。(《总龟》前八)
八三、洛阳观花诗
张崏字子望,作《洛阳观花》云:“平生自是爱花人,到处寻芳不遇真,只道人间无正色,今朝初见洛阳春。”盖托意邵尧夫①。尧夫和云:“造化从来不负人,万般红紫见功真,满城车马空撩乱,未必逢春尽得春。”岂非欲使之有所行耶?②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二、《宋纪》二十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宋纪》引至此。
②“耶”,原作“耳”误。
八四、富弼题击壤集
邵尧夫集平生所作为十卷,号曰《击壤》,富丞相作诗题其后云:“黎民于变似尧时,便字尧夫德可知;更觉新诗名《击壤》,先生全道略无遗。”①为伟人所重如此。(《总龟》前八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宋诗纪事补遗》八引此句作“风花雪月一兼之”。
八五、郭功父诵庐山高诗
郭功父少时喜诵文忠公诗。一日过①圣俞,圣俞曰:“近得永叔书云②:作《庐山高诗》送③刘同年,自以为得意。恨未见此诗。”功父④诵之。圣俞击节叹赏曰:“使吾更〔学〕⑤作诗三十年,〔亦〕⑥不能道其中一句。”功父再诵,不觉心醉,遂置酒,又再诵,〔酒〕⑦数行,凡诵十数遍,不交一言而罢。明日,圣俞赠功父诗⑧曰:“一诵《庐山高》,万景不可⑨藏。设如⑩古画诗,极意未能忘。”⑾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丛话》前二十九、《竹庄》十六、《诗林》三、《宋纪》十二)
案:梅圣俞《宛陵先生集》卷四十三有依韵和郭祥正秘校《遇雨宿昭亭见怀》诗:“君乘瘦马来,骨竦毛何长。下马与我语,满屋声琅琅。一诵《庐山高》,万景不得藏。出没望林寺,远近数鸟行。鬼神露怪变,天地无炎凉。设令古画师,极意未能详。诵说冒雨去,夜宿昭亭傍。明朝有使至,寄多惊俗章。”(梅自注云:“郭来诵欧阳永叔《庐山高送刘复》。”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、《竹庄》“过”下有“梅”字。
②《丛话》、《竹庄》“云”作“方”。
③《竹庄》“送”作“赠”。
④《竹庄》“功父”下有“为”字。
⑤《丛话》、《竹庄》无“学”字。
⑥《丛话》、《竹庄》有“亦”字。
⑦《丛话》、《竹庄》有“酒”字。
⑧《丛话》、《竹庄》“诗”下有“其略”二字。
⑨《丛话》、《竹庄》“可”作“得”。
⑩《丛话》、《竹庄》“如”作“令”。
⑾《丛话》、《竹庄》“忘”作“详”。又原注“或云不及忘”。
八六、潘邠老六言诗
癸未正月三日,徐师川、胡少汲、谢夷季、林子仁、潘邠老、吴君裕、饶次守、杨信祖、吴迪吉见过,会饮于赋归堂,亦可为一时之盛。潘一作诗历数其人云:“胡子云中白鹤,林生初发芙蓉。吴十九成雅奏,饶三百炼奇锋。南州复见高士,东山行起谢公。信祖真成德祖,立之无愧行中,吴生可兵南郡,老夫宁附石崇。闲雅已倾重客,说谈仍得王戎。冠盖城南高会,山阴未扫余风。客散日衔西壁,主人不道尊空。”徐师川辈皆言此诗殊不工,又六字无人曾如此作,想为五言亦可。遂去一字,句皆可读,至“老夫附石崇”,坐客无不大笑。(《总龟》前八)
八七、刘咸临题诗话诗
刘咸临醉中尝作《诗话》数十篇,既醒,书四句于后曰:“坐井而观天,遂亦作天论。客问天方圆,低头惭客问。”盖悔其率尔也。(《总龟》前八)
八八、少游和参寥诗
参寥言旧有一诗寄少游。少游和云:“楼阁过朝雨,参差动①霁光。衣冠分②禁路,云气绕宫墙。乱絮③迷春阔,嫣④花困日长。平康何处是?⑤十里带垂杨。”孙莘老读此诗至末句,云:“这小子又贱相发也。”少游后编《淮海集》,遂改云“经旬牵酒伴,犹未献《长杨》”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丛话》前五十、《诗林》四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宋纪》二十六“动”作“得”。
②《淮海集》“分”作“纷”。
③《诗林》“絮”作“叶”。
④《淮海集》“嫣”作“焉”。
⑤《诗林》、《宋纪》“何处”是作“在何处”。
八九、题高轩过图
宗室士暕字明发,喜作诗与画,尝为《高轩过图》。张嘉甫题云:“顾长康善画而不能诗,杜子美善作诗而不能画,从容二子之间者,王右丞也。若明发盖右丞之季孟云。”晁无咎亦题云:“嘉甫谓顾长康善画而不能诗,杜子美能诗而不能画,明发兼此二胜,可在摩诘季孟间。余以画及诗信嘉甫之知言。”晁以道见之,谓余:“能画而不能诗,乃可以为病,岂有能诗而必又能画耶?‘夏云多奇峰’,乃长康句,谓不能诗可乎?嘉甫既易于立论,而无咎又便抑之,大抵皆读书少之过。”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十八)
九○、洪龟父诗
洪龟父有诗云:“胡生画①山水,烟雨山更好。鸿雁书远汀,②马牛风雨③草。”潘邠老爱其第二句,余爱其第三句,山谷爱其第四句,徐师川爱其第三、第四句。“远汀”后又改为“远空”。余云:“向上一句,莫是公未有所得否,何众人之皆不好也!”龟父大笑。(《总龟》前八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宋纪》三十三引《声画集》“画”作“好”。
②《宋纪》“汀”作“空”。
③《宋纪》“雨”作“塞”。
九一、欧阳修论圣俞子美
刘壮舆云,欧阳公自谓吾畏慕不可及者圣俞、子美。及赠诗云:“文会忝予盟,诗坛推子将。”又曰:“维诗于文章,泰山一浮尘。”既曰“郊死不为岛,圣俞发其藏”,又曰“堪笑①区区郊与岛,萤飞露湿凝②秋草”。是其自谓不如者,乃所以过之也。(《总龟》前八)
----------------
①宋《六一集》“堪笑”作“下看”。
②《六一集》“凝”作“吟”。
九二、欧阳修论李白诗
欧阳公云:“李白云:‘落日欲没岘山西,倒着接篱花下迷。襄阳小儿齐拍手,大家①争唱《白铜鞮》。’此常言也;至于‘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,玉山自倒非人推’,然后见太白之横放②。所以警③动千古者,顾不在于此乎?”甫之于白得其一节,而精强过之,余以为以此警动之耳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竹庄》五、《乐趣》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太白集》及欧阳永叔《笔说》“大家”作“栏街”。
②此论太白《襄阳歌》。《乐趣》引至此。
③《竹庄》“警”作“惊”。
九三、陈知默诗
田承君云:“欧阳公晚年最喜陈知默诗,至云,修方且欲学之。”陈诗不多见,承君但见其两联云:“平地风烟横白鸟,半山云木卷苍藤。”“云埋山麓藏秋雨,叶脱①林梢带晚风。”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二、《宋纪》二十三)
案:赵令畤《侯鲭录》亦有此则,不言为田承君语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侯鲭录》“脱”作“落”。
九四、张文潜轮麦行
文潜〔尝因过仓前〕①作《轮麦行》,有云:“场头雨干场地白,老稚相呼打新麦,半归仓廪半输王,免教②县吏相煎逼。”输王乃老③农语,〔若时享岁贡终王勤王之类,其语古矣。〕④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一、《乐趣》六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有此五字。
②《宋纪》二十六“教”作“致”。
③《丛话》“老”作“北”。
④《丛话》无末二语。
九五、秦少游诗炫耀
秦少游晚出左①掖门,有诗云:“金雀觚稜转夕晖,飘飘②宫叶堕秋衣。出门尘涨如黄雾,始觉身从天上归。”③识者以为少游作一黄本校勘,而炫耀如此,必不远到。④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丛话》前五十、《诗林》四、《乐趣》十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、《诗林》“左”作“右”。
②《淮海集》十“飘飘”作“翩翩”。
③《乐趣》引至此。
④《诗林》“不”下有“能”字,“到”下有“也”字。
九六、诗用“通”字
洪驹父见陈无己《小放歌行》云,“不惜卷藤通一顾,怕君着眼未分明”,此为奇语,盖“通”字未尝有人道。余曰:“子岂不记老杜云‘帘户每宜通乳燕’耶?”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二)
九七、红裙争看绿衣郎
舒王有云:“却忆金明池上路,红裙争看绿衣郎。”欧公谓舒王曰:“谨愿者亦复为之耶?”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丛话》前三十四、《乐趣》十三)
案:此王安石《临津诗》,《西清诗话》谓王平甫诗,误。
九八、诗用“冥冥”“霏霏”字
赵德有诗云“冥冥小①雨不成泥”。参寥言冥冥之雨,却是作泥者,不若霏霏也。②以道以为然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五、《名言》三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艺苑名言》“小”作“细”。
②《名言》引至此。
九九、王荆公题张文昌诗
荆公尝作一绝题《张文昌诗后》云:“苏州司业诗名老,乐府皆言妙入神。不①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”文昌平生所得,荆公两句言尽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:“不”疑当作“看”。
一○○、荆公改刘贡父诗
诗云:“壁门金阙倚天开,五见宫①花落石②槐,明日扁舟沧海去,却将③云气望蓬莱。”此刘贡父诗也。自馆中出知曹州④时作。旧云“云表”,⑤荆公改作“云气”⑥。又云:“‘五见宫花落石槐’,此〔作〕⑦诗法也。”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五、《玉屑》六、《诗林》四、《乐趣》五)
----------------
①“宫”原作“官”,据下文及《玉屑》诸书改改。
②《丛话》、《诗林》“石”作“古”,《宋纪》十六及《侯鲭录》作“井”。
③《侯鲭录》“将”作“从”。
④案此刘邠自校书郎出倅秦州作。
⑤《丛话》“表”作“里”。
⑥《玉屑》引至此。
⑦《丛话》无“作”字。
一○一、荆公改王仲至诗
王仲至召至馆中,试罢,作一绝题于壁云:“古木森森①白玉堂,长年来此②试文章,日斜奏赋《长杨》罢,③闲拂尘埃看画墙。”旧云奏罢《长杨赋》,亦荆公所改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玉屑》八、《诗林》四、《乐趣》五)
案:此事亦见《西清诗话》。《名言》三引此作《诗益嘉言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宋纪》二十四引《西清诗话》,又《侯鲭录》“古木森森”均作“翠木阴阴”。
②《宋纪》引《西清诗话》,又《侯鲭录》“长年来此”均作“老来方此”。
③《侯鲭录》“日斜奏赋长杨罢”,作“宫檐日永挥毫罢”。
一○二、杜默豪于歌
石守道作《三豪诗》,谓曼卿豪于诗,永叔豪于文,杜默豪于歌,故诗云:“师雄二十二,笔距猛如鹰;玉川《月蚀》句,意欲相凭陵。”而欧公亦有诗云:“南山有鸣凤,其音和自清;鸣于有道国,出则天下平。杜默东土秀,能吟凤凰声;作诗几百篇,长歌仍短行。”杜默濮州人,师雄其字,谓豪于歌者。有《送守道六子诗》云:“圣人门前大虫”及“推倒杨朱墨翟,扶起仲尼周公”之句。默诗谓之豪者,岂在是耶?余尝得师雄全集观之,余作皆不及此。(《总龟》前八)
一○三、陈三两度不当价
陈无己有《寄晁以道诗》云:“子较东方生,自视何益损。人言不当价,一钱万金产。”其后无己又赋《高轩过》①云:“滕王蛱蝶江都马,一纸千金不当价。”以道云:“陈三两度不当价。”(《总龟》前八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“过”字下当脱一“图”字。
一○四、司空表圣诗
司空表圣自论其诗,以为得味外意,如“绿树连村暗,黄花入麦稀”,此句最善。又云:“棋声花院闭①,幡影石坛高。”吾尝独游五老峰白鹤观,松阴满庭,不见一人,惟闻琴②声之音,然后知此句之工。但恨其寒俭有僧态。若子美诗云:“暗飞萤自照,水宿鸟相呼”,“四更山吐月,残夜水明楼”,则才力富健,过表圣远甚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二)
案:此见《东坡题跋》二《书司空图诗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东坡题跋》“闭”作“静”。
②《东坡题跋》“琴”作“棋”,《说诗》、《乐趣》“琴声之音”作“琴棋之声”。
一○五、柳仪曹诗
柳仪曹诗忧中有乐,乐中有忧,妙绝古今。然老杜云:“王侯与蝼蚁,同尽随丘墟。”仪曹何忧之深也!(《总龟》前八)
一○六、闭门十日雨
有人云,陈无己“闭门十日雨”,即是退之“长安闭门三日雪”。余以为作诗者容有意思相犯,亦不必为病,但不可太甚耳。(《总龟》前八)
一○七、诗咏红梅
石曼卿咏《红梅》云:“认桃无绿叶,辨杏有青枝。”东坡云:“诗老不堪①梅格在,更看绿叶与青枝。”荆公云:“北人初未识,浑作杏花看。”又能尽红梅之妙处也。②有单叶梅,千叶梅,腊梅,故余作四梅诗。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乐趣》十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乐趣》“堪”作“知”。
②《乐趣》引至此。
一○八、山谷论作赋
山谷尝谓余曰:“凡作赋要须以宋玉、贾谊、相如、子云为师〔格〕,①略依放其步骤,乃有古风。”老杜《咏吴生画》云:“画手看前辈,吴生远擅场。”盖古人于能事,不独求②夸时③辈,要须前辈中擅场耳。(《总龟》前八)
案:《渔隐丛话》前集卷一,引此只作山谷曰,是则非山谷对直方语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无“格”字。
②《总龟》“求”原作“永”,据《丛话》改。
③《总龟》“时”原作“前”,据《丛话》改。
一○九、但恐多谬误
东坡言:渊明云,“但恐多谬误,君当恕醉人”,此未醉时说,若醉何暇忧误哉?然世人言醉时是醒时,此语最名言。(《总龟》前八)
案:此则出《东坡题跋》卷二《书渊明诗》。
一一○、论集句诗
荆公始为集句,多①至数十韵,往往对偶亲切。②盖以其诵古人诗多,或坐中率然而成,始可为贵。③其后多有〔人〕④效之者,但取数部诗⑤集诸家之善耳。⑥故东坡次韵〔孔毅夫集句见赠〕⑦云:“羡君戏集他人诗,指呼市人如使儿。天边鸿鹄不易得,便令作对随家鸡。⑧退之惊笑子美泣,问君久假何时归?世间好事⑨世人共,明月自满千家墀。”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丛话》前三十五、《永乐大典》八百二十二引《考古质疑》引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多”下有“者”字。
②《丛话》“亲切”作“亲于本诗”。
③《丛话》“可”下有“以”字。“贵”下有“也”字。《永乐大典》作“始为贵也”。
④《丛话》无“人”字。
⑤“诗”,《总龟》改作“诸”,当误。
⑥《丛话》、《永乐大典》无“但取数部诸集诸家之善耳”一句,改为“孔毅父尝集句赠东坡”。
⑦《丛话》无“孔毅夫集句见赠”七字。
⑧《大典》引《考古质疑》引至此。案此条不见今本《考古质疑》中。
⑨《丛话》“事”作“句”。
一一一、东坡论诗画
文忠①公《盘车图诗》云:“古画画意不画形,梅诗咏物无隐情。②忘形得意知者寡,不若见诗如见画。”东坡作《韩干画马图诗》云:“韩生画马真是马,苏子作诗如见画。世无伯乐亦无韩,此诗此画谁当看。”③又云:“论画以形似,见与儿童邻。君看赋诗者④,定知非诗人。〔诗画本一律,天工与清新。”〕⑤又云:“少陵翰墨无形画,韩干丹青不语诗。此画此诗今已矣,人间驽骥漫争驰。”⑥余⑦每诵数过,殆〔欲常〕⑧以为法〔也〕。⑨(《总龟》前八、《丛话》前三十、《竹庄》九、《诗林》三、《乐趣》十八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文忠”作“欧”。
②《总龟》原作“尽惓”,据《六一集》及《丛话》诸书改。
③《说诗乐趣》无《韩干画马图诗》。
④《丛话》、《诗林》作“赋诗必此诗”。
⑤《诗林》无此二语。
⑥《竹庄》不引东坡诸诗。
⑦《丛话》“余”下有“以为若论诗画,于此尽矣”十字。
⑧《丛话》“殆”下有“欲常”二字。
⑨《丛话》“法”下有“也”字。
一一二、东坡改蜗牛诗
东坡作①《蜗牛诗》云:“中弱不胜触,外坚聊自郛,升高不知疲,竟作黏壁枯。”后改云:“腥涎不满壳,聊足以自濡,升高不知回②,竟作黏壁枯。”余〔亦〕③以为改者胜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八、《诗林》三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下)
案:《诗林广记》及《东坡诗话录》于“余以为改者胜”句下,更有“〔前辈云,文字频改,工夫日出。此诗之所以不厌改也。老杜有云,‘新诗改罢自长吟’。欧公作文先贴于壁,时加窜定,有终篇不留一字者。后人安见其有此等工夫耶!〕”诸语。考“前辈”云云即《吕氏童蒙训》中语,《直方诗话》中似不应有此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诗林》“作”作“咏画”二字。
②《诗林》“回”作“休”。
③《丛话》无“亦”字。
一一三、山谷赠直方诗
山谷惠余诗两篇:一云“多病废诗仍止酒”,一云“醉余睡起怯春寒”。观者以为疵。余曰,说诗者不以文害辞,岂非谓此耶?(《总龟》前九)
案:《山谷诗》外集十六有《王立之以小诗送并蒂牡丹戏答二绝》。一云“多病废诗仍止酒”,一云“春阴醉起薄罗寒”,与直方所举又小异。
一一四、东坡诗用风雨对床事
东坡爱韦苏州诗云:“谁①知风雨夜,独②此对床眠。”③向④在郑西⑤别子由云:“寒灯相对记畴昔,夜雨何时听萧瑟。”〔又有《初秋寄子由》云:“买田秋已议,筑室春当成;雪堂风雨夜,已作对床声。”⑥〕又⑦子由与坡相从彭城,赋诗云:〔“逍遥堂楼千寻⑧木,长送中宵风雨声。〕⑨悮喜对床寻旧约,不知飘泊在彭城。”子由使虏,在神水馆赋诗云:“夜雨从来相对⑩眠,兹行万里隔胡⑾天。”〔此其兄弟所赋。〕⑿坡在御史狱有云:“他年夜雨独伤神”;在东府有云:“对床定悠悠,夜雨今⒀萧瑟”,其《同转对》有云:“对床贪听连宵雨”;又云:“对床欲作连夜雨”;又云:“对床老兄弟,夜雨鸣⒁竹屋”⒂。可谓无日忘之。⒃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三十八、《诗林》三、《考古质疑》四、《乐趣》二、《历代》五十八)
案:叶大庆《考古质疑》与王楙《野客丛书》卷十均以为对床事非独兄弟可用,即朋友亦可用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、《考古质疑》、《诗林》、《历代》“谁”作“宁”。
②《考古质疑》、《诗林》“独”作“复”。
③《丛话》、《历代》“眠”下有“之句”二字。
④《丛话》、《诗林》、《历代》“向”作“故”。
⑤《丛话》无“西”字。《诗林》“西”作“州”。
⑥《丛话》、《诗林》、《历代》无“又有初秋寄子由”数语。
⑦《丛话》“又”下有“初秋”二字。
⑧《考古质疑》“寻”作“章”。
⑨《丛话》、《乐趣》引至此。又《诗林》无“逍遥堂后”二句。
⑩《丛话》、《考古质疑》、《诗林》“相对”作“对榻”。
⑾《考古质疑》“胡”作“冰”;《历代》作“遥”。
⑿《丛话》、《诗林》、《历代》无此六字。
⒀《考古质疑》“今”作“空”。
⒁《考古质疑》“鸣”作“听”。
⒂《丛话》、《诗林》此句下有“此其兄弟所赋也,相约退休”十一字。
⒃《丛话》、《诗林》、《历代》下有“然竟不能成其约,其意见于逍遥堂诗叙云”。
一一五、青眼白头
“读书头欲白,相对眼终青”;“身更万事已头白,相对百年终眼青”;①“看镜白头知我老,平生青眼为君明”;“故人相见尚青眼,新贵即②今多白③头”;“江山万④里尽⑤头白,骨肉十年终眼青”;〔“白头逢国士,青眼酒尊开”〕;⑥此坡谷⑦所〔作也。其〕⑧用青眼对白头者,非一,而工拙亦各有差。⑨老杜亦云:“别来头并白,相见眼终青。”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四十八、《山谷外集诗注》十七、《乐趣》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“读书”“身更”二联,任渊《山谷诗注》内集一《送王郎诗注》亦谓为东坡句,伹不见《东坡集》中。考山谷有“读书头愈白,见士眼终青”句。
②《山谷外集诗注》“即”作“如”。
③《山谷诗集》“白”作“黑”。
④《山谷诗集》、《诗林》“万”作“千”。
⑤《丛话》及《山谷外集诗注》“尽”作“将”,《山谷诗集》作“俱”。
⑥《山谷外集诗注》无此二句。
⑦《山谷外集诗注》“坡谷”作“东坡”,当误。
⑧《总龟》此三字作“为”。据《丛话》增改。
⑨《山谷外集诗注》引至此。
一一六、小立伫幽香
山谷有诗云:“小立伫幽香”。“农①家能有几?”韵联与荆公诗颇相同,当是暗合②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山谷诗注》十三)
案:《山谷诗集》十三《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诗》作“小立近幽香,心与晚色静”,直方所举当即此。又王安石《岁晚诗》“月映林塘淡,风涵笑语凉,俯窥怜绿净,小立伫幽香”,直方所谓暗合者殆谓此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山谷诗注》“农”作“侬”。
②《山谷诗注》下有“耳”字。
一一七、东坡论荆公诗
东坡尝谓①余书荆公诗云,“径暖草如积,山晴花更繁。纵横一川水,高下数家村。倦②憇鸡鸣午,荒寻犬吠昏。归来向人说,恐是武陵源。”坡云:“‘武陵源’不甚好”;又云:“也是此韵中别无韵也。”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乐趣》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“谓”当作“为”。
②《临川集》“倦”作“静”。
一一八、东坡慕乐天
东坡平生①最慕乐天之为人,故有诗云:“我甚似乐天,但无素与蛮”;又云:“我似乐天君记取,华颠赏遍洛阳春”,②又云:“他时要指集贤人,知是香山老居士”;又云:“定似香山老居士,〔世缘终浅道根深”〕;③〔又云:“渊明形神似我,乐天心相似我。”〕④东⑤坡在杭⑥又与乐天所留岁月略相似,〔其诗云“在郡依前六百日”者是也。〕⑦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二十一、《玉屑》十六、《爱日斋丛钞》三、《乐趣》二)
案:《容斋三笔》卷五《东坡慕乐天》条所举更详。又《爱日斋丛钞》卷三于直方、容斋所举外,更有增辑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、《爱日斋丛钞》“生”作“日”。
②《乐趣》引至此。
③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、《爱日斋丛钞》有此句。
④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、《爱日斋丛钞》无此数句。
⑤《丛话》“东”作“日”。
⑥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杭”作“钱塘”。
⑦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有此语。
一一九、太白晨星
东坡送李公择云:“有如长庚星,①到晓烂不收”;②赠道潜③云:“故人各在天一④角,相望落落如晨星”;《任师中挽辞》云:“相看半作晨星⑤没,可怜太白与残月”;而⑥黄门《送退翁守怀安》⑦亦云:“我怀同门友,⑧势如⑨晓天星。”〔其后〕⑩学者尤多用此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优古堂诗话》、《能改斋漫录》八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中)
案:吴幵、吴曾并谓按古乐府“两头纤纤月初生,半白半黑眼中睛;腷腷膊膊鸡初鸣,磊磊落落向曙星”。故刘梦得作《韦处厚集序》亦云:“古今相望,落落然如骑星辰。”乃知二苏所用,本古乐府,岂直方忘之耶?
----------------
①《能改斋漫录》八“星”作“月”。
②《优古堂诗话》、《能改斋漫录》“烂不收”作“不收明”。
③《优古堂诗话》、《能改斋漫录》“道潜”作“参寥”。
④《优古堂诗话》“天一”作“一天”。
⑤《优古堂诗话》、《能改斋漫录》“晨星”作“星辰”。
⑥《优古堂诗话》、《能改斋漫录》“而”下有“苏”字。
⑦《优古堂诗话》“怀安”作“淮安”。
⑧《优古堂诗话》、《能改斋漫录》“友”作“客”。
⑨《优古堂诗话》“如”作“若”。
⑩《优古堂诗话》有“其后”二字。
一二○、澄江静如练
谢玄晖最以“澄江净①如练”得名,故李白云:“解道澄江净如练,令人却忆谢玄晖。”山谷诗云:“凭谁说与谢玄晖,莫道澄江净如练。”则其人之优劣于此亦可以见。(《总龟》前九)
案:山谷诗为《题晁以道雪雁图》。句为“飞雪洒芦如银箭,前雁惊飞复回眄;凭谁说与谢玄晖,休道澄江静如练。”言各有当,不得以是定人之优劣也。
----------------
①案“净”当作“静”,下同。
一二一、东坡论徐凝瀑布诗
《摭言》载白乐天在江东,进士多奔往。时张祜负时名,既而徐凝至,二子相矛盾。祜称其佳句云:“树影中流见,钟声两岸闻。”凝以为奈无野人①“千古长如白练飞,一条界破青山色”。祜愕然不对,于是一座尽倾。其后东坡〔云,世传徐凝瀑布诗,至为尘陋。又伪作乐天诗,称美此句,有赛不得之语。乐天虽涉浅易,岂至是哉?〕②乃作绝云:“帝遣银河一泒垂,古来惟有谪仙词。飞流溅沫知多少,不与徐凝洗恶诗”。③余以为比之相去,何啻九牛一毛也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乐趣》二)
案:伍涵芬云:“《天台赋》‘瀑布飞流而界道’,则‘界’字原有来历,句法又能化旧生新,东坡以恶讥之,过矣。”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唐诗纪事》五十二“奈无野人”作“争如老夫”。
②《乐趣》无此数语。
③《乐趣》引至此。
一二二、卢杞奸邪郑公妩媚
韩存中云:“东坡尝云,人言卢杞是奸邪,我见郑公但妩媚,好作一对,请诸人将去作一篇诗。”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中)
一二三、晏叔原词
崔①中云:“山谷称晏叔原‘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②风’,定非穷儿家语。”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玉屑》十)
案:此则亦见前“一九、至宝丹条”,以所引稍有出入,故两存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玉屑》“崔”作“存”。
②《玉屑》“底”作“里”。
一二四、“真堪画”“不道盐”
韩存中云:“东坡作‘渔蓑句好真堪画,柳絮才高不道盐’。只不道盐,与真堪画,自合是一对。”(《总龟》前九)
一二五、山谷论王安石诗
陈无己云:“山谷最爱舒王①‘扶舆度阳羡,②窈窕一川花’,谓包含数个意。”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三十三、《玉屑》六)
案:《类说》本以此条与前“二○、酴醿诗条”合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舒王”作“介甫”。
②《丛话》“羡”作“焰”,《临川集》“一川”作“焰水”。
一二六、山谷诗笔误
韩存中云,家中有山谷写诗一纸,乃是“公有胸中五色笔,①平生补衮用功深”。此诗本用小杜诗中“五色线”,②而却书云“五色笔”,此真所谓“笔误”。(《总龟》前九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《山谷诗集》七“笔”正作“线”。
②案杜牧《郡斋独酌诗》“平生五色线,愿补舜衣裳”。
一二七、山谷诗用贺方回词
贺方回初作《青玉案词》,遂知名。其间有云:“彩笔新题断肠句。”后山谷有诗云:“少游醉卧古藤下,谁作诗歌送一杯。解道江南断肠句,只今惟有贺方回。”盖载青玉案事。(《总龟》前九)
一二八、少游诗学东坡
东坡作《藏春坞》〔诗〕,①有云“年抛造化②甄陶外,春在先生杖屦中”,而秦少游作俞充哀词乃云:“风生使者旌旄上,春在将军俎豆中。”余以为依仿太甚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五十、《玉屑》八、《诗林》三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中、《乐趣》十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坞”下有“诗”字。
②《诗林》、《玉屑》“化”作“物”。
一二九、山谷论杜诗咏陶潜
“陶潜避俗翁,未必能达道。观其著诗集,颇亦恨枯槁。达生①岂是足,默识盖不早。生子贤与愚,何其系②怀抱。”山谷云:“杜子美困穷③于三蜀,盖为不知者诟病,以为拙于生事,又往往讥议宗文、宗武失学,故聊托之渊明以解嘲耳。其诗名曰《遣兴》,可解也,俗人〔不领〕④便为讥病渊明,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。”〔余以为安得山谷将工部诗篇篇如此训释以成一集乎?〕⑤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诗林》一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杜集》“生”作“士”。
②《杜集》“系”作“挂”。
③《诗林》“穷”作“顿”。
④《诗林》有此二字。
⑤《诗林》无此句。
一三○、诗句优劣
“日月老宾送”,①山谷诗也。“日月马上过”,文潜诗也。其工拙有能辨之者。老杜云:“厨人语夜阑”,东坡云:“图书跌宕悲年老,灯火青荧语夜深。”山谷云:“儿女灯前语夜深。”余为当以先后分胜负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乐趣》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此山谷《次韵吴宣义三径怀友诗》。“宾”下原衍“客”字,今据《集》删。
一三一、诗不厌多改
山谷与余诗云:“百叶湘桃苦恼人”,又云:“欲作短歌凭阿素,丁宁夸与落花风。”其后改“苦恼”作“触拨”,改“歌”①作“章”,改“丁宁”作“缓歌”。余以为诗不厌多改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玉屑》八、《山谷诗注》九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山谷诗注》“歌”字下有“字”字。下“章”、“丁宁”、“缓歌”诸字后同。
一三二、注 坡
东坡作《百步洪》诗云:“有如兔走鹰隼落,骏马下注千丈坡。”当在黄时,有人云:“千丈坡岂注马处?”及还朝,其人云:“惟善走马,方能注坡。”闻者以为注坡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乐趣》二)
一三三、山谷茶诗肠字韵
山谷有茶诗押肠字韵,和者已数四,而山谷最后,有①“曲几团蒲听煮汤,煎成车声入②羊肠”之句。③东坡云“黄九怎得不穷”。④故晁无咎复和云,“车声出鼎细九⑤盘,如此佳句谁能识?”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四十七、《乐趣》十、《名言》四)
案:此山谷《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》一诗中语,故无咎有和诗。“识”字韵,亦山谷原诗首韵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无前数语,作“肠字韵《茶诗》山谷自和云”。
②《玉屑》“入”作“绕”。
③《名言》引至此。
④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引至此。
⑤《乐趣》“九”作“几”。
一三四、苏黄爱文潜诗
文潜先与李①公择辈来〔饮〕②余家,作长句。〔(后数十日),③再同东坡来。坡读其诗,叹息云:“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。”盖〕④其间有“漱井消午醉,扫花坐晚凉,众绿结夏帷,老红驻春妆”〔之句也。〕⑤山谷次韵云:“张侯笔端势,⑥三秀丽芝⑦房。〔作诗盛推赏,月珠计斛量。〕⑧扫花坐晚吹,妙语亦⑨难忘。”⑩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一、《玉屑》十八、《诗林》四、《乐趣》二、《名言》三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李”作“周翰”。
②《丛话》“来”下有“饮”字。
③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后”下有“数十日”三字。
④《诗林》无“盖”字。又其引“后数十日”云云数语,在“老红驻春妆”之句后。
⑤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有此三字。《名言》引至此。
⑥《丛话》、《诗林》“势”作“世”。
⑦《丛话》、《诗林》“芝”作“斋”。
⑧《诗林》有此十字。
⑨《丛话》、《诗林》“亦”作“益”。
⑩《玉屑》不引山谷句,作〔此诗首句云“朝衫衔晚尘,归帽障夕阳,日月马上过,诗书箧中藏”,造语极工。〕
一三五、酒 红
白乐天有诗云:“醉貌如霜叶,虽红不是春。”东坡有诗云:“儿童误喜朱颜在,一笑那知是酒红。”郑谷〔有诗〕①云:“衰鬓霜供白,愁颜酒借红。”老杜〔有诗〕②云:“发少何劳白,颜衰肯更红。”〔无己诗云:“发短愁催白,颜衰酒借红。”皆相类也。然〕③无己〔初〕④出此一联,大为诸公〔所〕⑤称赏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后九,《丛话》前五十一,《玉屑》七八,《历代》五十八)
案:《竹庄诗话》二十三引此条,仅举陈无己一联;《说诗乐趣》一引此条,仅举白乐天与东坡诗。文亦与此异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玉屑》有此二字。
②《玉屑》有此二字。
③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有此十九字。
④《丛话》有“初”字。
⑤《丛话》“公”下有“所”字。
一三六、诗文必自成一家
宋①景文云:“诗人必自成一家,然后传不朽,若体规画圆,准矩作方,②终为人之臣仆。”故山谷诗云:“文章最忌随人后。”又云:“自成一家始逼真。”③诚不易之论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竹庄》一、《乐趣》一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竹庄》“宋”作“朱”,误。
②《总龟》误作“准方作矩”。
③《乐趣》引至此。
一三七、诗中重用字
东坡送江公著云:“忽忆钓台归洗耳”,又云:“亦念人生行乐耳。”注云:“二耳义不同”,故得重用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乐趣》二)
一三八、山谷语潘子真诗法
〔潘①淳字子真,南昌人也。尝以诗呈山谷。〕②〔山谷〕③云:“作诗须要开广,如老杜‘日月笼中鸟,乾坤水上萍’之类。”④子真云:“淳辈那便到此。”山谷曰:“无此⑤只是初〔学诗一门户耳。”〕⑥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一四、《竹庄》二十三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“潘”误作“陈”。
②《竹庄》无以上诸语。
③案当脱“山谷”二字。
④《竹庄》引至此。
⑤《总龟》“此”作“亦”。
⑥《丛话》“初”字下有此六字。
一三九、一声对
洪龟父有诗云:“琅玕严佛界,薜荔上僧垣。”山谷改云:“琅珰鸣佛屋。”①以谓薛荔是一声,须要一声对,琅珰即一声也。余以为然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四十九)
案:周春《杜诗双声叠韵谱》云:“一声即所谓叠韵也。立之不明叠韵,故别创一声之名耳。”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引至此。
一四○、黄鲁直楚词律诗
龟父云,朋见张文潜,言鲁直楚词诚不可及。晁无咎言鲁直楚词固不可及,而律诗,补之终身不敢近也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四十九)
一四一、洪龟父诗
余尝闻龟父前后诗,有“一朝厌蜗角,万里骑鹏背”一联,最为妙绝。龟父云:“山谷亦叹赏此句。”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四十九)
案:此二条,《诗话总龟》原合为一,今析为二条。《渔隐丛话》以论龟父诗,与前一声对条合,似较近是。
一四二、山谷佳句
山谷谓〔洪〕①龟父②云:“甥最爱老舅诗中何等篇?”③龟父举“蜂房各自开户牖,蚁穴或梦封侯王”,④〔及“黄尘⑤不解涴明月,碧树为我生凉秋”,〕⑥以为绝⑦类工部。山谷云:“得之〔矣〕。”⑧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四十七、《玉屑》十八、《竹庄》十九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谓”下有“洪”字。
②《竹庄》、“龟父”作“驹父”,下同。
③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等篇”二字作“语”。
④案此山谷《落星寺诗》,《总龟》引此联,先后误倒。
⑤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尘”作“流”。
⑥《竹庄》无“黄尘”一联。
⑦《玉屑》“绝”作“深”。
⑧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之”下有“矣”字。
一四三、诗咏白发
古诗云:“公道世间惟白发,贵人头上不曾饶。”①而元祐初多用老成。故东坡有云:“此生自断天休问,白发年来渐不公。”陈无己答邢敦夫云:“今代贵人头②白发,挂冠高处不宜弹。”其后秦少游谓李端叔复有“白发偏于我辈公”之句,则是白发有随时之义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乐趣》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此杜牧诗。
②案《后山集》“头”作“须”。
一四四、为我周旋宁作我
东坡云,“为我周旋宁作我”一句,只是难对。时王平甫①在坐,应声云,只消道“因郎憔悴却羞郎”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三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王平甫”作“直方”。
一四五、东坡梅花诗
秦少游尝和黄法曹《忆梅花诗》,东坡称之,故次其韵,有“西湖处士骨应槁,只有此诗君厌倒”之句。此诗初无妙处,不知坡所爱者何语。和者数四,余独爱坡两句云:“江头千树春欲暗,竹外一枝斜更好。”后必有能辩①之者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中、《乐趣》十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乐趣》“能辩”二字作“辨”。
一四六、陈无己小放歌行
陈无己作《小放歌行》两篇。其一云:“春风永巷闭娉婷,长使青楼误得名。不惜卷帘通一顾,怕君着眼未分明。”〔其二云:“当年不嫁惜①娉婷,映②白施朱作后生。说与旁人须早计,随宜梳洗莫倾城。”〕③山谷云:“无己他日作〔诗〕,④语极高古,至于此篇则顾影徘徊,炫耀太甚。”(《总龟》前九、后三十五,《丛话》前五十一,《玉屑》十八,《诗林》四,《名言》一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宋纪》三十三“嫁惜”作“惜嫁”。
②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、《诗林》“映”作“传”,《后山集》作“抹”。
③《名言》无第二首。
④《丛话》“作”下有“诗”字。
一四七、奇字对异书
荆公有诗云:“端①能过我论奇字,亦②复令君③见异书。”〔而〕④东坡亦⑤云:“未许中郎得异书,且共扬雄说奇字。”陈无己又以奇字对异⑥方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三十三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临川集》“端”作“数”。
②《临川集》“亦”作“当”。
③《临川集》“君”作“公”。
④《丛话》有“而”字。
⑤《丛话》“亦”下有“尝”字。
⑥《丛话》“异”作“秘”。
一四八、苏黄诗咏醉眠事
东坡《题李秀才醉眠亭》诗云:“君且归休我欲眠,人言此语出天然。醉中对客眠何害,须信陶潜未若贤。”山谷《题〔晁〕①无咎卧陶轩》亦云:“欲眠不遣客,佳处更难忘。”〔其〕②意极相类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中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东坡诗话录》有“晁”字。
②《东坡诗话录》有“其”字。
一四九、少游山谷书邢敦夫扇
秦少游尝以真字题“月团新碾瀹花甆,饮罢呼儿课楚词,风定小轩无落叶,青虫相对吐秋丝”于邢敦夫扇上。山谷见之,乃于扇背复作小草,题“黄叶委庭观九州,小虫催女献公①裘。金钱满地无人费,百斛明珠薏苡秋”。②皆所自作③也。少游后见之,云:“逼我太甚。”④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五十、《诗林》四、《宋纪》十三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公”作“功”,《宋纪》三十三作“工”。
②《丛话》“秋”下有“一绝”二字。
③《丛话》“作”下有“诗”字。
④案:《滹南诗话》,谓“黄诗语徒雕刻,而殊无意味,盖不及少游之作。少游所谓相逼者,非谓其诗也,恶其好胜而不让耳”。
一五○、东坡诗书邢敦夫扇
邢敦夫云,“扫地烧香闭阁眠,簟纹如水帐如①烟,客来梦觉知何处?挂起西窗浪接天。”〔此〕②东坡③诗〔也,〕④尝题于余扇。山谷初读以为是刘梦得所作也。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四十二、《玉屑》十七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中、《乐趣》三、《名言》一)
案:《总龟》引此条与前条合,今从《渔隐丛话》析为二条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如”作“浮”。
②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、《东坡诗话录》有“此”字。
③《名言》东坡下有“南堂”二字。
④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诗”下有“也”字。
一五一、陈无己咏刀镊工诗
陈留市中有一刀镊工,随〔其〕①所得为一日费,醉吟于市,负其子以行歌。江端礼以为达者,为作传,而要无己赋诗。无己诗有“闭门十日雨,冻②作饥鸢声”,大为山谷所爱。山谷后亦拟作,有云:“养性霜刀在,阅人清镜空”,〔无以复加。〕③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一、《玉屑》十八、《诗林》四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随”下有“其”字。
②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、《诗林》“冻”作“吟”。此诗原题是《陈留市隐者》,山谷和诗同。
③《玉屑》、《诗林》无此四字。
一五二、学诗如学仙
潘邠老云:“陈三〔所谓〕①‘学诗如学仙,时至骨自换’,此语为得之。”②然〔余见〕③山谷有“学诗如学道”之句,陈三所得,岂〔其〕④苗裔耶?(《总龟》前九、《山谷诗外集注》十五)
案:胡仔谓“若语意俱胜当以无己为优。直方议论不公,不足信也。”又案:《说诗乐趣》卷一所引无山谷学诗如学道云云诸语,见下“283”夺胎换骨条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山谷诗注》无“所谓”二字。
②《山谷诗注》此句作“自谓此语得意”。
③《山谷诗注》无“余见”二字。
④《山谷诗注》有“其”字。
一五三、东坡中秋诗
东坡作彭门守时,过齐州李公择,中秋席上作一绝云:“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日明年何处看。”其后山谷在黔南,令以小秦王歌之。(《总龟》前十一)
一五四、贺方回诗
贺①方回题一绝于定林②云:“破冰泉脉漱篱根,坏衲遥疑挂树猿。蜡屐旧痕寻不见,东风先为我开门。”舒王见之大称赏,缘此知名。(《总龟》前十一,《丛话》前三十七,《玉屑》十、又十八,《诗林》四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贺”下有“铸字”二字。
②《丛话》作“誊作一绝题于定林寺”。
一五五、欲挂衣冠神武门
诗云:“欲挂衣冠神武门,先寻水竹渭南村。却将旧斩楼兰剑,买取①黄牛教子孙。”不知何人作。(《总龟》前十一)
案:此则见《东坡题跋》卷三。《丛话》前集五十四亦言出于东坡;谓坡于关右寺壁上见之,然则此亦直方述东坡语耳。此诗,《丛话》引《蔡宽夫诗话》谓是王嗣宗作。赵德麟《侯鲭录》及陈鹄《耆旧续闻》谓是姚嗣宗作,当以赵、陈之言为是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竹庄诗话》十七作“得”。
一五六、张文潜三佛名榜诗
石曼卿以书名世,然愈大①愈妙;尝书〔龟山寺〕②三佛名③最为雄俊。张文潜有诗云:“煌煌三佛榜,铁贯金石钮。④开张宫室正,浑质⑤山岳厚。井水骇龙吟,⑥蚁封观骥骤。”余爱⑦能道⑧其妙处。(《总龟》前十一、《丛话》前三十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愈大”作“大字”,《诗林》四仅引此二语。
②《丛话》“书”下有“龟山寺”三字。
③《丛话》“名”下有“榜”字。
④《总龟》作“煌煌三佛名,榜铁金石钮”,据《渔隐丛话》改。
⑤《丛话》“质”作“实”。
⑥《丛话》“吟”作“跧”。
⑦《丛话》“余爱”作“真”。
⑧《丛话》“道”下有“尽”字。
一五七、李杜逸诗
诗曰:“蛟室围青草,龙堆隐白沙。护江盘①古木,迎棹舞神鸦。破浪南风正,收帆畏日斜。云山千万叠,何处上仙槎?”此老杜《过洞庭诗》也。李希声云,得之于江心一小石刻。“人生烛上花,火灭巧妍尽。春风饶树头,日与化工进。只知雨露贪,不闻零落近。昔我飞骨时,惨见当涂坟。青松霭朝霞,缥缈山下村。既死明月魄,无复玻瓈魂。念此一脱洒,长啸登昆仑。醉着鸾凤衣,星斗俯可扪”。又曰:“朝披云梦泽,笠钓青茫茫。寻绿得双鲤,中有二元章。篆字若丹蛇,绕势如飞翔。归来问天老,奥义不可量。金刃割青紫,灵文烂煌煌。咽服十二环,奄有仙人房。暮跨紫鳞去,海气侵肌凉。龙子善变化,化作梅花妆。赠我叠叠珠,靡靡明月光。劝我穿络缕,系作裙间珰。挹予以词去,谈笑闻余香。”元祐八年,东坡帅定武,李方叔、王仲弓别于惠济,出示《南岳典窦东华李真人像》,又出此二诗,曰此李真人作也。近有人于江上遇之得此,云即李太白也。(《总龟》前十一、《丛话》前十三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盘”作“蟠”。
一五八、山谷逸句
山谷曰:余作两句云,“清鉴风流归贺八,飞扬跋扈付朱三”。未知可赠谁,不能成章。(《总龟》前十四)
案:此则亦见《渔隐丛话》前集四十八,不言出《王直方诗话》,盖此亦山谷语,直方录之耳。
一五九、一水护田两山排闼
荆公叔①金陵尝指壁上所题两句云:“一水戽②田将绿遍,两山排闼送青来。”(《总龟》前十四)
案:此《书湖阴先生壁》诗。
----------------
①案“叔”字当误。
②原注:“戽,一云护”。
一六○、暗 香
张埙字叔和,谓余曰,埙一日到洛中谒潞公,方饭后,坐于一亭,亭边皆兰,既见,不交一谈,对坐几时。公方曰:“香来也。”叔和以为平生所未闻。潞公云:“凡香嗅之则不佳,须待其因风自至。”余始悟山谷诗云:“披拂不盈怀,时有暗香度。”(《总龟》前十四)
一六一、韩持国诗
韩持国有云:①“青烟人几②家?绿野山四合”,③当时无不传诵。(《总龟》前十四、《丛话》前二十八、《竹庄》二十三、《乐趣》四、《宋纪》十七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有云”作“尝有诗云”。
②《丛话》“人几”作“几人”。
③《丛话》、《竹庄》“合”作“抱”。
一六二、隔林仿佛闻机杼和尚
东坡云,参寥善绝句,有云:“隔林仿佛闻机杼,知有人家在翠微”,①每为人诵。往来黄州,相聚半年,京师故人以书相遗曰:“知有僧在彼,非‘隔林仿佛闻机杼’和尚耶?”仆谓参寥曰:“此吾师七字师号也。”(《总龟》前十四、《乐趣》十八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宋纪》九十一“翠微”作“水西”,此道潜《东园》诗。
案:此则亦见释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卷四。
一六三、春雪诗
梅圣俞在礼部考校时,和欧阳文忠公春雪诗云:“有梦皆蝴蝶,逢袍只纻麻。”〔诸人不复措手,盖韵恶而能〕①用事如此,〔乃〕②可贵也。(《总龟》前十四、《丛话》前三十一)
案:胡仔云:“余阅《宛陵集》,圣俞此《雪诗》,即非和欧公韵,乃是唱首。此诗圣俞自注云:‘闻永叔谓子华曰,明日圣俞若无诗,修轮一杯酒。’欧公集中亦有《和圣俞春雪诗》,皆在礼部时唱和,以此可见矣。王直方不切审细,遂妄有韵恶而能用事之语,盖其《诗话》中似此者甚众,吾故辨证之。”
----------------
①此十一字据《丛话》补。
②《丛话》无“乃”字。
一六四、王晋卿以山谷句足成鹧鸪天
山谷有《光山道中雪诗》云:“山衔斗柄三星没,雪共月明千里寒。”都尉王晋卿足成《鹧鸪天》云:“才子阴风度远关,清愁曾向画图看。山衔斗柄三星没,雪共月明千里寒。新路陌,旧江干。崎岖谁叹客程难。临风更听昭华笛,簌簌梅花满地残。”(《总龟》前十四、《乐趣》四)
一六五、含风鸭绿弄日鹅黄
舒王与吴彦律云:“含风鸭绿鳞鳞起,弄日鹅黄袅袅垂”。自云此几凌轹造物。(《总龟》前十四)
一六六、桃李春风江湖夜雨
张文潜谓余曰,黄九云:①“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”,真奇语。(《总龟》前十四、《丛话》前四十七、《玉屑》十八、《诗林》三、《乐趣》四、《名言》四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、《诗林》“云”作“似”,《名言》作“如”。
一六七、拾得吹来句
东坡云,余在广陵与晁无咎、昙秀道人同舟,送客山光寺。客去,余醉卧舟中。昙秀作诗云:“扁舟乘兴到山光,古寺临流胜气①藏。惭愧南风知我意,吹将草木作天香。”予和云:“闹②里③清游似④隙光,醉时真境发天藏。梦回拾得吹来句,十里南风草木香。”余昔对文忠公诵文与可诗云:“美人却扇坐,羞落庭下花。”公曰:“此非与可诗,世间元有此句,与可拾得耳。”后五年,秀来惠州见予,偶道其事。(《总龟》前十四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中、《乐趣》三)
案:此见《东坡题跋》卷三《书昙秀诗》。《渔隐丛话》三十九引此则,无末二句,且不言出《直方诗话》,盖此亦是直方录东坡语而增末二语耳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气”作“概”。
②《东坡题跋》、《东坡诗话录》“闹”作“间”。
③《丛话》“里”作“处”。
④《丛话》“似”作“借”。
一六八、山谷和俞清老诗
山谷云,金华俞清老名①子中,②三③十年前,与予共学于淮南。元丰甲子相见于广陵,自云荆公欲使之脱缝掖,着僧伽蔾,奉香火于半山宅④寺,所谓报宁禅院者。⑤予之僧名〔曰〕⑥紫琳,字清老,无妻子之累,⑦去作半山道人,似不为⑧难事。然生龟脱筒,亦难堪忍。后数年,见之,儒冠自若,因尝戏和清老诗曰:“索索叶似⑨雨,月寒遥夜阑。马嘶车鸣铎,⑩群动不遑安。有人梦超俗,去发脱儒冠。平明视清镜,政尔良独难。”子瞻屡哦此诗,以为妙。⑾(《总龟》前十四、《山谷诗内集注》十、《竹庄》卷十引作《王立之诗话》)
案:此则出《山谷题跋》一,亦见《侯鲭录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侯鲭录》、《竹庄》“名”作“字”。
②《侯鲭录》“中”作“忠”。
③《竹庄》、《山谷诗注》“三”均作“二”。
④《竹庄》无“宅”字。
⑤《山谷题跋》“者”下有“也”字。
⑥《山谷题跋》“名”下有“曰”字。
⑦《竹庄》、《山谷诗注》“累”下有“云”字。并有〔不废入俗谈谐优游以卒岁〕数字。
⑧“不为”,原作“为不”,据《山谷题跋》及《竹庄诗话》校改。
⑨《山谷诗内集》十、《山谷题跋》、《侯鲭录》“似”均作“自”。
⑩《山谷诗集》、《山谷题跋》、《竹庄》“鸣铎”作“铎鸣”。
⑾《侯鲭录》“妙”作“戏”。
一六九、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
张嘉甫云,余少年见人诵一诗,所谓①“但存方寸地,留与子孙耕”,不知何人语。元符三年,过毘陵汪迪家,出所藏②水部贺公手书,乃知此诗贺所作,③世俗以为他人,非也。贺天圣中为郎,真宗东封,谒于道左。元祐初,其二弟踰乔者来京师,云贺尝于泰山望见东坡,意甚喜之,欲上元至龟蒙,东坡为作诗,亦赋五篇。余爱嘉甫一章云:“方寸平田便有余,子孙无复废耕锄。已将不死为嘉种,更向无何筑隐居。”(《总龟》前十九、《丛话》前五十八、《郑五代》九)
案: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六有《方寸地说》,可参阅。《宋诗纪事补遗》二十四录张嘉甫此诗,据吴兴《艺文补遗》,似不知《直方诗话》有此诗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“所谓”二字作“云”。
②《丛话》、《五代诗话》“藏”下有“晋”字。
③《丛话》、《五代诗话》引至此。
一七○、舒王题薛能诗
李希声云:“舒王罢政事时,居州东刘相宅,于东①院小厅,题‘当时诸葛成何事,只合终身作卧龙’②者数十处。③至今尚有三两处在。”希声,刘氏婿,故知其详,云曾见数纸屏,亦只写此两句。(《总龟》前十九、《诗林》二)
案:此亦见《观林诗话》;又《闻见后录》十七谓此用李士宁体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诗林》“东”作“书”。
②案此薛能《游嘉州后溪》诗。
③《诗林》引至此。
一七一、无己赋高轩过图诗
“滕王蛱蝶江都马,一纸千金不当价。异材天纵非力能,画工不是①甘为下。今代风流数大年,含毫落笔开山川。忽忘朽老压尘底,②却怪凫鸿堕目前。迩来八骏③复秀出,万里山河④才咫尺。眼边事⑤得有突兀,复似天地初开辟。明窗写出《高轩过》,便逐愈湜⑥闻吟哦。晚知书画真有益,却悔岁月来无多。宫禁修严绝⑦过访,时于僻寺聊⑧脱鞅。秀润如行琮璧间,清明似引星辰上。忧悲惆怅⑨百不行,⑩河擘太华东南倾。平生秀句寰区满,掇拾弃置成丹青。平湖远岫⑾开精神,陡觉文字生清新。未许两⑿豪今角⒀立,要⒁知旁有卫夫人”。此无己所赋宗室士蝀《高轩过图》诗也。初,无己谓余曰:“近宗子节使使余作一诗,皆挂名其间,得百千以为女子嫁资可乎?”余曰:“诗未成,则钱不可受;诗已成,则钱不可来。”数日无己卒,士蝀赠以十缣。(《总龟》前十九、《宋纪》三十三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“是”作“见”,据《后山集》及《宋纪》改。
②《总龟》“底”作“眼”,据《后山集》及《宋纪》改。
③《后山集》及《宋诗纪事》“骏”作“二”。
④《后山集》“山河”作“河山”。
⑤《后山集》“事”作“安”,《宋纪》作“争”。
⑥《总龟》“逐愈湜”作“遂论混”。误。
⑦《后山集》“绝”作“断”。
⑧《后山集》“聊”作“逢”。
⑨《后山集》及《宋纪》“惆怅”作“愉快”。
⑩《后山集》、《宋纪》“行”作“乎”。
⑾《后山集》“岫”作“岭”。
⑿《集》及《宋纪》“两”作“二”。
⒀《总龟》“今角”作“来甫”,据《后山集》改。
⒁《宋纪》“要”作“也”。
一七二、卢多逊咏月诗
王承之云,太祖一夕玩月,命学士卢多逊曰:“可以作诗。”多逊曰:“请用何韵?”太祖曰:“用儿字韵。”多逊奏诗曰:“太液池边月上①时,好风吹动万年枝。谁家玉匣新开鉴②?露出清光些子儿。”(《总龟》前二十)
案:此则与《陈辅之诗话》同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后山诗话》“月上”作“看月”。
②《后山诗话》“鉴”作“镜”。
一七三、贺方回望夫石诗
“亭亭思妇①石,下阅几人代。荡子长不归,山椒久相待。微云荫发彩,初月辉蛾黛。秋雨叠②苔衣,春风舞罗③带。宛然姑射姿,④矫首尘冥外。陈迹遂云⑤穷,佳期从⑥莫再。脱如鲁秋氏,妄结桑⑦下爱。玉质委泥⑧沙,悠悠复安在。”此贺方回作《望夫石诗》也。交游间无不爱者。⑨余谓田承君云:“此诗可以见方回得失,其所得者渐⑩磨之功,所失者太粘着皮骨耳。”承君以为然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一,《丛话》前三十七,《玉屑》五、十八,《竹庄》十七,《诗林》四,《乐趣》九、《宋纪》二十五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竹庄》“思妇”作“望夫”。
②《乐趣》“叠”作“滴”。
③《玉屑》、《宋纪》“罗”作“萝”。
④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姿”作“人”,《诗林》、《宋纪》作“子”。
⑤《竹庄》、《玉屑》、《诗林》“云”作“亡”。
⑥《宋纪》“从”作“后”。
⑦《诗林广记》“桑”作“叶”。
⑧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、《诗林》、《宋纪》“泥”作“渊”。
⑨《丛话》、《竹庄》及《玉屑》十八引至此。“者”字均作“之”。
⑩《诗林》“渐”作“琢”。
一七四、杨蟠蒪菜诗
杨蟠字公济,〔尝〕①为《蒪菜诗》云:“休说江东春水②寒,到来且觅鉴湖船。鹤生嫩顶浮新紫,龙脱香髯带旧涎。玉割鲈鱼迎刃滑,香炊稻饭落匙圆。归期不待秋风起,漉酒调羹任我③年。”时人以为读其诗,不必食蒪羹,然后知其味。④余以为可以言咏物,未可以语诗耳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一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二、《玉屑》十八、《宋纪》十六)
案:《说诗乐趣》十引此则作《笔谈》。检《梦溪笔谈》中无此条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有“尝”字。
②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水“作“日”,《宋纪》“春水”作“日日”。
③《宋纪》“任我”作“似去”。
④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引至此。“味”下有“也”字。
一七五、炼句炼韵
陈君节,字明信,言炼句不如炼韵。余以为若只觅好韵,则失于首尾不相贯穿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一、《玉屑》)
一七六、参寥书官妓裙带诗
参寥云,东坡在徐州日,尝为秦少游置酒。少游饮罢,拥一官妓,从参寥,书其裙带云:“寄语巫①山②窈窕娘,好将闲③梦恼襄王。禅心已作沾泥絮,不逐春④风上下狂。”(《总龟》前二十一)
案:以上二条,《总龟》误合为一,今析为二。又参寥诗据《侯鲭录》所载为出东坡之意,不关少游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宋纪》九十一“巫”作“东”。
②《侯鲭录》“寄语巫山”作“多谢尊前”。
③《侯鲭录》、《宋纪》“闲”作“幽”。
④《侯鲭录》“春”作“东”。
一七七、邢敦夫诗李伯时画
双井黄叔达,字知命,初自江南来,与①陈履常俱谒法云禅师于城南。夜归,过龙眠〔居士〕②李伯时。知命衣白衫,骑驴,缘道摇头而歌;履常负杖挟囊于后。一市皆③惊,以为异人。伯时因画为图,而邢敦夫为作④歌曰:“长安城头乌夜⑤栖,长安道上行人稀。浮云卷尽暮天碧,但见⑥明月流清辉。君独骑驴向何处?头上倒着白接篱。长吟搔首望明月,不学山翁醉似泥。到得城中灯火闹,小儿拍手拦街笑。道傍观者那得知,相逢疑是商⑦山皓。龙眠居士画无比,摇毫弄笔长风起。酒酣闭目望穷途,纸上轩昂无乃似。君不学长安游侠夸年少,臂鹰挟弹章台道。君不能提携长剑取灵武,指挥猛士驱貔虎;胡为脚踏梁宋尘,终日飘飖⑧无定所。武陵桃花⑨春欲暮,白水青山起烟雾。竹杖芒鞋归去来,头巾任⑩挂三花树。”惇夫时年未二十〔也〕。⑾(《总龟》前二十二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二、《玉屑》十八、《竹庄》十八、《宋纪》三十四)
案:《诗林广记》卷四引此,不录邢敦夫诗,谓后山《骑驴诗》:“复作骑驴不下驴,此生断酒未须扶。独无锦里惊人句,也得梁园画作图。”并云:“此诗末句追记此事也。”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、《竹庄》“与”下有“彭城”二字。
②《玉屑》无“居士”二字。
③《竹庄》“皆”作“大”。
④《丛话》“作”下有“长”字。
⑤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、《竹庄》“夜”作“欲”。
⑥《竹庄》“见”作“有”。
⑦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、《竹庄》“商”作“南”。
⑧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、《竹庄》“飘飖”作“飘飘”。
⑨《玉屑》、《竹庄》“花”作“源”。
⑩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、《竹庄》“任”作“好”。
⑾《丛话》有“也”字。
一七八、读彭泽诗有感
余自夏历秋,每热七八十日不衰,炮灼理极,意谓不复有清凉之时,今日复凄风微雨,遂御夹衣,顾念兹岁,屈指可尽。彭泽云:“我今不为乐,知有来岁不?”此言真可为惕然也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五)
一七九、“元自”“见来”
今时市语,答人真实事则称见来,此语盖已久矣。坡赠黄山人①诗云:“面颊②照人元自白,③眉毛覆眼见来乌。”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)
案:张邦基云:“杜子美诗云:‘鏁石藤梢元自落,倚天松骨见来枯。’坡句法此,而谓之俚语,立之未之思耳。”
----------------
①张邦基《墨庄漫录》二引作“黄照道人”。
②《墨庄漫录》“颊”作“脸”。
③《墨庄漫录》“白”作“赤”。
一八○、东坡诗用传柑事
上元夜登楼,贵戚例有黄柑相遗,谓之传柑。东坡有《扈从端门观灯诗》云:“老病行穿万马群,九衢人散月纷纷。归来一盏残灯在,犹有传柑遗细君。”盖谓此也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下、《乐趣》九)
一八一、苏黄惜李方叔下第诗
李方叔为坡公客。坡公知贡举,而方叔下第,有诗云:“平生谩说《古战场》,过目还迷《日五色》。”山谷和之云:“今年持橐佐春官,遂失此人难塞责。”盖是时山谷亦在贡院中也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)
一八二、欧阳诗用冰厅
冰厅事见《因话录》。云:欧阳有诗云,“独宿冰厅梦帝阙”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)
一八三、红 酒
余疑李贺云:“酒滴珍珠红。”①夏彦刚云:“江南人造红曲酒。”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)
案:此则亦见《西清诗话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案“小糟酒滴珍珠红”为《贺将进酒》中句。
一八四、乐天诗不合律
白乐天云:“羌管吹杨柳,燕姬酌葡萄。”谓太原出葡萄酒也。然此乃律诗,用平声读,则大不律,用侧声读则近俗耳。(《总龟》有二十七)
一八五、欧苏诗咏芡实
京师芡实,景盛于会灵观之凝祥池。故文忠诗曰:“凝祥池锁会灵园,仆射荒村安可比。”而东坡又云:“忽忆尝新会灵观,滞留江海得加飡”。仆射坡在郑州,世亦称其芡实也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)
一八六、桑落酒
老杜有“坐开桑落酒”句。世说谓桑落河多美酒,而庾信有《从蒲州刺史乞酒诗》云:“蒲城桑落酒,①灞岸菊花秋”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)
案:《丛话》前二十一引《后史补》云:“河中桑落坊有井,每至桑落时,取其寒喧得所,以井水酿酒,甚佳,故号桑落酒,旧京人呼为桑郎,盖语讹耳。”与直方之说小异。
----------------
①案《庾子山集》作“蒲城桑叶落”。
一八七、林下何曾见一人
诗云:“年老身闲无外事,麻衣草坐亦容身。相逢尽道休官去,林下何曾见一人。”盖载于《云溪友议》,而欧阳文忠以谓相传作俚谚。庆历中,天章阁待制许元为江淮转运使,因修江岸,得此石于池阳①江水中,始知为灵彻②诗,何邪?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)
案:《云溪友议》亦明言此为灵彻与韦丹唱和之诗,不必待得石水中而后知之也。
----------------
①“阳”原作“汤”,疑误。
②“彻”原作“辙”,据《云溪友议》改。
一八八、来 禽
宥护尚书言来禽以味甘众禽也,①而东坡和舒王诗云“青李扶疏禽自来”,何邪?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)
----------------
①按李绰《尚书故实》云:“王内史帖中有《与蜀郡守书》,求来禽青李,日给藤子。来禽言味甘来众禽也。”又《尚书故实自序》称“宾护尚书张公,三相盛门,博物多闻,绰避难归田,每容侍话,凡聆征引,必异寻常,遂纂集尤异,作此书”。据是则“宥护”当作“宾护”。又“甘”下当脱“来”字。
一八九、鸭脚诗
京师旧无鸭脚,李文和自南方来,移植于私第,因而着子,自后稍稍蕃多,不复以南方者为贵。欧阳文忠作诗云:“鸭脚生江南,名实未相浮。绛囊因入贡,银杏贵中州。致远有余力,好奇自贤侯。因令江上根,结实夷门秋。始摘才三四,金奁献凝旒。公卿不及识,天子百金酬。岁久子渐多,累累枝上稠。玉①人名好客,赠我此珠投。博望昔所徙,葡萄安石榴。想其初来时,厥价与此侔。今也遍中国,篱根及墙头。物性久虽在,人情逐时流。惟当贵②其始,后世知来由。是亦史官法,岂徒续君讴。”(《前龟》前二十七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:《六一集》“玉”作“主”。
②《六一集》“贵”作“记”。
一九○、刘太真推尊韦苏州诗
刘太真《与韦苏州书》云:“〔顾著作来,以〕①足下《郡斋燕集》相示,是②何情致畅茂遒逸如此。宋齐间,沈谢吴何③始精于理意,缘情体物,称④诗人指。后之传者,甚失⑤其源,惟⑥足下制其横流。师挚之始,《关雎》之乱,于足下之文见之矣。”则知苏州诗为当时所贵如此。《燕集》所作,乃“兵卫森剑戟,昼寂⑦凝清香”也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、《玉屑》十五、《诗林》一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诗林》无此五字。“以”原作“已”,《玉屑》作“巴”。兹据《唐纪》六及《全唐文》改。
②“相示是”三字,原作“想亦云”,误,据《全唐文》改。《诗林》“是”作“有”。
③《全唐文》三百九十五“吴何”作“何刘”。
④《唐纪》、《诗林》、《全唐文》“称”作“备”。
⑤“失”原作“矣”,据《全唐文》改。
⑥《唐纪》、《玉屑》、《诗林》“推”作“惟”,今据改。
⑦《诗林》“昼寂”作“燕寝”。
一九一、诗咏文潞公荣遇
昔文潞公来朝,裕陵待以殊礼,禁从三省皆为赋诗。李籍云:“三公历拜荣无敌,二府更居贵莫伦。”毕仲游云:“十年三册命,四海一师臣。”皆为能叙其官爵。钱长卿云:“三陪藻燕簪裾上,五对龙颜日月边。”又云:“黼座劝觞钧乐逸,云章属韵侍貂传。”此为叙其恩礼。盖公自初觐至出关,赐特燕者三,登对者五,上亲劝以御觞,而后复和其所赋,故长卿云尔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)
一九二、二十八字媒
“白藕作花风已愁,①不堪残睡更回头。晚云带雨归飞急,去作西窗一夜秋。”②此赵德璘细君王氏所作也。德璘既鳏居,因见此篇,遂与之为亲,余以为乃二十八字媒也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、《玉屑》二十、《竹庄》二十二)
案:此则亦见吴幵《优古堂诗话》,当由吴氏转录。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前集卷六十亦载此文,惟于二十八字媒句后复有“德麟名令畤,东坡作《秋阳赋》云:‘越王之孙,有贤公子,宅于不土之里,而咏无言之诗’,盖‘畤’字也。坡云:‘且教人别处使不得’”诸语,足补此文所引之阙。末复有苕溪渔隐曰云云,则胡氏自加之语,《总龟》后集卷四十八全录其语,均以为出《王直方诗话》,则误甚矣。
----------------
①原注:“愁”或作“秋”。
②原注:“秋”或作“愁”。
一九三、秦少游食粥诗
秦少游为黄本,①钱穆父为户部,②皆居于东华门之堆垛场。少游春日尝以诗遗穆父云:“三年京国鬓如丝,又见新花发故枝,日典春衣非为酒,家贫食粥已多时。”穆父以米二石送之,③复为二十八字云:“儒馆优贤盖取颐,校雠尤自困朝饥。西邻为禄无多少,希薄才堪作淖縻。”时人以少游有如此人而亦食粥,似不相称耳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,《丛话》前五十,《宋纪》二十四、二十六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宋纪》二十六所引“黄本”下有“校勘甚贫”四字。
②《丛话》“部”作“书”。
③《丛话》引至此。
一九四、苏黄咏竹夫人诗
东坡寄柳子玉云:“闻道床头惟竹几,夫人应不解卿卿。”又送竹几与谢秀才云:“留我同行木①上座,赠君无语竹夫人。”盖俗谓竹几为竹夫人也。山谷云:“竹夫人乃凉寐竹器,憩臂休膝,非夫人之职,而冬夏青青,竹之所长,故为名曰竹奴。②尝作诗曰:‘秾李四弦风拂席,昭华三弄月侵床。我无红袖堪妖③夜,正要青奴一味凉。’”李秾、昭华贵人家两女奴也。张文潜后作《竹夫人传》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)
案:《诗林广记》三引此则谓出《志林》,今不见《东坡志林》中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诗林》三引《志林》“木”作“床”。
②案《山谷集》当作“青奴”。
③案《山谷集》“妖”当作“娱”。
一九五、诗用宣劝字
“宣劝”字,东坡数使之。其一和《王仲至喜雪御筵诗》曰“宣劝不多心自醉”;其一和《蒋颖叔端门观灯诗》云“十分宣劝恐难胜”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)
一九六、东坡海棠诗
东坡谪黄州,居于定惠院之东,杂花满山,而独有海棠一株,士人不知贵。东坡为作长篇,平生喜为人写,盖人间刊石者,自有五六本,云:“吾平生最得意诗也。”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)
案:陈思《海棠谱》、梁廷柟《东坡遗事》卷十四引此作《古今诗话》。
一九七、东坡两为西湖之长
杭州有西湖,而颍亦有西湖,皆为游赏①之胜,而东坡连守二州。其初得颍也,有颍人在坐云:“内翰只消游②湖中,便可以了郡事。”盖言其讼简也。秦觏少章③因作一绝以献云:“十里荷花④菡萏初,我公初置⑤有西湖。欲将公事湖中了,见说官闲事已⑥无。”后东坡到颍,有《谢执政启》亦云:“入参两禁,每玷北靡之荣;出典二邦⑦,辄⑧为西湖之长。”⑨(《总龟》前二十七、后九,《丛话》前四十一、《诗林》四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下)
案:此则亦见《鹤林玉露》十四。又案:《诗林广记》卷三引《诗文发源》,录欧阳文忠公西湖诗“绿漪红莲画舸浮,使君那复忆扬州。都将二十四桥月,换得西湖十顷秋”。并云“杭州西湖,颍亦有西湖,皆为游赏之胜,此颍州西湖也”。据是,欧公诗亦应在此条中间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诗林》“赏”作“宴”。
②《诗林》“消游”作“逍遥”。
③《诗林》作“少游”。
④《鹤林玉露》“荷花”作“熏风”。
⑤《丛话》、《鹤林玉露》、《诗林》“初置”作“所至”。
⑥《丛话》、《鹤林玉露》“已”作“亦”。
⑦《鹤林玉露》“邦”作“州”。
⑧《诗林》“辄”作“迭”。
⑨《诗林广记》此句后有“或云秦少章作”六字。
一九八、杜甫社日诗
老杜有《社日》两篇。其一曰“尚想东方朔,诙谐割肉归”。然而《汉书》所载事,乃伏日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九)
一九九、杜诗黄独解
山谷云:老杜“长镵短①镵白木柄,我生托此②以为命。黄独无苗山雪盛,短衣数挽不揜胫”。往时儒者不解黄独义,改为黄精。学者承之。以余考之,盖黄独是也。《本草》赭魁,注:“黄独,肉白〔皮〕③黄,巴汉人蒸食之,江东谓之土芋。”余求之江西,江西谓之土卵,蒸煮食之,类芋魁也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九、《乐趣》十一)
案:此则见《山谷题跋》七,亦见《后山诗话》,疑《总龟》误引。《渔隐丛话》前集卷六引此则只言山谷云,亦不言出自《直方诗话》。又案张耒《明道杂志》、王观国《学林》八所言亦均与山谷合。
----------------
①案《少陵集》当作“长”。
②案《集》当作“子”。
③《山谷题跋》有“皮”字。
二○○、杜诗紫逻解
老杜《送贾阁老出守汝州》云:“云山紫逻深。”世之注云:“逻,塞也,取巡逻之义。”而余观《九城图》,乃云汝州有紫逻山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九)
二○一、戏用语讹为诗
京师人呼大夫为大斧,呼承制为承池,盖语讹也。有人戏为句云:“大夫何尝斧,承制岂当池?”①(《总龟》前二十九)
----------------
①原注:“岂当池”,或云“石当池”。
二○二、王维诗取前人句
旧以王维有诗名,而好取人章句,如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”,乃《英华集》诗也。“漠漠水田飞白鹭,阴阴夏木啭黄鹂”,乃李嘉祐诗也①,余以为有摩诘之才则可;不然,是剽窃之雄耳。(《总龟》前二十九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以上数语见《古今诗话》。
二○三、刘贡父诗话误解功曹
刘贡父作《诗话》,称“杜甫云:‘功曹非复汉萧何’。按光武谓邓禹何以不掾功曹,谓曹参尝为功曹,云酂侯非也”。雍丘江子载云:“《高祖纪》‘何为主吏’,孟康曰:‘主吏,功曹也’,贡父之言过矣。”(《总龟》前二十九)
二○四、刘贡父诗话误读请字
贡父又云:“白乐天诗云:‘请钱不早朝’。请作平声,唐人语也。”江子载亦云:“颜师古注《汉书》,请,或音才性反,或不音。唐或以请作平声,误矣。”(《总龟》前二十九)
二○五、王安石落星寺诗
舒王①集中有落星寺诗,其末云:“胜概惟诗可收拾,不才羞作等闲来。”落星寺在彭蠡湖中。刘咸临尝亲见寺僧言幼时目睹闽中章传②道作此诗,其前六句皆同,其末云:“胜概诗人尽收拾,可怜苏石不曾来。”苏、石谓子美并曼卿也。后人爱其诗者,改末句作舒王③诗传之,遂使一篇之意不完,其体与舒王所作诗语不同也。④(《总龟》前二十九、《丛话》前三十四、《玉屑》十七)
案:胡仔谓“细观此诗句语体格,真是荆公作,余人岂能道此?今具载全篇,识者必能辨之。诗云:‘窣云台殿起崔嵬,万里长江一酒杯。坐见山川吞日月,奋无车马送尘埃。雁飞云路声低过,客近天门梦易回。胜概惟诗可收拾,不才羞作等闲来。’”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舒王”作“荆公”。
②《玉屑》“传”作“源”。
③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舒王”作“荆公”。
④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语不同也”作“亦不类”。
二○六、陈无己诗谶
陈无己赋《高轩过①诗》云:“因②知书画真有益,却怪③岁月来无多”,不数月遂卒。〔或以为诗谶。〕④(《总龟》前三十二、《丛话》前四十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“过”下当有“图”字。
②《丛话》“因”作“老”。
③《丛话》“怪”作“悔”。
④《丛话》有此五字。
二○七、东坡诗谶
东坡有《送戴家赴成都玉局观诗》云:“莫欺老病未归身,玉局他年第几人。”又有过岭一篇云:“剑南西望七千里,乘兴真为玉局游。”后卒于是观。(《总龟》前三十二)
案:《丛话》前四十引《王直方诗话》云:“东坡在定武作《松醪赋》有云‘遂从此而入海,渺翻天之云涛’,盖自定再谪惠州,自惠而迁昌化,人以为语谶。”
二○八、共钓城南方
方元修,宇时敏,一日与杨信祖、饶次守过余,坐中分题,人以姓为韵,而杨有“共约城南方”之句。后数日,录此唱和于前,忽有一同人读云:“共钓城南方”,盖钓字以约字草不相辨,而读者误之。时敏大以为恶,不三日,其父省中归,暴卒,后数月,其母亦亡。(《总龟》前三十二)
二○九、东坡绝笔
东坡将亡前数日,梦中作一诗寄朱行中云:“舜不作六器,谁知贵玙璠?哀哉楚狂士,抱璞号空山。相如起睨柱,投璧相与还。①何如郑子产,有礼国自闲。虽微韩宣子,鄙夫亦醉环。至今不贪宝,凛然照尘寰。”觉而记之,自不晓所谓,东坡绝笔也。②(《总龟》前三十四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下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《东坡集》“投璧相与”作“头璧与俱”。
②案曾慥《百家诗选》云:“东坡《寄朱行中》一篇,北归时绝笔也。”
二一○、萧贯梦中作诗
陈明信云,萧贯少时,尝梦至宫廷中,长廊邃馆,如王者所居,有千门万户,望之洞然,金碧烁耀,既过数门,见群妇人如神仙,视贯,惊问何所从来?贯愕然,亦不知对。贯自陈进士,能为诗。中有一人投贯纸,曰:“此所谓衍波笺,烦赋宫中晓寒歌。”贯援笔立成,既有奇语,其人甚赏之,因曰:“先辈异日必贵,此天上,非人间也。”贯寤,尚能记所赋。俞秀老往尝得之于萧翰林之孙。其诗有云:“十二峣关隐空绿,兽猊呼焰①椒壁馥;渴乌涓涓不相续,辘轳欲转霏红玉;百刻香残陨莲烛。九龙吐水漫寒浆,红绢②佩鱼无左珰;两两趋走③瞻扶桑。红萍半圭山④波面,回首觚棱九霞绚。鸣鞘声⑤从天上来,大剑高冠满前殿。”秀老诵之,尚有四五韵忘之。(《总龟》前三十四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宋纪》八“呼焰”作“呀酒”。
②《宋纪》“绢”作“绡”。
③《宋纪》“趋走”作“悬足”。
④《宋纪》“圭山”作“规出”。
⑤《宋纪》“鞙声”作“鞘远”。
二一一、鬼 诗
王太初传言有焦仲先者家于南徐,元丰末年,因诣京师访知己,忽梦一妇人相顾遇,或以诗笔相往来。其一联云:“吴王台下无人处,几度临风学舞腰。”又曰:“吴山之北,会稽之阳,①古木苍苍。”其最后一章云:“仲冬之月,二七之间,月圆风静,车马相扳。”其人如病狂,缘太初而后愈。至秦少游书柳鬼事②所载诗语前后皆同,但年月乃是熙宁九年,所病者乃是嘉兴令陶集,③而所论者乃是天竺辩才法师。二者不知孰是。(《总龟》前三十四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《异闻总录》所载诗句虽少异,当出同一典型。“会稽之阳”下句当有“是吾之家”四字。
②案此事见《稗海》本《异闻总录》。此书不着撰者姓名,据此或是少游作。
③案《异闻总录》“集”当作“彖”。
二一二、潘邠老答张耒齐安行
张文潜尝作《齐安行》,词甚不美,末云:“最愁三伏热如甑,北客十人九人①病。百年生死向中州,千金莫作齐安游。”而潘邠老,黄人也,为作解嘲云:“为邦虽陋勿雌黄,我曾侍立苏公旁,见公颜色不憔悴,不似贾谊来江湘。它州虽粗胜吾州,无此两公相继游。”(《总龟》前三十七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《右史集》六“九人”作“八九”。
二一三、水镜集
东坡号思聪诗为《水镜集》,又作序赠之,云:“聪能如①水镜以一含万,②则书与诗当益奇,吾将观焉,以为聪得道深之候。”及聪来京师,种种不进,有人戏之云:“水镜年来亦太昏。”(《总龟》前三十九)
----------------
①“如”,原作“为”,据《东坡后集》九改。
②“万”,原作“方”,据《东坡后集》改。
二一四、东坡词古今人不曾道到
以道云:“初见东坡词云:‘素面常嫌粉涴,洗妆不退唇红’。①便知此老须过海。”余问何邪?以道曰:“只为古今人不曾道到此,须罚教远去。”(《总龟》前三十九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野客丛书》六引此词举“高情已逐晓云空,不与梨花同梦”二句。
二一五、饶次守十七字诗
吴贺迪吉者,抚州人,一日载酒来余家,并召刘夷、李洪、龟父、饶次守辈,酒酣颇纷纷。龟父先归,作一绝题于余书室曰:“再为城南游,百花已狂飞。更堪逢恶客,骑马风中归。”次守既醒,作十七字和云:“当时为举首,满意望龙飞。而今已报罢,且归。”盖龟父是年自洪州首荐,自今上初即位,无建试也。(《总龟》前三十九)
二一六、碗脱蒸饼
山谷既返袁,在馆中时多食东华门碗脱蒸饼。后徙黔南,王定国寄之以诗云:“北海未常樽有酒,冯驩何止食无鱼。黔州碗脱无蒸饼,自合官称削校书。”(《总龟》前三十九)
二一七、诗嘲张文潜
张文潜〔在一时中〕,①人物〔最为〕②魁伟。故陈无己有诗云:“张侯魁③然腹如鼓,雷为饥声酒为雨,〔文云要瘦君则肥〕”。④山谷云:“六月火云蒸肉山”,〔又云:“虽肥如瓠壶。”而文潜卧病,秦少游又和其诗云:“平时带十围,颇复减臂环。”〕⑤皆戏语也。(《总龟》前三十九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一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丛话》无“在一时中”四字。
②《丛话》无“最为”二字。
③《丛话》“魁”作“便”。
④《丛话》无此句。
⑤《丛话》无“又云”至“颇复减臂环”诸语。
二一八、揭谛揭谛念兹在兹
刘季孙景文公顿年,①王安石使对“念兹在兹,释兹在兹,名言兹在兹”,季孙对之以“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”,安石大笑。(《总龟》前三十九)
----------------
①“公顿年”三字当有脱误。
二一九、张安道送苏子由诗
元丰三年,苏子由谪官筠州,张安道口占一绝送之云:“因嗟①萍梗才名②客,自欺匏瓜老病身。一榻从兹还倚壁③,不知重扫是④何人!”已而涕下。东坡云:“安道平生未尝⑤出涕向人。”(《总龟》前四十一)
案:此则出《东坡题跋》,故《渔隐丛话》二十七引张方平此诗,亦谓为东坡语,此亦直方述坡语耳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宋纪》十一“因嗟”作“可怜”。
②《宋纪》“才名”作“飘蓬”。
③《宋纪》作“从此空斋挂尘榻”。
④《东坡题跋》三及《宋纪》“是”均作“待”。
⑤“尝”原作“能”,据《东坡题跋》改。
二二○、王崇拯送别王棫诗
王崇拯字拯之,①与先君同在熙河;先君自熙河入京,相别于中涂,送先君云:“渭城杨柳己青青,强驻行人听渭城。不问使车归路远,且从壿②酒满杯倾。相逢洮塞休兵后,此去秦州③照眼明。若立螭头借前④著,且教充国事春耕。”先君诵于吴冲卿⑤丞相,缘此知名于朝庭。(《总龟》前四十一、《丛话》前五十五、《宋纪》三十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《丛话》、《宋纪》均作王崇拯之,考苏辙《乐城集》有赠王崇拯诗,则《总龟》所引为不误。
②《宋纪》三十“壿”作“芦”。
③《宋纪》“州”作“川”。
④《宋纪》“借前”作“前借”。
⑤“吴冲卿”原作“吴卿”,据《丛话》改。
二二一、洪驹父李希声送直方诗
洪驹父有诗送余赴官河内,末云:“眼中人物东西尽,肺病京华故倦游。”潘邠老每诵而喜之。李希声亦有诗送余云:“散尽平生眼中客,暖风晴日闭门居。”可以相上下也。是时绍圣改元之二月。(《总龟》前四十一)
二二二、张文潜题奉先寺诗
“荒凉城南奉先寺,后宫美人官葬此。角楼相望高起坟,草间柏下多石人。秩卑焚①骨不作冢,青石浮屠当②丘垅。家家坟上作享亭,朱门相向旡人声。树头土枭作人语,月黑风悲鬼摇树。宫中养女作子孙,年年犊车来作主。废后陵园③官道侧,家破无人扫陵域。官家岁结半千钱,街头买饼作寒食”。此张文潜《题奉先寺》诗。晁以道尝与江子之言:“文潜近来诗不甚好。”子之因诵此诗以对。以道云:“莫不是文潜诗否?”(《总龟》前四十三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宋纪》“焚”作“埋”。
②“当”原作“唱”,据《右史集》及《宋纪》改。
③《右史集》“园”作“国”,《宋纪》“陵园”作“园林”。
二二三、洪驹父过李公择尚书墓诗
洪驹父有《过李公择尚书墓》一篇。其间云:“鹿场兔径白昼静,稻垄松□青嶂深。”说者以为大逼老杜。(《总龟》前四十三)
案:《说诗乐趣》卷十六引此则误作《摭言》。
二二四、邢居实呻吟集
邢居实字惇夫,年少豪迈,所与游皆一时名士。方年十四五时,尝作《明妃引》,末句云:“安得壮士霍嫖姚,缚取呼韩作编户。”诸公多称之。①既卒,余收拾其残章,编成一集,号曰《呻吟集》。惇夫自少便多憔悴感慨之意,其作《秋怀》云:“高歌感人心,心悲将奈何?”其作《枣阳道中诗》云:“有意问山仙,②此生更③来否?”已而果卒于汉东。④惇夫之卒也,山谷以诗哭之云:“诗到年来⑤更老成,江山为助笔纵横。眼看白骨⑥埋黄土⑦,何况人间父子情。”盖〔谓〕⑧惇夫与其父歆向也。⑨蔡天启亦有诗云:“人物于今叹渺然,孤坟宿草已生烟。日暮行人道傍会,⑩应逢年少共谈玄。”其余作者甚众,皆载于《呻吟集》后。(《总龟》前四十三、后三十五,《丛话》前五十二,《玉屑》十八,《竹庄十七》,《宋纪》三十四)
案:《说诗乐趣》卷十六引至此则误作《摭言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竹庄》引至此。
②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仙”作“神”。
③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更”作“复”。
④《宋纪》仅引惇夫自少云云至此数语。
⑤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年来”作“随州”。
⑥《丛话》、《玉屑》“骨”作“壁”。
⑦《丛话》“土”作“壤”。
⑧《丛话》有“谓”字。
⑨《玉屑》引至此。又居实为恕子,恕字和叔,此云“歆向”疑误。
⑩《玉屑》“会”作“歇”。
二二五、邵尧夫哭其弟睦诗
邵尧夫之弟名睦者,无疾而化。前此有《重九诗》云:“拟问东篱事,东篱事渺茫。”后果殡于东篱之下。故尧夫哭之云:“自兹明月清风夜,萧索东篱看断肠。”又云:“肠断①东篱何所寻,东篱从此事沉沉。”(《总龟》前四十三)
案:《闻见前录》亦言“伯温之叔父讳睦,少康节先生二十余岁,事康节如父。熙宁元年四月八日暴卒,年三十三。康节先生哭之恸。既卒,理其故书,得叔父所作《重九诗》云:‘衣如当日白,花似去年黄。拟问东篱事,东篱事渺茫。’及死,殡后圃东篱下。”
----------------
①案《总龟》原作“断肠”,据《击壤集》六校改。
二二六、周仲美邮亭题诗
余于一杂编中,见有书邮亭事,既不晓其谁作,但观其诗有足哀者,故载之于此。其末云:“周仲美不知何许人,自言世居京师,父游宦,家于成都,既而适李氏子,侍舅姑宦泗上,从良人赴金陵幕,偶因事弃官入华山,有长住①之意。仲美即寄身合淝外祖家,方求归未得,会舅遽调任长沙,不免共载而南,云水茫茫,去国益远,形影相吊,洒涕何言。因书所怀于壁。”诗曰:“爱妾不爱子,为问此何理?弃官更弃妻,人情宁可已。永决泗之滨,遗言空在耳。三载无朝昬,孤帏泪如洗。妇人义从夫,一节誓生死。江乡感残春,肠断晚烟起。西望太华峰,不知几千里。”(《总龟》前四十三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宋纪》八十七“住”作“往”。
二二七、咏松诗
或有称咏松句云“影摇千尺龙蛇动,声撼半天风雨寒”者。一僧在坐,曰:“未若‘云影乱铺地,涛声寒在空。’”或以语圣俞。圣俞曰:“言简而意不遗,当以僧语为优。”(《总龟》后二十八、《丛话》前三十二、《玉屑》三)
二二八、山谷以诗嘲戏
〔山谷〕①《谢王炳之惠玉版纸诗》云:“王侯鬓若缘坡竹。”此出《髯奴传》,炳之大以为憾。送《零陵主簿夏君玉诗》末云:“因行访幽禅,头陁烟雨外。”盖君玉头甚大,故以此戏之。(《总龟》后三十八、《丛话》前四十八)
----------------
①当有“山谷”二字,今补。
二二九、山谷论东坡和陶诗
〔绍圣间〕①山谷见东坡《和渊明饮酒诗》,读至“前山正可数,后骑且勿驱”,云:“此老未死在。”②又云:“东坡在扬州《和饮酒诗》,只是如己所作;至③惠州《和归田园》六首,乃与渊明无异。”(《丛话》前四、《竹庄》十、《总龟》前八、《鉴衡》一引作《诗文发源》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、《鉴衡》无此四字。
②《总龟》引至此。《竹庄》无以上诸语。
③《鉴衡》“至”下有“于”字。
二三○、王荆公四家诗
荆公编集四家诗,其先后之序,或以为存深意,或以为初无意。盖以子美为第一,此无可议者;至永叔次之,退之又次之,以太白为下,何邪?或者云,太白之诗固不及退之,而永叔本学退之,而所谓青出于蓝者,故其先后如此。或者又以荆公既品第了此四人次第,自处便与子美为敌耳。(《丛话》前六)
二三一、杜甫杜鹃诗类古谣语
《杜鹃诗》,识者谓前四句非诗也,乃题下自注,而后人写之误耳。余以为不然,此正与古谣语无以异,岂复以韵为限也!(《丛话》前七)
二三二、论杜诗者之误
范蜀公云:“武侯庙栢今十丈,而杜工部云‘黛色参天二千尺’,古之①诗人好②大其事,大率如此。”而沈存中又云:“霜皮溜雨四十围,乃是七尺,③而长二千尺,无乃大细长乎?”余以为论诗正不当尔,④二公之言皆非也。(《丛话》前八、《鉴衡》一引《诗文发源》)
案:《丛话》引此与前五九《假借对条》合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鉴衡》“古之”作“从来”。
②《鉴衡》“好”下有“夸”字。
③《鉴衡》“乃是七尺”四字作“若四十围”。
④《鉴衡》引至此。
二三三、注杜诗出处之误
近世有注杜诗者,注“甫昔少年日’,乃引贾少年。“幽径恐多蹊”,乃引《李广传》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“绝域三冬暮”,乃引东方朔三冬文史足用。“寂寂系舟双下泪”,乃引《贾谊传》不系之舟。“终日坎壈缠其身”,乃引孟子少坎坷。“君不见古来盛名下”。乃引《新唐书房琯赞》云“盛名之下为难居”。真可发观者一笑。(《丛话》前九)
二三四、蔡宽夫和人治字韵诗
蔡宽夫启为太学博士,和人治字韵诗,有“先生万古有①何用?博士三年冗不治”。(《丛话》前九、《梅磵诗话》上)
案:韦居安《梅磵诗话》卷上谓近时方乌山《蒙仲吟稿》中亦有此联。《宋诗纪事》三十七引作蔡居厚诗,误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梅磵诗话》“有”作“名”。
二三五、老杜哭郑司户苏少监诗
老杜遗诗二十九篇,而《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》一首,山谷云:“语似不类”。予最爱其“叶叶自开春”之句。(《丛话》前十三)
二三六、诗用史汉语
山谷〔尝〕①谓余〔云〕②:“作诗使《史》《汉》间全语为有气骨。”后因读③浩然诗,见“以吾一日长”,“异方之乐令人悲”及“吾亦从此逝”,④方悟山谷之言。(《丛话》前十五、《鉴衡》一引作《诗文发源》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鉴衡》无“尝”字。
②《鉴衡》无“云”字。
③《鉴衡》“读”下有“孟”字。
④《鉴衡》“逝”误作“游”。
二三七、山谷惟爱退之南溪始泛诗
洪龟父言山谷于退之诗少所许可,最爱《南溪始泛》,以为有诗人句律之深意。(《丛话》前十八、《竹庄》七、《玉屑》十五)
二三八、乐天开成大行挽词
“帝与九龄虽吉梦,山呼万岁是虚声”,此乐天作《开成大行挽词》,对事精切,少有其比也。(《丛话》前二十一、《玉屑》七)
二三九、半夜钟
欧公言唐人有“姑苏城下①寒山寺,半夜②钟声到客船”之句,说者云,句则佳也,其如三更不是撞钟时。余观于鹄《送宫人入道诗》云:“定知别后宫中伴,遥③听缑山半夜钟。”而白乐天亦云:“新秋松影下,半夜钟声后。”岂唐人多用此语也?傥非递相沿袭,恐必有说耳。④温庭筠诗亦云:“悠然逆旅频回首,无复松窗半夜钟。”庭筠诗多缵在白乐天诗后。⑤(《丛话》前二十三、《诗林》二)
案: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卷三及《辨误录》上《夜半钟》条谓王直方《兰台诗话》亦尝辨论,第所引与予不同。又王楙《野客丛书》二十六《半夜钟》条亦谓《王直方诗话》引于鹄、白乐天、温庭筠诗半夜钟句,以谓唐人多用此语云云。然则此则当出《直方诗话》,《总龟》谓出《古今诗话》者,误也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全唐诗》九张继诗“下”作“外”。《总龟》“城下”作“台下”。
②《全唐诗》“半夜”作“夜半”。
③《全唐诗》十一“遥”作“应”。
④《诗林》引至此。
⑤案此则末数语费解。考《诗话总龟》前集卷七引《古今诗话》,亦有此则,文与之同。温庭筠云云即在白乐天之后,然则“庭筠诗多缵在白乐天诗后”者,乃校者语误入正文耳。
二四○、温公题赵舍人庵语
温公尝题赵舍人庵曰:“清茶淡话难逢友,渴酒狂歌易得朋。”(《丛话》前二十八)
案:《 溪诗话》一亦引此语。
二四一、澄心堂纸
澄心堂纸,乃江南李后主所制,国初亦不甚以为贵。自刘贡甫首为题之,①又邀诸公赋之,〔然后〕②世〔以〕③为④贵重,贡甫诗云:“当时百金售一幅,澄心堂中千万轴;⑤佳人闻名宁复得,就令得之当不识。”文忠公诗云:“君不见曼卿子美真奇才,久矣零落埋黄埃。……⑥君家虽有澄心纸,有敢下笔知谁哉!”梅圣俞云:“寒溪浸楮春夜月,敲冰举帘匀割脂。焙干坚滑若铺玉,一幅百金曾不疑。”东坡云:“诗老囊空一不留,一番曾作百金收。”又从宋肇求此纸云:“知君也厌雕肝肾,分我江南数斛愁。”(《丛话》前三十、《历代》五十六、《宋纪》六十七、《郑五代》十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五代诗话》“首为题之”作“始为题咏”。
②《历代诗话》无“然后”二字。
③《历代》无“以”字。
④《五代诗话》“以为”作“争”。
⑤《宋纪》引至此。
⑥此原文删节。
二四二、诗不可泥于对属
荆公云:“凡人作诗,不可泥于对属。如欧阳公作《泥滑滑》云:‘画帘阴阴隔宫烛,禁漏杳杳深千门。’千字不可以对宫字。若当时作朱门,虽可以对,而句力便弱耳。”(《丛话》前三十、《玉屑》七)
二四三、欧阳公令梅圣俞续诗
欧阳公《归田乐》四首,只作二篇,余令圣俞续之。及圣俞续成,欧阳公一简谢之云:“正如杂剧人上名,下韵不来,须副末接续。家人见诮,好时节将诗去人家厮搅,不知吾辈用以为乐。”真所谓一时之雅戏也。(《丛话》前三十)
案:前二条《渔隐丛话》原合为一,今析为二。
二四四、圣俞诗佳句
山谷尝称圣俞“声喧釜且裂,点疾盎茧立”之句,谓追古作者。陈无己喜圣俞诗,独诵其两句云:“胡地马牛归陇底,汉人烟火起湟中。”(《丛话》前三十一)
案:胡仔谓《临川集》荆公《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诗》即是此两句。王直方称陈无己喜圣俞诗独诵此两句。余遍阅《宛陵集》无此两句,乃直方之误。
二四五、苏子美诗谶
子美尝作《春睡诗》云:“身如蝉蜕一榻土,①梦似杨花千里飞。”欧公见之惊曰:“子美可念。”未几果卒。(《丛话》前三十二、《诗林》四、《宋纪》十四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诗林》、《宋纪》“土”作“上”。
二四六、山谷爱子美绝句
山谷爱①子美绝句云:“春阴垂野草青青,时有幽花一树明,晚泊孤舟古祠下,满川②风雨看潮生。”〔山谷累书此诗,或真草与大字〕。③(《丛话》前三十二、《总龟》前十一、《竹庄》十六、《诗林》四、《玉屑》十七、《宋纪》十四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无“山谷爱”数字。
②《诗林》“川”作“洲”。
③《总龟》无此二句。
二四七、王平甫灵芝宫诗
平甫直宿馆中,梦一人与之同至海中,有楼台榜曰灵芝宫,其间笙箫声妓甚众。其人欲与俱往,俄闻有告之者,曰:“未尝来,今非其时也。”平甫惊觉,禁中鸣钟矣。乃自作诗云:“万顷波涛木叶飞,笙箫宫殿号灵芝。挥毫不似人间世,长乐钟声①梦觉时。”数年果卒。曾子固为传其事甚详。②(《丛话》前三十六)
案:此事亦见释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卷二及魏泰《东轩笔录》卷六。又《总龟》前三十三纪此事作《纪诗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冷斋夜话》、《东轩笔录》“声”作“来”。
②《侯鲭录》引此即言为曾子固语。
二四八、蔡天启诵月蚀诗
夏畸道言,蔡天启初见荆公,荆公坐间偶言及卢仝《月蚀诗》,人难有诵得者,天启诵之终篇,遂为荆公所知。(《丛话》前三十七)
二四九、袁世弼诗
袁世弼能为诗,慕韦应物,而遒丽奇壮过之。王介甫尝手书世弼《赠郭功父诗》云:“方山忆共泛金舡,屈指于今五六年。风送梨花吹醉面,月和溪水上归鞯。浮生聚散应难料,末路穷通尽偶然。欲同故人牢落事,鹿裘深入白云眠。”①世弼自号遯翁,临死一篇尤佳:“青霭千峰暝,悲风万古呼。其谁挂宝剑,应有奠生刍。皎月东方陨,长松半壑枯。山泉吾所爱,声到夜台无。”(《丛话》前三十七、《玉屑》十八、《宋纪》十六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《潘子真诗话》所举王介甫书世弼《赠功甫诗》与此不同。
二五○、贺方回论诗
方回言学诗于前辈,得八句云:“平澹不流于浅俗;奇古不邻于怪僻;题诗①不窘于物象;叙事不病于声律;比兴深者通物理;用事工者如己出;格见于成篇,②浑然不可镌;气出于言外,浩然不可屈。”尽心于诗,守此③勿失。(《丛话》前三十七、《玉屑》五、《竹庄》一、《诗林》四)
案:《修辞鉴衡》卷一引此则作《古今总类诗话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玉屑》、《竹庄》、《诗林》“诗”作“咏”。
②《竹庄》“成篇”作“篇成”。
③《诗林》“此”作“而”。
二五一、东坡与王庆源诗
〔王庆源以恩榜得官,居于清社,来从东坡求红带,坡为作篇,要山谷与少游同赋〕。①坡诗云:②“青衫半作霜叶枯,遇③民如儿吏如奴。吏民莫作官长看,我是识字耕田夫。妻啼儿号刺史怒,时有野人来挽④须。拂衣自注下下考,⑤芋魁饭豆吾岂无。”山谷云:“庭坚最爱此数韵。”(《丛话》前三十八、《玉屑》十七、《竹庄》九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下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东坡诗话录》有此数语。
②《丛话》作“《与王庆源诗》云”。
③《竹庄》“遇”作“视”。
④《东坡诗话录》“来挽”作“挽吾”。
⑤《东坡诗话录》“考”作“等”。
二五二、卯 君
苏黄门以己卯生,故东坡有卯君之语。其以《檀香观音像遗黄门》云:“持是寿卯君。”其《出局偶书》云:“倾杯不能饮,待得卯君来。”其《送王巩诗》云:“泪湿粉笺书不得,凭君送与卯君看。”(《丛话》前三十九)
二五三、东坡帽
东坡尝令门人辈作《人不易物赋》。或人戏作一联曰:“伏其几而升其堂,曾非孔子;袭其书而戴其帽,未是苏公。”盖元祐之初,士大夫效东坡顶短檐高桶帽,谓之“子瞻样”,故云。(《丛话》前四十)
二五四、苏王黄秦诗词
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、文潜曰:“何如少游?”二人皆对云:“少游诗似小词,先生小词似诗。”①陈无己云:“荆公晚年诗伤工,鲁直晚年诗伤奇。”②余戏之曰:“子欲居工奇之间邪?”(《丛话》前四十二、《玉屑》十二、《东坡诗话录》下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东坡诗话录》引至此。
②《玉屑》引至此。
二五五、东坡效山谷体
东坡《送杨孟容诗》云:“我家峨眉阴,与子同一邦。相望六十里,共饮玻瓈江。江山不违人,遍满千家窗。但苦窗中人,寸心不自降。子归治小国,洪钟噎微撞。我留侍玉堂,①弱步欹丰扛。后生多高才,名与黄童双。不肯入州府,故人余老庞。殷懃与问讯,爱惜霜眉庞。何以待我归?寒醅发春缸。”盖效山谷体作也。山谷云:“子赡诗句妙一世,乃云效庭坚体,退之戏效孟郊、樊宗师之比,以文滑稽耳。恐后生不解,故次韵道之曰:‘我诗如曹郐,浅陋不成邦。公如大国楚,吞五湖三江。赤壁风月笛,玉台云雾窗。句法提一律,坚城受我降。枯松倒涧壑,波涛所春撞。万牛挽不前,公乃独力扛。诸人方嗤点,渠非晁张双。但②怀相识察,床下拜老庞。小儿未可知,客或许敦庞。诚堪婿阿巽,买红缠酒缸。’”欧阳文忠亦尝效圣俞体作一篇,有云:“嘉子治新园,乃在太行谷。”题刘羲叟家园也。(《丛话》前四十二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东坡集》“堂”作“座”。
②《山谷诗内集》“但”作“袒”。
二五六、山谷赠宗室大年诗
宗室大年名令穰,喜微行而善画小景。山谷赠之以诗云:“挥毫不作小池塘,芦荻江边落雁行。虽有珠帘笼翡翠,不忘烟雨罩鸳鸯。”盖有所讥也。(《丛话》前四十八、《宋纪》三十三)
二五七、少游论山谷诗文
山谷旧所作诗文,名以《焦尾》、《弊帚》。少游云:“每览此编,辄怅然终日,殆忘食事,邈然有二汉之风。今交游中以文墨称者,未见其比。所谓珠玉在傍,觉我形秽也。”①有学者问文潜模范,曰:“看《退听藁》。”盖山谷在馆中时,自号所居曰退听堂。(《丛话》前四十九、《玉屑》十八、《诗林》四、《宋纪》三十三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诗林》、《宋纪》引至此。
二五八、蜡梅诗
蜡梅,山谷初见之,作二绝。一云:“金蓓鏁春寒,恼人香未展。虽无桃李颜,①风味极不浅。”一云:“体熏山麝脐,色染蔷薇露。披拂不满襟,②时有暗香度。”缘此蜡梅盛于京师,然交游间亦有不喜之者。余尝为作解嘲云:“纷纷红紫虽无韵,映带园林正③要④渠。〔谁遣一枝香最胜,故应有客问⑤何如。”〕⑥(《丛话》前四十九)
案:《总龟》前二十、《乐趣》十引此则作《玉局遗文》。考为蜡梅解嘲诗不见《东坡集》中,而任渊《山谷诗注》卷五《戏咏蜡梅诗》注引《王立之诗话》,然则此当出《直方诗话》,《总龟》引作《玉局遗文》者,误也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、《乐趣》引《玉局遗文》“颜”作“红”。
②《总龟》、《乐趣》引《玉局遗文》“满襟”作“盈怀”。
③《总龟》、《乐趣》引《玉局遗文》“正”作“却”。
④《总龟》原注,“要或曰见”。
⑤《总龟》“问”作“谓”。
⑥《说诗》、《乐趣》引《玉局遗文》无谁遣二句。
二五九、秦少章诗贫富顿异
秦少章初登第,成亲后,和余夜坐绝句:“帏幔高深夜漏长,颇从诗酒傲冰霜。烛花渐暗人初睡,金兽无烟却有香。”读者无不笑其贫富之顿异。(《丛话》前五十、《宋纪》三十二)
二六○、无己和邢惇夫诗
邢惇夫以诗寄无己,无己和云:“汉廷用少公何在?不使群飞接羽翰。今代贵人须白发,挂冠高处未宜弹。”盖元祐之初,多用老成故也。(《丛话》前五十一、《诗林》四)
二六一、晁无咎赠曹子方句
曹辅字子方,尝为省郎,交游间多以为有智数者。故晁无咎赠诗有“兵甲胸中无敌国”之语。(《丛话》前五十一)
二六二、张文潜王康功诗
“白头青鬓隔存没,落日断霞无古今”,此文潜《过宋都诗》,气格似不减老杜也。①“千山送客东西路,一树照人南北枝”,此王康功②诗,〔语意新奇。〕③(《丛话》前五十一、《总龟》前十四、《诗林》四、《玉屑》十八、乐趣四)
案:《总龟》、《乐趣》引此条均分二节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总龟》此作“余爱张文潜《过宋都》诗云‘白头青鬓有存没,落日断霞无古今’不减老杜”。又《诗林》引至此。
②《总龟》“康功”下有“推官”二字。
③《总龟》无此四字。
二六三、一百一韵诗
有人以百韵诗献晏公,公读毕曰:“真所谓佳作,但恨却一百一韵耳。”其人归家数其藁,果然。(《丛话》前五十二)
二六四、周知微诗
周知微字明老,〔为晋州县尉,到官不数月,不告于州,而径来京师。人问其故,云:“我欲求教授。”至京求之,不得,大醉,一夕而卒。然〕①为诗有可喜者。如《观临〔淮〕②双头白莲图》云:“君③不学叔隗季隗南归晋,又不学大乔小乔东入吴,一种桃根与桃叶,若为化作双芙蕖。临淮政成有余暇,坐令华室生萧洒。鹅溪一幅万里宽,移得浙川④入图画。天空水阔江茫茫,想见女英与蛾皇。九疑云深苍梧远,冰姿泣露⑤不成糚。苦心抱恨何时⑥了,香骨应甘没秋草。不如回首谢秋风,分作尹邢来汉宫”⑦。又《上巳日寒食》有句云:“疾风暴雨悲游子,峻岭崇山非故乡。”亦为可赏,而其狂未见其比也。(《丛话》前五十三、《竹庄》十七)
案:此则亦见《总龟》前集卷七引《古今诗话》,疑为《总龟》之误。周知微诗,《庚溪诗话》卷下亦称引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竹庄》无“为晋州县尉”至“然”字诸语。
②《总龟》引《古今诗话》“临”下有“淮”字。
③《总龟》引《古今诗话》“君”作“既”。
④《总龟》引《古今诗话》“浙川”作“断江”。
⑤《宋纪》三十五“泣露”作“玉泣”。
⑥《总龟》引《古今诗话》“时”作“年”。
⑦《竹庄》引至此。
二六五、谚语有理
东坡尝曰:“吾乡有一谚云:‘富因校些子,贫为不争多。’此极有理。”(《丛话》前五十四)
二六六、寒食诗
东坡云,与郭生游寒溪,主簿吴亮置酒。郭生善作挽歌,酒酣发声,坐为凄然。郭生言恨无佳词,因改乐天《寒食诗》歌之。坐客有泣者。其词曰:“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?风吹日野纸钱飞,古墓累累春草绿。棠梨花映白杨路,尽是死生离别处。冥寞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”每句杂以散声。(《玉屑》十六)
二六七、后山嘲秦少章
少章登第后方娶。陈后山嘲秦觏云:“长铗归来夜帐空,衡阳回雁耳偏聪,若为借与东风看,无限珠玑咳唾中。”后山作此诗时犹未娶,故多戏句。帐空闻雁之语,皆戏其独宿无寐也。(《诗林》四、《宋纪》三十三)
二六八、徐师川诗同杜子美
徐师川《紫宸早朝诗》一联云:“黄气远临天北极,紫宸位在殿中央。”以予观之,乃全是杜子美“玉几犹来天北极,朱衣只在殿中间”一联也。(《优古堂诗话》、《能改斋漫录》八)
二六九、巧 对
或云,“一则仲父,二则仲父”,可对“千不如人,万不如人”。(《能改斋漫录》一)
二七○、牡丹诗
《宾护尚书故实》云:“牡丹盖近有,国朝文士集中无牡丹诗。云:①尝言杨子华有画牡丹处极分明。子华,北齐人,则知牡丹花亦已久矣。”予观文忠公所为《花品序》云:‘牡丹初不载文字,自则天以后始盛,然未闻有以名者,如沈、宋、元、白皆善咏花,当时有一花之异,必形篇什,而寂无传焉。唯刘梦得有诗,但云一丛千朵,亦不云其美且异也。”然余犹以此说为非,“惟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”,岂不云美也。白乐天诗:“人人散后君须记,归到江南无此花。”又唐人诗云:“国色朝酣酒,夭香夜染衣。”岂得为无人形于篇什!(《能改斋漫录》五)
案:吴曾云,余按崔豹《古今注》云:“芍药有二种,有草芍药,有木芍药。木者花大而色深,俗呼为牡丹。”又《安期生服炼法》:“芍药二种,一者金芍药,二者木芍药,救病金芍药色白多脂肉,木芍药色紫瘦多味苦。”以此知由汉以来,以牡丹为木芍药耳。故温庭筠诗云:“山寺明媚木芍药,野马叫噪官虾蟆。”温犹袭旧名,则知前此非不载牡丹也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尚书故实》“云”作“张公”。
二七一、东坡作夏侯太初论
东坡十岁时,老苏令作《夏侯太初论》,其间有“人能碎千垒之璧,不能无失声于破釜;能搏猛虎,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”之语。老苏爱之,以少时所作,故不传。然东坡作《颜乐亭记》与《黠鼠赋》,凡两次用之。(《优古堂诗话》作《王立方诗话》、《能改斋漫录》八)
二七二、斧凿痕与粘皮骨
作诗贵雕琢,又畏有斧凿痕,贵破的又畏粘皮骨,此所以为难。李商隐《柳诗》云:“动春何限叶,撼晓几多枝?”恨其有斧凿痕也。石曼卿《梅诗》云:“认桃无绿叶,辨杏有青枝。”恨其粘皮骨也。能脱此二病,始可以言诗矣。(《诗学指南》本《名贤诗旨》、《诗话类编》三)
案:此说亦见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。
二七三、东坡橄榄诗崖蜜解
东坡橄榄诗“待得余甘回齿颊,已轮崖蜜十分甜”。崖蜜,樱桃,出《金楼子》。坡意正为蜜尔。言余甘者,甘味有余,非果中余甘也。(《猗觉寮杂记》上)
案:朱翌云:“立之见余甘为果,遂以崖蜜为樱桃。杜诗云:‘充肠多薯蓣,崖蜜亦易求’。又云:‘崖蜜松花白’,蜜蜂之蜜也。然则崖蜜,岂专是樱桃。且樱桃非十分甜者,又不与橄榄同时。”是不以直方之说为然。然考王楙《野客丛书》十七谓“坡诗为橄榄而作,疑以樱桃对言。世谓枣与橄榄争曰:“待你回味我已甜了。”正用此意。戴埴《鼠璞》引《南海志》云:“崖蜜子小而黄,壳薄味甘,增城惠阳山间有之,虽不知与樱桃为一物与否,要其类也。”又《墨客挥尘》卷四谓“崖蜜,樱桃也,见《鬼谷子》”。据是,直方说亦未可非。
二七四、岫
山谷书会稽公徐浩《宝林寺》诗云:“兹山昔飞来,远自琅邪台,孤岫龟形在,深泉鳗井开。”按《尔雅》山有穴为岫,今季海诗云“孤岫龟形在”,乃不成语。盖谢玄晖云“窗中列远岫”,已误用字,季海又承误尔。(《考古质疑》四引《王归叟诗话》)
二七五、杜诗著意深远
老杜:“风吹客衣日杲杲,树搅离思花冥冥”,此最著意深远。(《鉴衡》一引《诗文发源》、《永乐大典》八百二十一)
二七六、诗非怒邻骂座之为
山谷云:“诗者,人之情性也,非强谏争于廷,怨忿诟于道,怒邻骂座之为也。其人忠信笃敬,抱道而居,与时乖违,①遇物悲喜,同床而不察,并世而不闻,情之所不能堪,因发为呻吟调笑之声。胸次释然,而闻者亦有所劝勉。比律吕而可歌,列干羽而可舞,是诗之美也。其发于②讪谤侵凌引颈以承戈,被襟而受矢,以快一朝之忿者,人皆谓诗之过,乃③失诗之旨,非诗之过也。”(《鉴衡》一引《诗文发源》)
案:此则出山谷《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豫章文集》二十六、《山谷题跋》二“违”作“逢”。
②《豫章文集》、《山谷题跋》“于”作“为”。
③《豫章文集》、《山谷题跋》“乃”作“是”。
二七七、声律末流
张文潜云:“以声律作诗,其末流也,而唐至今谨守之。独鲁直一扫古今,直出胸臆,破弃声律,作五七言,如金石未作,钟声和鸣,①浑然天成,有言外意。②近来作诗者颇有此体,然自吾鲁直始也。”(《鉴衡》一引《诗文发源》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仕学规范》三十七引《古今总类诗话》作“钟磬和声”。
②《仕学规范》三十七引《古今总类诗话》作“浑然有律吕外意”。
二七八、杜诗叙事
叙事如老杜《送表侄王评事诗》云:“我之曾祖姑,尔之高祖母”,从头如此叙说,都无遗。其后忽云:“秦王时在坐,真气照户牖。”再论其事,他人不敢更如此道也。①(《鉴衡》一引《诗文发源》)
----------------
①原注:“潘邠老云。”
二七九、不烦绳削
子美到夔州后诗,退之自潮州还朝后文,皆不烦绳削而自合。(《鉴衡》一引《诗文发源》)
案:此黄庭坚《与王观复书》中语。
二八○、诗文难兼擅
秦少游言人才各有分限,杜子美诗冠古今,而无韵者殆不可读。曾子固以文名天下,而有韵辄不工,此未易以理推也。(《鉴衡》一引《诗文发源》)
二八一、韩文不减子厚
东坡云:“韩退之尝自谓不逮子厚,至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一篇,独不减子厚。”(《鉴衡》一引《诗文发源》)
二八二、白香山诗稿
在一人家见白公诗草数纸,点窜涂抹,及其成篇,殊与初作不侔也。(《鉴衡》一引《诗文发源》)
二八三、夺胎换骨
潘邠老云,陈三所谓“学诗如学仙,时至骨自换”,此语为得。如“不知眼界开①多少,白云去尽青天回”。凡此之类,皆换骨法也。顾况诗曰:“一别二十年,人堪几回别?”舒王②《与故人诗》曰:“一日君家把酒杯,六年波浪与尘埃。不知乌石江边路,到老相寻③得几回。”乐天曰:“临风杪秋树,对酒长年身。醉貌如霜叶,虽红不是春。”东坡南中诗曰:“儿童误喜朱颜在,一笑那知是酒红。”凡此皆夺胎法也。④舒王诗:“江月转空为白昼,岭云分暝与黄昏”;“一水护田将绿遍,两山排闼送青来”。东坡《海棠诗》:“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烧高烛照红妆。”⑤又曰:“我携此石归,袖中有东海。”山谷曰:“此皆谓之句中眼。”⑥(《乐趣》一)
案:此则见《冷斋夜话》。直方所云,当是前135及152二条,疑《乐趣》误引。考下文《乐趣》所引诸条,凡出《冷斋夜话》者,均见《总龟》前集卷九,《总龟》于此数节前后皆《直方诗话》,故《乐趣》误引耳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冷斋夜话》“开”作“闳”。
②原注:“王介甫初对舒国公,后改荆国公,死后封舒王。”
③《冷斋夜话》“寻”作“逢”。
④以上见《冷斋夜话》卷一而颇多删节。
⑤《冷斋夜话》作“高烧红烛照银妆”。
⑥以上见《冷斋夜话》卷五,亦见《墨客挥犀》卷八。
二八四、王荆公扇子诗
李格非尝曰,老杜谓之诗史者,其大过人在诚实耳。如玉川子《醉归诗》曰:“昨夜村饮归,健到三四五;摩挲青莓苔,莫嗔惊看汝。”舒王用其意,作《扇子诗》曰:“玉斧修成宝月圆,①月边仍有女乘鸾;青冥风露非人世,鬓乱钗横特地寒。”(《乐趣》二)
案:此则出《冷斋夜话》卷三,亦见《墨客挥犀》卷八,盖《乐趣》误引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冷斋夜话》、《墨客挥犀》“圆”均作“团”。
二八五、对句法
对句法,人不过以事以意,出处备具,谓之妙。荆公曰:“平昔离愁宽带眼,迄今归思满琴心。”又曰:“欲寄荒①寒无善画,赖传悲壮有能琴。”不如东坡特奇,如曰:“见说骑鲸游汗漫,亦曾扪虱话酸辛。”又曰:“龙骧万斛不敢过,渔舟一叶从②掀舞。”以鲸为虱对,龙骧为渔舟对,大小气焰之不等,其意若玩世,谓之秀杰之气,终不可没。(《乐趣》二)
案:此则见《冷斋夜话》卷四,亦《乐趣》误引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冷斋夜话》“荒”作“岁”。
②《冷斋夜话》“从”作“纵”。
二八六、东坡论渊明诗
东坡曰,渊明诗初看若散缓,熟读有奇趣。如曰:“日莫巾柴车,路暗光已夕。归人望烟火,稚子候檐隙。”又曰:“蔼蔼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犬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颠。”才高意远,造语精到如此。①如曰:“一千里色中秋月,十万军声半夜潮”,“蝴蝶梦中家万里,子规枝上月三更”,“深秋帘幌千家雨,落日楼台一笛风”,皆寒乞相。初如秀整,熟视无神气,以字露故也。东坡则曰:“山中老宿依然在,案上楞严已不看。”细味之无龃龉态,问甚的而字不露,得渊明遗意耳。(《乐趣》二)
案:此则见《冷斋夜话》卷一,亦《乐趣》误引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冷斋夜话》此句后有“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知悟,而俗人亦谓之佳”二语。
二八七、苏王诗不经人道
唐诗:“长因送人处,忆得别家时。”又曰:“旧国别多日,故人无少年。”舒王、东坡用其意,作古今不经人道语。王诗曰:“木末北山烟冉冉,草根南涧水泠泠。缲成白雪桑重绿,割尽黄云稻正青。”坡曰:“桑畴雨过罗纨腻,麦陇风来饼饵香。”如《华严经》举果知因,譬如莲花,方其吐花而果具蕋中。造语之工,至于舒王、东坡、山谷,尽古今之变。(《乐趣》二)
案:此则见《冷斋夜话》卷五,及《墨客挥犀》卷八,亦《乐趣》误引。
二八八、裴庆余诗
裴庆余,咸通末佐李北门为淮南幕。尝同游船,舟师误以船篙水溅侍女衣。公变色。庆余请为诗曰:“满额鹅黄金缕衣,翠翘浮动玉钗垂。从教水溅罗裙湿,知道巫山行雨归。”公喜,令歌者传之。(《乐趣》三)
案:此则见《古今诗话》。
二八九、张祜宫词
张祜有《观猎诗》并《宫词》,白傅称之。《宫词》云:“故国三千里,深宫二十年。一声《何满子》,双泪落君前。”小杜守秋浦,与祜为诗友,酷爱祜《宫词》,赠诗曰:“如何故国三千里,虚唱歌词满六宫。”又诗寄祜云:“睫在眼前人不见,道非身外更何求。谁人得似张公子,千首诗轻万户侯。”(《乐趣》三)
案:此则亦见《古今诗话》,惟未全录。
二九○、赵倚楼
杜紫微览渭南《早秋诗》有云:“残星几点雁横塞,长笛一声人倚楼”,因目之为赵倚楼。(《乐趣》四)
案:此则《诗人玉屑》卷十引作《古今诗话》。又《全唐诗话》卷四记载赵嘏此诗,题作《长安秋望》。
二九一、杜诗用方言
老杜《八仙诗》序李太白:“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。”船,方言也,所谓襟纽是已。杜诗又有云:“家家养乌鬼,顿顿食黄鱼。”川峡路民多供事乌蛮鬼以临江,故顿顿食黄鱼耳。俗人不解,作畜养字读,遂使沈存中自解以乌鬼为鸬鹚也。(《乐趣》六)
案:此则见《冷斋夜话》卷四,疑《乐趣》误引。
二九二、谢蝴蝶
谢学士吟《蝴蝶诗》三百首,人呼为谢蝴蝶。其间绝有佳句,如“狂随柳絮有时见,舞入梨花何处寻?”又曰:“江天春晚暖风细,相逐卖花人过桥。”古诗有“陌上斜飞去,花间倒翅回”。又云:“身似何郎贪傅粉,心如韩寿爱偷香”,终不若谢句意深邃。(《乐趣》十)
案:此则见《总龟》前集六,《玉屑》十,《名言》六,均作《古今诗话》。又《类说》本《古今诗话》亦有此则,当是《乐趣》误引。
二九三、论诗谶
人谓富贵不得言贫贱事,少壮中不得言衰老,康强不得言疾病死亡,或犯之,谓之诗谶:是大不然。诗者,妙观逸相,①岂限绳墨哉?王维作雪中画②芭蕉,《诗眼》见已③知其神情善④寓于物,俗〔论〕⑤则讥其不知寒暑。荆公方大拜,忽书其壁曰:“霜筠雪竹钟山寺,投老归欤寄此生。”东坡诗曰:“平生万事足,所欠惟一死。”岂可与俗论。余作诗曰:“东坡醉墨浩琳琅,千首空余万丈光。雪里芭蕉失寒暑,眼中骐骥略玄黄。”句法欲老健有英气,当间用方言为妙。奇男子行人群中,自然有颖脱不可干犯之气。(《乐趣》十四)
案:此则见《冷斋夜话》卷四。又句法欲老健云云,《冷斋夜话》与前291《杜诗用方言》条合。此盖由《乐趣》据《总龟》前集卷九所引《冷斋夜话》与《直方诗话》联缀书之,故有此误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冷斋夜话》“相”下有“之所寓也”四字。
②《冷斋夜话》“雪中画”作“画雪中”。
③《冷斋夜话》“已”作“元”。
④《冷斋夜话》“善”作“寄”。
⑤《冷斋夜话》“俗”下有“论”字。案:此句意义不明,疑有脱误。
二九四、摩诘荆公小诗得天趣
王摩诘山中小诗曰:“荆溪①白石出,天寒红叶稀;山路原无雨,空翠湿人衣。”舒王诗:“相看不忍发,惨淡暮潮平,欲别更携手,月明洲渚生。”此得天趣。(《乐趣二》、《名言》四)
案:此则见《冷斋夜话》卷四,亦《乐趣》误引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冷斋夜话》“荆溪”作“溪清”,唯《总龟》前集九引《冷斋夜话》作荆溪。知《乐趣》所据即此。
二九五、句意含蓄
诗有句含蓄者,如老杜曰:“勋业频看镜,行藏独倚楼”。郑云叟曰:“相看临远水,独自上孤舟。”有意含蓄者,如《宫词》曰“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天街夜色凉如水,卧看牵牛织女星”,〔又嘲人诗曰“怪来妆阁闭,朝下不相迎,总向春园里,花开笑话声”是也。〕①有句意俱含蓄者,如《九日诗》曰:“明年此会知谁健,醉把茱萸仔细看”,〔宫怨曰“玉颜不及寒鸦色,犹带昭阳日影来”是也。〕②(《乐趣一》、《名言》四)
案:此则见《冷斋夜话》卷四,亦《乐趣》误引。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名言》无“又嘲人诗曰”云云数语。
②《名言》无“宫怨曰”云云数语。
二九六、箨 龙
舒王有诗云:“箨龙将雨绕山行”,而周次元有《游天竺观》诗亦云:“竹笼驻水转山鸣。”余以为当与秦少游同科。(《总龟》前七)
案:据《总龟》前集卷七所注当为《古今诗话》。然考《总龟》于此文前后所引诸条,均为《直方诗话》,如191《至宝丹》条见《类说》本,239《半夜钟》条见《丛话》前集,即264《周知微》条,《总龟》注明《古今诗话》者,亦为《总龟》之误,见前案语。且此条中有与秦少游同科之语,盖指128《少游诗学东坡》条言,益足证此为《直方诗话》中语。
二九七、巧匠斵山骨
荆公过东坡,见案上有石研,甚爱赏,因曰:“当集句赋之。”唱曰:“巧匠断①山骨”,沉吟久之,不能成,因命驾去。(《总龟》二十)
案:此节据《总龟》所注似应出《玉局遗文》,然考前后所引皆《直方诗话》中语。《总龟》于此页前似有脱文,疑此亦出《直方诗话》。又此事亦见《童蒙诗训》,参阅第14《集句二则》条。
----------------
①案“断”当作“斵”。
二九八、可遵诗
高致虚云,东坡言过温泉壁上见诗云:“直待众生总无垢,我方清冷混常流。”问人云何①遵作。因作一绝云:“石龙有口口无根,自在流泉谁吐吞?若得众生本无垢,此泉何处觅寒温。”何遵缘此知名。后来京师,每有宾客必出数十篇,读者无不绝倒。(《总龟》二十)
案:此条据《总龟》所注似应出《玉局遗文》,然称东坡言云云,则似非东坡语。疑此与前节均出《直方诗话》。
----------------
①案《东坡集》“何”当作“可”;又“可”上有“长老”二字。
二九九、山谷诗言用人
山谷尝有①诗云:“人材包新旧,王度济宽猛。”〔至〕②建中初,又曰:③“闭奸有要道,新旧随宜④收。”又云:“不须要出我门下,实用人材是至公。”〔大抵言朝廷用人也〕。⑤(《山谷诗内集注》二、《外集注》十七)
----------------
①《山谷诗集集注》“尝有”作“元祐初”。
②《外集注》有“至”字。
③《外集注》“又曰”作“复有句云”。
④《山谷诗外集》七七《再作答徐天隐诗》“宜”作“才”。
⑤《外集注》无此语。
三○○、梅诗如橄榄回味
欧阳公谓梅圣余诗,始读之则叹莫能及,后数日,乃渐有味,何止橄榄回味,久方觉永。(《山谷诗内集注》二)
三○一、消 梅
消梅,京师有之,不以为贵;因余摘遗山谷,山谷作数绝,①遂名振于长安。(《山谷诗内集注》十一)
----------------
①案《山谷诗内集》卷十一有《戏答晁深道乞消梅》二首。
三○二、驾鹅诗
古人有诗:“驾鹅引颈回,似我胸中字。右军数能来,不为口腹事。”①或曰山谷诗,非也。(《山谷诗外集注》十五)
----------------
①今此诗见《山谷诗外集》卷十五。
三○三、小儿拳
案:《山谷诗内集》卷一《赣上食莲有感诗注》云:“公诗有‘蕨芽已作小儿拳’之句,张阁见之,云:‘此忍人也。’时阁为河内推官,与通判葛繁皆蔬食诵经,故有此语。王直方云:‘今此亦云么荷拳如小儿手,两用皆有妙处。’”是此亦《直方诗话》中语,伹不能知其原文。
三○四、山谷游籍田诗
案:《山谷诗内集》卷三《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诗》:“美物有佳实,翦房助加笾。珠宫紫贝阙,足此水府仙。郁郁冠盖宅,追奔易雕年。能从物外赏,真是区中贤。仍闻载后乘,笼烛照婵娟。”《注》云:“《王立之诗话》载此诗。一本云:‘令君诚重客,食前颇加笾。西汉足膴仕,东观多臞仙。何时载尊俎,坌入观少年。及此归沐早,少休从事贤。传觞定可醉,下箔出婵娟。”
三○五、山谷送秦少章诗
案:《山谷诗内集》卷十一《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诗》:“斑衣儿啼真自乐,从师学道也不恶。但使新年胜故年,即如常在郎罢前。”《注》云:“言少章傥从苏公问学日新,即所谓以志养志者,何必以不远其亲为孝哉!《王立之诗话》谓山谷此句盖有深意。”是《直方诗话》中当亦有论此诗者。
三○六、韩愈鼾睡诗
案:《韵语阳秋》卷一谓“《归叟诗话》载《鼾睡诗》一篇,以为韩退之遗文,其实非也”。则《王直方诗话》当有论韩此诗之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