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七步成诗

七步成诗

世说新语.文学》:“文帝(魏文帝曹丕)尝令东阿王(丕弟曹植)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。(植)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(一作“豉”)以为汁,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帝深有惭色。”

魏文帝曹丕令弟曹植在七步内成诗,这是兄弟手足的相煎相残,故曹植以“煮豆燃萁”作比,微讽他的哥哥。

后以“煮豆燃萁”比喻兄弟相残,以“七步成诗”或“七步成章”誉称人文思敏捷,才华出众。

《醒世恒言》卷二:“从来宠贵起猜疑,七步诗成亦可为。堪叹釜萁仇未已,六朝骨肉尽诛夷。”

徐特立《送董老赴京》诗:“蔺(蔺相如)廉(廉颇)重好合,萁豆弗相煎。”


偏正 走七步便作了一首诗。形容文思敏捷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文帝(丕)尝令东阿王(植)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。应声便为诗曰……。”朱自清《诵读教学》:“所谓‘耳治’‘口治’‘目治’这诵读教学三部曲,日渐纯熟,则古人的‘一目十行’‘ ~’并非难事。”△褒义。用以赞扬人的文才。→燃箕之敏。也作“七步成章”、“七步奇才”、“七步之才”。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文帝(曹丕) 尝令东阿王 (曹植) 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。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帝深有愧色。”

【今译】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妒忌其弟东阿王曹植的才学,企图加害于他。一次命曹植作诗,限七步之内完成,否则治以死罪。曹植应声吟成一首,以煮豆作羹为喻,暗含指责曹丕兄弟相残,其中说: 豆秸锅下燃,豆子锅中泣。两者本同生,相害何太急! 曹丕听后非常惭愧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誉人才思敏捷,出口成章; 也用以形容手足同胞自相威逼残害。

【典形】 豆萁篇、七步、七步才、七步诗、萁燃、燃萁、同根煎太急、咏豆、煮豆、豆萁才、七步赋、七步咏。

【示例】

〔豆萁篇〕 清·吴伟业《雒阳行》:“江夏漫裁修柏赋,东阿徒咏豆萁篇。”

〔七步〕 唐·杨炯《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七步立成,五行不辍。家惟万卷,韦实三绝。”

〔七步才〕 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:“他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,管情取日转千阶。”

〔七步诗〕元·耶律楚材《和王正之韵》:“奇词解吐万言策,敏思能吟七步诗。”

〔萁燃〕清·黄鷟来《寄怀吕大风》:“屐虽齿折诚何碍,吟到萁燃未免猜。”

〔燃箕〕 清·唐孙华《和座主春坊杨公咏豆腐》:“燃萁未苦相煎急,试手初成小转丹。”

〔同根煎太急〕 清·黄遵宪《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》:“有时低眉若饮泣,偏是同根煎太急。”

〔咏豆〕 唐·元稹《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》:“攀禾工类蔡,咏豆敏过曹。”

〔煮豆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师厚病间》:“民生自煎熬,煮豆以萁爨。”


【词语七步成诗】  成语:七步成诗汉语词典:七步成诗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母目虾

    同“腹蟹目虾”。梁启超《培根实验派之学说》:“当有自主之精神,不可如水母目虾,倚赖前代经典传说之语,先入为主之自蔽,然后能虚心平气以观察事物。”主谓 水母本身无眼,以附在身上的虾目为眼。比喻无主见,随

  • 援嫂溺

    同“以叔援嫂”。清赵翼《岁暮荒景益甚偕诸绅士设局劝赈即事感赋》诗:“事巨不同援嫂溺,惠微只恃乞邻醯。”

  • 鼗武

    《论语.微子》:“大师挚适齐,亚饭干适楚,三饭缭适蔡,四饭缺适秦,鼓方叔入于河,播鼗武入于汉,少师阳、击磬襄入于海。”“播鼗武”指殷时摇小鼓的乐师名武的人。后因以“鼗武”借指精于本职工作的能人。宋岳珂

  • 目送手挥

    《文选.嵇康.赠秀才入军》诗:“目送归鸿,手挥五弦,俯仰自得,游心泰玄。”原谓手眼并用,意趣自得。后也以“目送手挥”形容做事情的两面兼顾、得心应手或技艺的精熟。见“目送归鸿,手挥五弦”。【词语目送手挥

  • 陇蜀之望

    源见“得陇望蜀”。喻指贪得无厌之心。清李渔《怜香伴.闺和》:“风流之愿已饱,陇 蜀之望不奢。”

  • 涓涓不塞,将为江河

    涓涓:细流。 细小的水不加堵塞,将会流成江河。 比喻小事不加防范,将会酿成大灾。语出《六韬.文韬.守土》:“涓涓不塞,将为江河。荧荧不救,炎炎奈何?”汉.刘向《说苑.敬慎》:“涓涓不壅,将成江河。

  • 对萤

    源见“囊萤照读”。形容苦读。唐李商隐《奉寄安国大师兼简子蒙》:“日下徒推鹤,天涯正对萤。”

  • 祝篝车

    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:“威王八年,楚大发兵加齐。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,赍金百斤,车马十驷。淳于髡仰天大笑,冠缨索绝。王曰:‘先生少之乎?’髡曰:‘何敢!’王曰:‘笑岂有说乎?’髡曰:‘今者臣从东方来,

  • 田骈天口

    《文选》卷三六任彦昇《宣德皇后令》唐.李善注引《七略》:“齐,田骈,好谈论。故齐人为语曰;‘天口骈。’天口者,言田骈子不可穷其口,若事天。”齐人田骈,能言善辩,当时称他为“天口”,是说他能说会道,滔滔

  • 胡嫔争摴

    《晋书.后妃传上.胡贵嫔传》:“胡贵嫔名芳……时帝多内宠……然芳最蒙爱幸,殆有专房之宠焉,侍御服饰亚于皇后。帝尝与之摴蒱,争矢,遂伤上指。帝怒曰:‘此固将种也!’芳对曰:‘北伐公孙,西拒诸葛,非将种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