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亦乐乎

不亦乐乎

论语.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(悦)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’”

不亦乐乎,原意是说“这不是一桩乐事吗。”后常用以表达事情发展到极致的一种诙谐语气。

明.无名氏《吴起敌秦挂帅印》第四折:“自家公孙铎是也,吴起着我去打听秦兵去,谁想正撞着秦将,把我一阵杀的不亦乐乎,跑将来了。”


偏正 不也是很快乐吗?语出《论语·学而》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”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那几个一路同船的学生看小方才丢了鲍小姐,早换上苏小姐,对他打趣个~。”※乐,不读作yuè。△用于表示动作达到或事态发展到太甚的程度。含诙谐风趣的意味。


【词语不亦乐乎】  成语:不亦乐乎汉语词典:不亦乐乎

猜你喜欢

  • 偷铃掩耳

    同“掩耳盗铃”。明无名氏《四贤记.祈熊》:“笑儿曹偷铃掩耳,莫不是妒妖娆。”

  • 苏圃

    元.脱脱等《宋史.隐逸传下.苏云卿》:“苏云卿,广汉人。绍兴间,来豫章东湖,结庐独居,待邻曲有恩礼,无良贱老稚皆爱敬之,称曰苏翁。……披荆畚砾为圃,艺植耘芟,灌溉培壅,皆有法度。虽隆暑极寒,土焦草冻,

  • 含哺而熙,鼓腹而游

    哺:口中所含食物。熙:通“嬉”,游戏。鼓腹:敲着肚皮。闲适的样子。 原形容原始社会人们无忧无虑的生活。后也形容太平盛世人民欢乐的情景。语出《庄子.马蹄》:“夫赫胥氏之时,民居不知所为,行不知所之,含

  • 昌亭旅食

    源见“昌亭之客”。谓寄人篱下。唐王勃《白下驿饯别唐少府》诗:“下驿交穷日,昌亭旅食年。”其他 昌亭,地名,指下乡(今属江苏淮阴)昌亭。寄食在下乡南昌亭长处。借指寄人篱下。唐·王勃《白下驿饯别唐少府》:

  • 驹隙影

    源见“白驹过隙”。流逝的日影。喻短暂易逝的时光。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六:“彼牵黄臂苍,驰猎于声利之场者,但见衮衮马头尘,匆匆驹隙影儿。”

  • 樊楼

    北宋汴京有名的酒楼。宋代刘子翚《汴京纪事》诗:“梁园歌舞足风流,美酒如刀解春愁。忆得少年多乐事,夜深灯火上樊楼。”【词语樊楼】   汉语大词典:樊楼

  • 笔塚与退笔塚

    唐.李肇《国史补》卷中:“长沙僧怀素好草书,自言得草圣三昧(注:草圣,指草书成就最高的人,此似指后汉弘农张芝。三昧,奥妙,诀窍)。弃笔堆积,埋于山下,号曰笔塚。”唐.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“(智永禅师)积

  • 绥山

    旧题汉.刘向《列仙传》卷上《葛由》:“葛由者,蜀羌人也。周成王时,好刻木作羊卖之。一旦乘木羊入蜀。蜀中王侯贵人追之,上绥山。在峨眉山西南,高无极也。随之者不得复还,皆得仙道。绥山多桃,故里谚曰:‘得绥

  • 防意如城

    唐.道释《诸经要集.择交惩过》引《维摩经》:“防意如城,守口如瓶。”防意如城,指遏止自己的欲念,就象守城防敌一样。后用以喻对自己的欲念小心谨慎,时时戒备,以免放纵自己,做出不合道义的事来。宋.朱熹《敬

  • 绣虎

    《玉箱杂记》:“曹植七步成章,号绣虎。”(宋曾慥《类说》四)。绣,谓其词华隽美;虎,谓其才气雄杰。言曹植诗文文采华美而风骨遒劲。后推及其他好文章。陈旅《院中再和伯修韵》:“毡城家拜银麕赐,棘院人争绣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