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识之无

不识之无

连最简单的之和无字都不认识。比喻不识字,或文化水平很低。由唐白居易的事迹引伸而来。参见“诗入鸡林”条。史载白居易天赋聪颖,始生七月便能认识“之”、“无”二字。后来人们便把文化水平极低比喻成“不识之无”,意即连七个月的婴儿都不如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119《白居易传》4304页:“其始生七月能展书,姆指‘之’、‘无’两字,虽试百数不差;九岁暗识声律,其笃于才章,盖天禀然。”

【例句】:

阿英《胡沙随笔·土山湾黑市》:“因此辈系窃偷而来,兼以不识之无,遂至无全轶者。”


述宾 不识“之”和“无”这常用的字。唐·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仆始生六七月时,乳母抱弄于书屏下。有指‘无’字、‘之’字示仆者,仆虽口未能言,心已默识。后有问此二字者,虽百十其试,而指之不差。”△用于描写人文化水平不高,连简单的字也不认得。→不识一丁


【词语不识之无】  成语:不识之无汉语词典:不识之无

猜你喜欢

  • 举不失德,赏不失劳

    形容政治廉明公正。公元前597年,楚庄王率师伐郑,晋派荀林父率军救郑。待到晋军渡河,始听说郑国已为楚国所败,背晋向楚。在这种情况下,荀林父打算率军返国,待到楚军退回时再去伐郑。晋大夫士会表示赞成。他认

  • 苏模棱

    源见“模棱两可”。泛指遇事不置可否、处世圆滑的官员。清赵翼《读史》诗之十四:“荐一苏模棱,庸庸但伴食。”

  • 芹馆

    同“芹宫”。明李东阳《长至祀陵纪行》诗:“岁晚萍踪怀故侣,境偏芹馆赴幽期。”【词语芹馆】   汉语大词典:芹馆

  • 舞戚

    同“舞干”。唐骆宾王《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》:“不知玉弩垂芒,凶水无九婴之疹;瑶阶舞戚,洞庭有三苗之墟。”

  • 洗垢索瘢

    同“洗垢求瘢”。明杨慎《升庵诗话.老子论性》:“若知其出于老氏,宋儒必洗垢索瘢,曲为讥评。”连动 垢,污秽;瘢,瘢痕。洗净污垢,寻找瘢痕。形容故意挑剔,苛求他人的过错。语本汉·赵壹《刺世疾邪赋》:“所

  • 向平累

    源见“向平之愿”。指儿女婚嫁之事。清赵翼《赠庄拟撰》诗:“何物人间向平累,为他婚嫁误神仙。”

  • 芝兰室

    《孔子家语.六本》:“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即与之化矣。”孔子认为,与贤人相处,好比入芝兰之室,时间一长虽然闻不到香味,但却潜移默化受到了感梁。后用为称赞美好品格的典故。唐.高适《同房

  • 车胤盛萤

    晋代车胤夏夜以萤光照明读书。《晋书.车胤传》:“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,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主谓 晋朝的车胤聚集萤火虫来照明读书。后形容家贫苦学。语本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

  • 虫鸣螽跃

    《诗.召南.草虫》:“喓喓草虫,趯趯阜螽。”郑玄注:“草虫鸣,阜螽跃而从之。”后因以“虫鸣螽跃”比喻固有的自然规律。《旧唐书.太宗纪论》:“础润云兴,虫鸣螽跃。虽尧舜之圣,不能用檮杌、穷奇而治平;伊

  • 持斧

    汉武帝后期,由于长期用兵,屡起战争;祀神求仙,挥霍无度;徭役繁重,赋税增加;使民不聊生,农民大量破产流亡,造成社会动乱,各地爆发农民起义的局面。汉武帝派遣御史暴胜之等人率兵手持利斧到各地去镇压农民起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