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东方三千牍

东方三千牍

牍(dú独):古代写字用的木片。此典指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牍,求得任用之事。后以此典指向帝王上书、呈奏和求得任用。东方朔(前154——前93年),字曼倩,平原厌次(今山东惠民县)人,性诙谐滑稽,善辞赋,爱好古籍经术,博学多览。汉武帝初即位,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,东方朔初到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到主管上书的公车官署递上自己的奏牍,共用了3千枚木片。公车府派两个人共同抬他的奏牍,刚好抬得起来。汉武帝到尚方署读那些报告,每次读一段后,便在奏牍上划个记号,读了两个月才读完。下诏令任命东方朔为郎(皇帝侍从)官,经常在宫内听候差遣。此典又作“上书金马”、“汉庭三千牍”、“三千牍”、“牍三千”、“公车困”、“上书三千牍”、“东方牍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26《滑稽列传·东方朔传》3205页:“凡用三千奏牍,公车令两人共持举(抬扛)其书,仅然(刚好)能胜(胜任)之。人主从上方(官署。即尚方,主管制造皇家所用器物)读之,止,辄乙(“乙”,是划暂停记号“L”,不是甲乙的“乙”字,)其处,读之二月乃尽。诏拜(授予宫职)以为郎(帝王侍从官),常在侧侍中(侍从皇帝左右,听候差遣)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刘禹锡《谒枉山会禅师》:“弱冠游咸京,上书金马外。” 宋·刘筠《怀旧居》:“汉庭已奏三千牍,周室仍繙十二经。” 宋·苏轼《次韵子由送千之侄》:“闭门试草三千牍,仄席求人少似今。” 宋·张孝祥《子云压境先遣诗》:“小此淹留待追诏,公车归奏牍三千。” 金·元好问《看山》:“公车困方朔,太仓饱侏儒。” 元·揭傒斯《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》:“上书三千牍,长揖万乘君。” 明·唐寅《赠徐昌国》:“三千好献东方牍,来伴山人赞法王。” 清·黄景仁《东阿道中逢汪剑潭》:“问君此行胡为哉,怀策欲问金门献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武帝时,齐人有东方生名朔,以好古传书,爱经术,多所博观外家之语。朔初入长安,到公车上书,凡用三千奏牍。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,仅然能胜之。人主从上方读之,止,辄乙其处,读之二月乃尽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东方朔 (字曼倩) 爱好古籍经术,博学多览。他初到长安,到主管上书的公车递上自己的书奏,共用了三千奏牍。公车令两个人抬他的书奏,才勉强抬起来。汉武帝从头读起,每次读一段后,用笔在牍上勾个记号,读了两个月才读完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向帝王上书,求得任用。

【典形】 东方牍、牍三千、公车困、汉庭三千牍、金门献、三千牍、上书金马、上书三千牍、削牍三千。

【示例】

〔东方牍〕 明·唐寅《赠徐昌国》:“三千好献东方牍,来伴山人赞法王。”

〔牍三千〕 宋·张孝祥《子云压境先遣诗》:“小此淹留待追诏,公车归奏牍三千。”

〔公车困〕 金·元好问《看山》:“公车困方朔,太仓饱侏儒。”

〔汉庭三千牍〕 宋 · 刘筠 《怀旧居》:“汉庭已奏三千牍,周室仍繙十二经。”

〔金门献〕 清·黄景仁《东阿道中逢汪剑潭》:“问君此行胡为哉,怀策欲向金门献。”

〔三千牍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子由送千之侄》:“闭门试草三千牍,仄席求人少似今。”

〔上书金马〕 唐·刘禹锡《谒枉山会禅师》:“弱冠游咸京,上书金马外。”

〔上书三千牍〕 元·揭傒斯《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》:“上书三千牍,长揖万乘君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咫尺姿

    同“咫尺天颜”。唐元稹《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》:“切愧寻常质,亲瞻咫尺姿。”【词语咫尺姿】   汉语大词典:咫尺姿

  • 钟室之祸

    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、《汉书.韩信传》载:楚 汉相争,韩信屡建奇功。刘邦称帝后,封信为淮阴侯。因遭吕后忌,被诱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。后因以“钟室之祸”指功臣遭忌被杀。清昭梿《啸亭杂录.转庵和尚》:“今天

  • 吟泽畔

    源见“泽畔吟”。指谪官失意时以吟诗遣愁。唐李白《赠别郑判官》诗:“三年吟泽畔,憔悴几时回?”

  • 蛮府参军

    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,三月三日会,作诗。不能者,罚酒三升。隆初以不能受罚,既饮,揽笔便作一句云:‘隅跃清池。’桓问:‘娵隅是何物?’答曰:‘蛮名鱼为娵隅。’桓公曰:‘作诗何以作蛮语

  • 绝少分甘

    《孝经援神契》:“母之于子也,鞠养殷勤,推燥居湿,绝少分甘。”宋均注:“少则自绝,甘则分之。”绝:拒绝。甘:美食。如果食物少自己就不吃,若有美食则必分给别人。后指不图享受,自己刻苦,待人优厚。亦作“绝

  • 三春晖

    源见“寸草春晖”。指春天的阳光。比喻母爱。亦喻深厚的恩情。《诗刊》1977年6期:“何当得报三春晖,献给恩人毛泽东。”【词语三春晖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春晖

  • 一叶落知天下秋

    见一片黄叶从树上飘落就知道世上节令已进入秋季。 表示观察事物的变化当从几微处入手。语出宋.唐庚《文录》:“山僧不解数甲子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”(按:“一叶落知天下秋”一语虽出自唐庚《文录》,然其意实本

  • 齐竽

    源见“滥竽充数”。指不学无术的人。唐刘禹锡《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赠答十韵》:“铨材秉秦镜,典乐去齐竽。”【词语齐竽】   汉语大词典:齐竽

  • 盗诗

    宋.计有功《唐诗纪事.杨衡》:“初隐庐山,有盗其文登第者,衡因诣阙,亦登第。见其人,盛怒曰:‘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?’曰:‘此勿知兄最惜,不敢偷。’衡笑曰:‘犹可恕也。’”后以“盗诗”为剽窃别人的诗句的

  • 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

    见“道远知骥”。【词语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】  成语: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汉语大词典: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