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临渊羡鱼

临渊羡鱼

临渊:面对深潭。羡鱼:羡慕鱼的美味。面对深渊希望能捕到鱼,比喻虽有欲望,但无实际行动,仍不能如愿以偿。语出自董仲舒给汉武帝的贤良对策。董仲舒(前179-前104)广川(今河北枣强东)人,西汉哲学家。专治《春秋公羊传》。曾任博士、江都相和胶西王相。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,他对策说:“汉朝得天下以来,常希望把国家治理好,但至今仍没有如愿,毛病就在应当改变措施时却没有及时地去落实。古人说:‘站在水边想捕鱼,还不如回去织鱼网’。现在汉朝建立已70多年了,总是盼望着天下大治,还不如回去研究如何改变治国的措施;改变措施,天下就能大治;天下大治,灾害就会一天天离开,幸福就会一天天到来。”后以“临渊羡鱼”为典,形容徒具愿望,而不见行动,多用于比喻求仕。此典又作“临川羡鱼”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56《董仲舒传》2505页:“故汉得天下以来,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,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。古人有言曰:‘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。’今临政而愿治七十岁矣,不如退而更化;更化则可善治,善治则灾害日去,福禄日来。”

【例句】:

汉·张衡《归田赋》:“游都邑以永久,无明略以佐时;徒临川羡鱼,俟河清乎未期。”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刺史启》:“方结羡鱼之网,将谣叩角之词。” 唐·孟浩然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:“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。” 唐·李颀《送人归沔南》:“可即明时老,临川莫羡鱼。” 唐·高适《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》:“一生徒羡鱼,四十犹聚萤。” 唐·顾况《送从兄使新罗》:“临川思结网,见弹欲求鵰。” 唐·刘商《归山留别子侄二首》之2:“不逐浮云不羡鱼,杏花茅屋向阳居。” 唐·杜牧《卜居招书侣》:“忆昨未知道,临川每羡鱼。” 宋·刘筠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》:“见弹曾求炙,临川亦羡鱼。” 宋·黄庭坚《池口风雨留三日》:“翁从傍舍来收网,我适临渊不羡鱼。”


见“临河羡鱼”。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3章:“可惜你我手无寸铁,还是‘~’么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临河而羡鱼,不如归家织网。”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“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只在水边希望得鱼是无济于事的,不如回去编织渔网,然后去捕捞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空有愿望而无行动。

【典形】 结网空知羡、临川羡鱼、临渊不羡鱼、思结网、羡鱼、羡鱼心 羡鱼之网、临水羡游鱼、羡鱼情。

【示例】

〔结网空知羡〕 唐·骆宾王《久戍边城有怀京邑》:“结网空知羡,图荣岂自诬。”

〔临川羡鱼〕 宋·刘筠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》:“见弹曾求炙,临川亦羡鱼。”

〔临渊不羡鱼〕 宋·黄庭坚《池口风雨留三日》:“翁从傍舍来收网,我适临渊不羡鱼。”

〔思结网〕 唐·顾况《送从兄使新罗》:“临川思结网, 见弹欲求��。”

〔羡鱼〕 唐·高适《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》:“一生徒羡鱼,四十犹聚萤。”

〔羡鱼之网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刺史启》:“方结羡鱼之网,将谣叩角之词。”


【词语临渊羡鱼】  成语:临渊羡鱼汉语词典:临渊羡鱼

猜你喜欢

  • 穿札

    同“七札俱穿”。《新唐书.魏元忠传》:“养由基射能穿札,不止鄢陵之奔。”【词语穿札】   汉语大词典:穿札

  • 系足之绳

    源见“月下老人”。谓缔结婚姻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十一:“绿袍年少,别牵系足之绳;青鬓佳人,立化望夫之石。”

  • 砺带之盟

    源见“河山带砺”。指汉代封爵之盟誓。谓封爵与国共存,传之无穷。《明史.顾时吴祯薛显等传赞》:“圭裳之锡固足酬功,而砺带之盟不克再世,亦可慨矣夫。”

  • 金闺国士

    同“金闺彦”。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二六〇:“勉求玉体长生诀,留报金闺国士知。”陈子范《题钝剑花前说剑图》诗:“金闺国士难再得,谁道美人能倾国。”偏正 国家的杰出人士。高旭《自题花前说剑图》:“~知多

  • 飘香荀令

    源见“荀令香”。比喻花的芳香。清徐述夔《八洞天.补南陔》:“素衣如雪,正相宜粉面何郎;缟带迎风,更不让飘香荀令。”

  • 惠休文

    同“惠休句”。唐郑絪《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东亭望月见赠因怀紫阁旧游》诗:“一览彩笺佳句满,何人更咏惠休文?”

  • 有大谬不然者

    谬:谬误,差错。 表示对情况的估计与事实相去甚远。语出汉.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。”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.颐养部.行乐第一》:“向未离家,谬谓四方一致,其饮馔服饰皆同于我。及历四方

  • 举鼎绝脰

    同“举鼎绝膑”。梁启超《中国国债史》:“今日我辈对于此国债问题当如何?将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负担,莫敢辞乎?举鼎绝脰之患,恐遂不免也。”见“举鼎绝膑”。梁启超《中国国债史》:“今日我辈对于此国债问题当

  • 攘鸡

    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,或告之曰:‘是非君子之道。’曰:‘请损之,月攘一鸡,以待来年然后已。’如知其非义,斯速已矣,何待来年?”后以“攘鸡”为未能及时改正错误的典故。《文献通考.兵

  • 从心岁

    同“从心所欲”。宋刘克庄《戊午元日》诗:“再加孔子从心岁,三倍周郎破贼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