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乌合之众

乌合之众

比喻军队纪律松散,象群鸦一样的聚合,不堪一击。耿弇(3-58年)字伯昭,扶风茂陵(今陕西兴平县东南)人。父耿况,王莽末为上谷郡(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)守。时绿林入关,更始称帝。耿况因遣耿弇赍贡献,归顺更始政权。行至中途,恰值王郎诈称汉成帝子刘子舆。随从耿弇的两个属吏私下商议,刘子舆是汉室正统,何必远求归顺更始政权。耿弇手扶宝剑说道:“刘子舆只是已疲惫不堪的流寇而已。”属吏不听他的劝告,私自脱逃,投降了王郎,而耿弇则投奔了当时属于更始麾下的刘秀。他以上谷之兵配合刘秀攻灭了王郎的乌合之众。刘秀遂以其父耿况为大将军。刘秀即位后,拜弇为建威大将军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19卷704页《耿弇传》:“及王莽败,更始立,……(耿)况自以莽之所置,怀不自安。时弇年二十一,乃辞况奉奏诣更始,因赍贡献,以求自固之宜。及至宋子,会王郎诈称成帝子子舆,起兵邯郸。弇从吏孙仓、卫包于道共谋曰:‘刘子舆成帝正统,舍此不归,远行安之?’弇按剑曰:‘子舆弊贼,卒为降虏耳。我至长安,与国家陈渔阳、上谷兵马之用,还出太原、代郡,反覆数十日,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,如摧枯折腐耳。观公等不识去就,族灭不久也’。仓、包不从,遂亡降王郎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马总《〈意林〉〈管子〉》:“乌合之众,初虽有欢,后必相吐,虽善不亲也。”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43回:“曹操收袁诏蚁聚之兵,劫刘表乌合之众,虽数百万不足惧也。”


偏正 像乌鸦那样暂时聚合的一群。比喻临时凑合起来,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一群人。语出《管子》(《意林》引):“乌合之众,初虽有欢,后必相吐,虽善不亲也。”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:“归发突骑以辚~,如摧枯折腐耳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比喻临时凑集,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方面。→瓦合之卒乌合之师 一盘散沙 ↔百万雄师。 也作“乌合之卒”、“乌集之众”。


【词语乌合之众】  成语:乌合之众汉语词典:乌合之众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尤逆浪

    源见“石尤风”。指逆风恶浪。清魏源《江行杂诗》之四:“彭蠡湖滨十日风,石尤逆浪拥孤篷。”

  • 老妪解诗

    宋.释惠洪《冷斋夜话》(卷一):“白乐天每作诗,令一老妪解之。问曰:‘解否?’妪曰解则录之,不解则易之。”传说唐代诗人白居易作诗,先读给老妪听,老妪如不懂,就重新再写。后以“老妪解诗”比喻诗作浅显易懂

  • 长安卧雪

    源见“袁安高卧”。谓生活贫寒但清操自守。清朱彝尊《送曾灿之南海》诗:“来辜邓尉寻山约,到及长安卧雪旬。”

  • 年长以倍,则父事之;十年以长,则兄事之

    比自己年长一倍的人,就待他像父亲一样;比自己年长十岁的人,就待他像哥哥一样。语出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年长以倍,则父事之;十年以长,则兄事之;五年以长,则肩随之。”明.天然痴叟《石点头.玉箫女再世玉环缘

  • 孟光举案

    源见“举案齐眉”。泛指妻子敬爱丈夫。《聊斋志异.邵女》:“孟光举案,而人不以为谄,何哉?分在则然耳。”

  • 东门狗

    同“东门黄犬”。清宋琬《满江红.题尤展成小像》词:“问朱门、高盖几人存,东门狗。”清董以宁《行路难》诗:“后人更忆华亭鹤,前人已叹东门狗。”

  • 文章扫地

    《文选》卷三十六南朝梁.任彦升(昉)《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三首》其一:“百王之弊,齐季斯甚,衣冠礼乐,扫地无余。”唐.李善注:“言衣冠制度、礼乐、轨仪,皆见废弃,故无余也。班固《汉书.赞》曰:‘秦灭六国,

  • 梦笔吐千花

    同“梦笔生花”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淮泊》:“〔生〕你可也听见‘读书破万卷’?〔丑〕不听见。〔生〕可听见‘梦笔吐千花’?〔丑〕不听见。”

  • 楚弓人得

    源见“楚弓楚得”。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出于人。清钱谦益《新安汪氏收藏目录歌》:“雷剑一往谁取去,楚弓人得知何方?”

  • 遏住行云

    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形容歌曲嘹亮,优美动听。元 刘庭信《粉蝶儿.美色》套曲:“手撒红牙流歌韵,坠梁尘遏住行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