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五噫歌

五噫歌

后汉书.梁鸿传》:“〔梁鸿〕因东出关,过京师,作《五噫之歌》曰:‘陟彼北芒兮,噫!顾览帝京兮,噫!宫室崔嵬兮,噫!人之劬劳兮,噫!辽辽未央兮,噫!’肃宗闻而非之,求鸿不得。乃易姓运期,名燿,字侯光,与妻子居齐 鲁之间。”“五噫歌”原为诗歌篇名。今诗五句,句末均有“噫”字,故称。噫,叹词。诗中表达对最高统治者奢侈的愤慨和对人民劬劳的同情。后用为慨叹国事、批评朝政之典。宋李纲《江城子》词:“试作《五噫》歌汉室,从隐遁,作梁鸿。”沈石厉《月旦》诗之三:“昔诵梁家《五噫歌》,桂姜品性百年无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后汉书·逸民列传·梁鸿传》:“ (梁鸿) 居有顷,妻曰:‘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,今何为默默? 无乃欲低头就之乎?’鸿曰:‘诺。’乃共入霸陵山中,以耕织为业,咏《诗》、《书》,弹琴以自娱。仰慕前世高士,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。因东出关,过京师,作《五噫之歌》曰:‘陟彼北芒兮,噫!顾览帝京兮,噫! 宫室崔嵬兮,噫! 人之劬劳兮,噫! 辽辽未央兮,噫!’肃宗闻而非之,求鸿不得。”

【今译】 后汉梁鸿字伯鸾,是隐居的高士,娶孟光为妻后,过了一段时间,孟光说:“常听说夫子想要隐居避患,现在为什么不提这事?难道要低头屈从了吗?”梁鸿说:“好的。”于是一起入霸陵山中隐居,男耕女织为生,读书弹琴来自娱。梁鸿仰慕前世的高士,为汉初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。后东行出关,路过京城洛阳,作《五噫之歌》:“登上北芒山啊,噫! 回头眺望帝京啊,噫! 宫殿崔嵬啊,噫! 百姓多么辛劳,噫! 辽阔广远啊,噫!”汉帝听到后很不高兴,搜寻梁鸿不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示隐退离去。

【典形】 伯鸾歌、赋五噫、览帝京、五噫、五噫处士、五噫鸾、五噫逐梁鸿、五噫归赋。

【示例】

〔伯鸾歌〕 金·元好问 《出都》:“汉宫曾动伯鸾歌,事去英雄可奈何。”

〔赋五噫〕 宋·陆游《秋思》之二:“平生许国今何有,且拟梁鸿赋五噫。”

〔览帝京〕 唐·杨炯《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鸿以抗节遐征,览帝京而有作。”

〔五噫〕 唐·李白 《经乱离后天思流夜郎》:“儿戏不足道,五噫出西京。”

〔五噫处士〕 宋·苏轼《和邵同年戏赠贾收》之二:“五噫处士大穷约,三赋先生多诞夸。”

〔五噫鸾〕 宋·苏辙《次韵子瞻送范景仁》:“归休三黜柳,赋咏五噫鸾。”


【词语五噫歌】   汉语词典:五噫歌

猜你喜欢

  • 交盖倾

    同“交盖”。宋张孝祥《题朱元顺浯溪图》诗:“元顺骨已冷,千载交盖倾。”

  • 两斧伐孤树

    比喻一事物同时遭受来自两方面的损害。此典指元武宗极度酗酒好色,自损其身。元武宗(1281-1311年),名海山,忽必烈曾孙,元朝第七位皇帝。大德三年(1299年),奉叔皇成宗之命,总兵漠北,屡败叛王海

  • 剪发剉荐

    同“剪发待宾”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牛眠指穴》:“剪发剉荐,遂成孺子高名;还鲊遗书,虑玷居官清节。”

  • 解网放禽

    同“解网祝禽”。南朝梁简文帝《〈大法颂〉序》:“解网放禽,穿泉掩胔。起泣辜之泽,行扇暍之慈。”

  • 爱惜羽毛

    明.李贽《初谭集.父子回》:“陛下爱其骨肉,臣敢惜其羽毛。”此典故以羽毛比喻人的声誉。“爱惜羽毛”亦作“自惜羽毛”,即指惜己声誉。近人章炳麟在其《答某书》中写道:“苟其人自惜羽毛,又知东人非始终可保,

  • 东家孔子

    源见“东家丘”。对孔子的一种称呼。唐杨炯《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东家孔子,至德生于上天;南国申侯,明灵诞于中岳。【词语东家孔子】  成语:东家孔子汉语大词典:东家孔子

  • 东窗事犯

    同“东窗事发”。明郎瑛《七修类稿.辩证五.东窗事犯》:“岳武穆戏文《何立闹酆都》,世皆以为假设之事,乃为武穆泄冤也。予尝见元之平阳孔文仲有《东窗事记》乐府,杭之金人杰有《东窗事犯》小说。”见“东窗事发

  • 和氏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借指识才之士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塞难》:“夫见玉而指之曰石,非玉之不真也,待和氏而后识焉。”亦借指美玉。汉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晁采琬琰,和氏出焉。”汉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前殿崔巍兮,和

  • 烟霞痼疾

    宋.欧阳修《新唐书.田游岩传》:“(岩)辞疾入箕山,居许由祠旁,自号‘由东邻’,频召不出。高宗幸嵩山,遣中书侍郎薛元超就问其母,赐药物絮帛。帝亲至其门,游岩野服出拜,仪止谨朴,帝令左右扶止,谓曰:‘先

  • 文皇亲擢,马周徒步

    《旧唐书.马周传》:“〔马周〕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。贞观三年,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。何以武吏,不涉经学,周乃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,令奏之,事皆合旨。太宗怪其能,问何。何答曰:‘此非臣所能,家客马周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