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亚夫细柳营

亚夫细柳营

指周亚夫驻军细柳(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)营,治军严谨。后以此典比喻号令严明,治军有方。周亚夫(?——前143年),沛(今江苏沛县)人。绛侯周勃之子,初封条侯。汉文帝时,匈奴贵族进攻,他以河内(治所今河南怀县)守为将军,防守细柳,军令严整。汉文帝后元六年(前158年),匈奴大举入塞侵扰边境。文帝于是任命宗正刘礼做将军,驻军霸上(今陕西西安市东);任命祝兹侯徐厉做将军,驻军棘(jí集)门(今陕西咸阳市东北);任命河内郡守周亚夫做将军,驻军细柳:用来防备匈奴。汉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,到达霸上和棘门军营时,直接跑马进营,将军和他下面官兵都骑着马迎进送出。接着来到细柳军营,军中将士都穿着铠甲,拿着锋利兵器,张满弓弩。天子前导跑来,不能进营,前导说:“天子就要来到!”守卫军门的都尉回答说:“将军命令说‘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,不听天子的诏令’。”没等多久,汉文帝来到,也不能进军营。于是汉文帝就派使者拿着符节向将军诏告:“我要进入军营慰劳军队。”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。守卫营门的军官向汉文帝随从人员交代说:“将军规定:军营中不准车马奔跑。”于是汉文帝便控握缰绳慢慢前进。到了中军营帐,将军周亚夫拿着兵器向天子拱手说:“穿铠甲、戴头盔之武士不行跪拜礼,请允许我用军中礼节参见。”天子深受感动,面容变得严肃地靠在车前横木上向军队致敬,并派人称谢说:“皇帝郑重地慰劳将军。”劳军仪式结束后离开。出了营门,群臣都很惊讶。汉文帝赞叹说:“啊!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呢!以前看过霸上、棘门之军队,好象小孩儿做游戏哩。那里的将军本来就可以遭袭击而成为俘虏。至于周亚夫,怎么可以得能冒犯他呢?”此典又作“柳营”、“亚夫营”、“细柳威”、“细柳营”、“营门细柳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7《绛侯周勃世家附条侯亚夫》2074、2075页:“文帝之后六年,匈奴(北方游牧民族,汉朝主要外患)大入边。乃以宗正(负责皇族内部事务长官,九卿之一)刘礼为将军,军霸上;祝兹侯徐厉为将军,军棘门;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,军细柳:以备胡。上自劳军,至霸上及棘门军,直驰入,将以下骑送迎。已而之细柳军,将士吏被甲,锐兵刃,彀(gòu够,张满弓弩)弓弩,持满。天子先驱至,不得入。先驱曰:‘天子且至!’军门都尉曰:‘将军令曰:军中闻将军令,不闻天子之诏。’居无何,上至,又不得入。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:‘吾欲入劳军。’亚夫乃传言开壁(营垒)门。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:‘将军约:军中不得驱驰。’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。至营,将军亚夫持兵揖(yī一,拱手行礼)曰:‘介胄(zhòu宙,穿铠甲、戴头盔)之士不拜,请以军礼见。’天子为动,改容式(通“轼”,车厢前扶手横木)车,使人称谢:‘皇帝敬劳将军。’成礼而去。既出军门,群臣皆惊。文帝曰:‘嗟乎!此真将军矣!曩(nǎng攘,从前)者霸上、棘门军,若儿戏耳!其将固可袭而虏也。至于亚夫,可得而犯邪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刘禹锡《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》:“伯仲到家人尽贺,柳营莲府递相欢。” 唐·李商隐《二月二日》:“万里忆归元亮井,三年从事亚夫营。” 唐·李乂《奉和幸望春宫》:“上宰调梅寄,元戎细柳城。” 唐·贺朝清《从军行》:“已见氛清细柳营,莫更春歌落梅曲。”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清和侯,烟尘道,展营门细柳平安报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文帝之后六年,匈奴大入边。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,军霸上;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,军棘门; 以河内守 (周) 亚夫为将军,军细柳,以备胡。上自劳军,至霸上及棘门军,直驰入,将以下骑送迎。已而之细柳军,军士吏被甲,锐兵刃,彀弓弩,持满。天子先驱至,不得入。先驱曰:‘天子且至!’军门都尉曰:‘将军令曰:“军中闻将军令,不闻天子之诏。”’居无何,上至,又不得入。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:‘吾欲入劳军。’亚夫乃传言开壁门。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:‘将军约,军中不得驱驰。’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。至营,将军亚夫持兵揖曰:‘介胄之士不拜,请以军礼见。’天子为动,改容式车。使人称谢:‘皇帝敬劳将军。’成礼而去。既出军门,群臣皆惊。文帝曰:‘嗟乎,此真将军矣! 曩者霸上、棘门军,若儿戏耳,其将固可袭而虏也。至于亚夫,可得而犯邪!’称善者久之。”《汉书·周勃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汉文帝六年时,匈奴大举侵犯。文帝分派三支军队分别驻扎在霸上、棘门、细柳,驻细柳的将军是周亚夫。文帝亲自去慰劳将士,至霸上、棘门两处军营,一直驰入,将军等下骑亲自迎送。然后至细柳军营,见军士都披甲胄持兵刃,张弓搭剑。天子先行官至,不准进入,先行官说:“天子快到了!”军门守官说:“将军有令: 军中只听将军令,不听天子之诏。”过一会,文帝到,也不得进营。于是派使者持天子符节去传告将军:“我想进入劳军。”周亚夫方传令打开营门,守门士兵对皇帝护卫说:“将军有令,军营中不能奔驰。”于是文帝让拉住马缰慢行。至营,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行礼,说:“甲胄之士不拜,请允许我只行军礼。”文帝不觉肃然,手扶车木致意,派人传达:“皇帝慰劳将军。”完成礼节而去。出了营门,随来的群臣惊讶不已。文帝说:“唉,这才是真将军啊! 前者霸上、棘门两军,如同儿戏,那里的将军很易被袭击俘虏,至于周亚夫,能进攻他吗?”称赞了好久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誉将帅号令严明,治军有方; 也泛指军营,军队; 或以“棘门灞上”等指纪律松弛的军队。

【典形】 灞上儿戏、灞上婴孩,棘霸儿戏,棘门灞上、棘门军、柳营、太尉营、细柳威,细柳营、亚夫营、营门细柳、细柳豪雄、细柳旧营、汉将儿戏、儿戏将军、柳作营、劳军细柳、细柳军。

【示例】

〔灞上儿戏〕 金·元好问《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》:“只知灞上真儿戏,谁谓神州遂陆沉。”

〔灞上婴孩〕 唐·李白《司马将军歌》:“细柳开营揖天子,始知灞上为婴孩。”

〔棘霸儿戏〕 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轻棘霸之儿戏,重条侯之倨贵。”

〔棘门灞上〕 宋·陆游《晚登子城》:“棘门灞上勿儿戏,犬羊岂惮渝齐盟。”

〔棘门军〕 唐·钱起《送马员外拜官觐省》:“归觐屡经槐里月,出师常笑棘门军。”

〔柳营〕 唐·刘禹锡《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》:“伯仲到家人尽贺,柳营莲府递相欢。”

〔太尉营〕 唐·罗隐《感旧》:“剑佩孙弘阁,戈鋋太尉营。”

〔细柳威〕 唐·李乂《奉和幸望春宫》:“上宰调梅寄,元戎细柳威。”

〔细柳营〕 唐·贺朝清《从军行》:“已见氛清细柳营,莫更春歌落梅曲。”

〔亚夫营〕 唐·李商隐《二月二日》:“万里忆归元亮井,三年从事亚夫营。”

〔营门细柳〕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清和侯,烟尘道,展营门细柳平安报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飧蔗

    源见“渐入佳境”。喻兴味越来越浓。宋陆游《杂题》诗:“贫中得味如飧蔗,语下明心似到乡。”

  • 五色瓜

    南朝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吴桓王时会稽生五色瓜,今吴中有五色瓜,岁充贡献。”后世遂以此典故喻瓜美。元.张可久〔南吕.四块玉〕《乐闲》:“一品茶,五色瓜,四季花。”【词语五色瓜】   汉语大词典:五色瓜

  • 能言鸭

    唐.陆龟蒙《甫里先生文集》附录《杨文公谈苑》:“唐陆龟蒙善为赋,绝妙。……相传龟蒙多智数,狡狯,居笠泽。有内养自长安使杭州,舟出舍下,小童奴以小舟驱群鸭出,内养弹其一绿头雄鸭,折头。龟蒙遽舍出,大呼云

  • 凿饮耕食

    晋.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:“(帝尧时)天下大和,百姓无事,有八十老人击壤于道。观者叹曰:‘大哉,帝之德也!’老人曰:‘吾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帝何力于我哉?”后因以此用为天下太平自食其

  • 颉羹

    源见“丘嫂颉羹”。佯为羹尽。喻吝啬。清赵翼《友人以家难系狱论罪悼之》诗:“事异颉羹衔嫂怨,情同冒刃代兄行。”【词语颉羹】   汉语大词典:颉羹

  • 邦翰

    同“藩翰”。唐王维《京兆尹张公德政碑》:“五代相韩,七叶侍汉,及我圣朝,亦生邦翰。”【词语邦翰】   汉语大词典:邦翰

  • 爱吾庐

    42` 晋.陶潜《陶渊明集》卷四《读山海经十三首》其一:“孟夏草木长,绕星树扶疏。众鸟欣有托,吾亦爱吾庐。”晋诗人陶潜有“我亦爱吾庐”之诗句,咏赞田园隐居之乐趣。后遂用为田园归隐之典。唐.李德裕《郊外

  • 有志竟成

    用以勉励人立志上进,终能成功之语。光武帝刘秀建武五年(29年)耿弇,(生平事迹见前“乌合之众”条)受命率兵攻打青州,聚歼敌将张布以下二十万人。胜利后,光武帝刘秀亲往临淄劳军。对耿弇说:“过去韩信破历下

  • 庾亮尘

    同“庾公尘”。唐殷尧藩《襄口阻风》诗:“曹瞒曾堕周郎计,王导难遮庾亮尘。”唐韩偓《驿步》诗:“物近刘舆招垢腻,风经庾亮污尘埃。”

  • 毛遂自荐

    指毛遂自己推荐自己,可以跟随平原君赵胜到楚国(都郢,今湖北江陵西北)求救,并定盟约。后以此典比喻自我推荐,担当重任。毛遂,战国时赵国(都邯郸,今河北邯郸)人,平原君赵胜门下食客。赵孝成王九年(前2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