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人言不足恤

人言不足恤

王安石不惧朝内外非议而执意变法事。王安石(1021-1086年)字介甫,号半山,宋抚州临川(今江西抚州)人。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中进士,历任签书淮南判官、鄞(yín银)县知县、舒州通判。嘉祐二年(1057年)知常州。次年,移提点江东刑狱,入为三司度支判官,迁知制诰。任朝官不久,就向仁宗上了万言书,提出改革政治、财政、军事和教育等的具体意见,主张变法革新,培养人才。但未被采纳。神宗即位,任王安石为江宁知府,并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,上《本朝百年无事札》列举了北宋建国以来各项制度的弊端,阐述改革的必要,正与神宗意合。神宗熙宁二年(1069年)拜参知政事(副宰相),设制置三司条例司,主持变法。陆续颁行了农田水利、青苗、均输、保甲、免役(募役)、市易、保马、方田等新法,史称王安石变法。次年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(宰相)。王安石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。他们以“祖宗法制”不能变的立场,反对变法,还把熙宁年间发生的自然灾害同推行新法联系起来,说是由于变法违反了天命造成的;甚至对王安石进行人身攻击和诬蔑。但王安石坚持变法立场,自信所见,执意不回。引经书文义作变法的理论根据,每每以数百言陈述己见,力排保守派非议。他针对许多人指责变法是不顺天意、不听人言、不守祖宗之法,提出了著名的“三不足畏”说:“天象的变化不足畏,祖宗的法典不足以效法,人们攻击变法的言论不值得忧虑。”为了使变法的措施顺利推行,王安石将朝官和地方官中一些老成守旧的人几乎全都罢免,任用一些聪慧敏捷的弟子。熙宁六年(1073年)全国发生了严重旱灾,保守派乘机将天灾的产生归罪于王安石,第二年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,变法遭到严重挫折。后来,王安石再次拜相,但于熙宁九年(1076年)10月再次辞去宰相职位。从此,他离开政治舞台,一直到元丰八年(1085年)三月宋神宗病逝,他都未回到朝中;次年在江宁钟山(今南京紫金山)逝世。

【出典】:

宋史》卷327《王安石传》10550、10551页:“安石性强忮(zhì志,刚愎),遇事无可否,自信所见,执意不回。至议变法,而在廷交执不可,安石傅经义,出己意,辩论辄数百言,众不能诎(qū屈,屈服,折服)。甚者谓‘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’。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,多用门下儇(xuān喧,便捷)慧少年。久之,以旱引去。洎复相,岁余罢。终神宗世不复召,凡八年。”


主谓 人言,别人的议论。恤,忧虑。不必害怕别人议论。语本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礼义不愆,何恤于人言。”《宋史·王安石传》:“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~。”△多用于为政或处世。↔人言可畏众口铄金 青蝇点素 三人成虎 暗箭伤人


【词语人言不足恤】  成语:人言不足恤汉语词典:人言不足恤

猜你喜欢

  • 陆玩无人

    《晋书.陆晔传》附《陆玩传》:“玩字士瑶。器量淹雅,弱冠有美名,贺循每称其清允平当。……王导、郗鉴、庾亮相继而薨,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,国家殄瘁。以玩有德望,乃迁侍中、司空,给羽林四十人,玩既拜,有人诣

  • 冢中枯骨

    冢:坟墓。坟墓中的枯骨,用以比喻人没有能力以及作为。刘备(161一223年),字玄德,涿郡涿县(今河北涿县)人。东汉皇族远支,东汉末起兵镇压黄巾起义,在军阀混战中先后依靠公孙瓒、陶谦、曹操、袁绍、刘表

  • 凌空舄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美称县官行踪。明何景明《送殷近夫之青田》诗:“飘飘暮送凌空舄,渺渺春回上汉槎。”

  • 积雪

    同“积雪囊萤”。宋 胡惠斋《满江红.灯花》词:“笑聚萤,积雪与偷光,寒儒忆。”【词语积雪】   汉语大词典:积雪

  • 清水黄龙

    同“清酒黄龙”。清 丘逢甲《鮀江喜晤许韫伯大令》诗:“天吴紫凤图纷改,清水黄龙约未更。”

  • 门阑之厮

    《史记.楚世家》:秦惠王派张仪去离间楚、齐两国关系,“谓楚王曰:‘敝邑之王所甚说者无先大王,虽仪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厮者亦无先大王。敝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先齐王,虽仪之所甚憎者亦无先齐王。而大王和之,是以敝邑

  • 狐濡尾

    《易.未济》:“未济,亨,小狐汽济,濡其尾,无攸利。”狐能渡水,但如果尾巴沾湿了,就渡不过去。小狐勇于渡,不知谨慎,故沾湿其尾,不能渡水。后以“狐濡尾”比喻始易终难。汽:接近。濡,沾湿。攸:所。

  • 河溃蚁孔

    见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。

  • 神禹泣罪

    汉刘向《说苑.君道》载:传说禹外出时看见犯罪的人,下车询问情况,并为之哭泣。左右问他:“罪人犯罪,你为何如此悲痛?”他说:“尧舜时,人们都以尧舜的心为心,而现在百姓都各怀己心,这都是我治理不好造成的,

  • 休明鼎尚重

    源见“问鼎”。谓王位不可图谋。南朝 梁庾肩吾《乱后行经吴御亭》诗:“休明鼎尚重,秉礼国犹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