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
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

源见“自相矛盾”。比喻用对方的言论、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。廖仲恺《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的关系》:“所以他在别个方面,用个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的办法,对于马罗达斯所引各处的凭据,从实例上驳他一顿。”


偏正 矛、盾,古代两种兵器,分别用于进攻或防御。用你的矛,刺你的盾。比喻用对方自己的观点或言论来驳倒对方。语出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楯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楯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?’其人弗能应也。”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:“~即‘文革’中说的‘打着红旗反红旗’,在政治舞台上一向是最灵的政治战略。”△用以说明一种斗争策略。→以杀止杀 即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 ↔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


【词语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】  成语: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汉语词典: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

猜你喜欢

  • 重足一迹

    同“重足而立”。《汉书.佞幸传.石显》:“自是公卿以下畏显,重足一迹。”颜师古注:“言极恐惧,不敢自宽纵。”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.四凶》:“〔李沼〕未几,按甲来觐,讽天子诛大臣,缙绅间重足一迹。”见“

  • 桥横乌鹊

    源见“乌鹊填桥”。指牛郎 织女七夕相会。宋谢逸《减字木兰花.七夕》词:“桥横乌鹊,不负年年云外约。”

  • 瞑臣

    古代乐师师旷无目,故称“瞑臣”。无名氏《逸周书太子晋》:“师旷对曰:‘瞑臣无见,为人辩也,唯耳之恃,而耳又寡闻而易穷。’”【词语瞑臣】   汉语大词典:瞑臣

  • 敌万人

    源见“弃书捐剑”。喻指志向宏大。清 丘逢甲《题易实甫所藏四叠前韵》:“此身未愿谋三窟,吾学原期敌万人。”

  • 铁肠石心

    唐.皮日休《桃花赋序》:“余尝慕宋广平(唐.宋璟封广平郡公)之为相,贞姿劲质,刚态毅状。疑其铁肠石心,不解吐婉媚辞。然覩其文而有《梅花赋》,清便富艳,得南朝徐庾体,殊不类其为人也。”唐.宋璟为相,刚直

  • 如到宝山空手回

    见“如入宝山空手回”。元·杨景贤《刘行首》1折:“正是遇仙不成道,~。”

  • 画脂镂冰

    在凝固的脂肪上绘画,在冰块上雕刻,一旦融化,便化为乌有。比喻劳而无功。汉代桓宽《盐铁论.殊路》:“内无其质,而外学其文,虽有贤师良友,若画脂镂冰,费日损功。”参见“镂冰”条。并列 在油脂上作画,在冰上

  • 任座抗行

    《吕氏春秋》卷二四《不苟论.赞能》:“魏文侯燕饮,皆令诸大夫论己。或言君之智也。至于任座,任座曰:‘君不肖君也,克中山,不以封君之弟,而以封君之子,是以知君之不肖也。’文侯不说,知于颜色。任座趋而出。

  • 姜诗跃鲤

    《东观汉记.姜诗传》:“姜诗,字士游,广汉 雒人也。适值年荒,与妇佣作养母……母好饮江水,令儿常取水,溺死。夫妇痛,恐母知,诈曰行学。岁岁作衣,投于江中。俄而涌泉出舍侧,味如江水,日生鲤一双。”后因以

  • 尽美矣,未尽善也

    虽然好,但还不够完美。 表示事物尚有某种缺陷。语出《论语.八佾》:“子谓《韶》,尽美矣,又尽善也;谓《武》,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”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.器玩部.制度第一》:“予顾而思之,犹曰尽美矣,未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