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仪舌

仪舌

源见“张仪舌”。战国辩士张仪之舌。泛指能言善辩的人。唐元稹《献荥阳公诗五十韵》:“仪舌忻犹在,舒帷誓不褰。”


【词语仪舌】   汉语词典:仪舌

猜你喜欢

  • 凤台

    同“凤女台”。南朝 宋鲍照《升天行》:“凤台无还驾,箫管有遗声。”唐黄滔《催妆》诗:“吹箫不是神仙曲,争引秦娥下凤台。”亦泛指华美的楼台。南朝 陈张正见《门有车马客行》:“舞袖飘金谷,歌声绕凤台。”【

  • 论议风生

    《宋史.陈亮传》:“亮为人才气超迈,喜谈兵;论议风生,下笔数千言立就。”因以“论议风生”或“议论风生”形容谈话、写文章生动形象而又风趣。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他们那样自得其乐,那样议论风生,仿佛故意表示一

  • 披裘泽畔

    源见“羊裘钓”。指严光披羊裘钓于泽中。形容高隐。清洪昇《钓台》诗:“逃却高名远俗尘,披裘泽畔独垂纶。”

  • 蓬生麻中

    《荀子.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”后因用“蓬生麻中”为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典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风操》:“昔在江南,目能视而见之,耳能听而闻之,蓬生麻中,不劳翰墨。”主谓

  • 疾恶如仇

    疾亦作“嫉”。憎恨坏人坏事,如同誓不两立的仇敌。形容人的正义感极强。《晋书.傅咸传》:“咸字长虞,刚简有大节,风格峻整,识性明悟,疾恶如仇,推贤乐善。”主谓 痛恨坏人坏事如对仇敌一样。形容人爱憎分明,

  • 三枝荆并

    同“三荆”。清 袁龙《端正好.寿业师爱庐五十》套曲:“我与你别宗枝弟与兄,同本原高与曾,祖父行三枝荆并,父叔们恰合着六出花生。”

  • 百尺无枝

    汉枚乘《七发》:“龙门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。”后因以“百尺无枝”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。《梁书.王规传》:“其风韵遒正,神峰标映,千里绝迹,百尺无枝。”主谓 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。语本汉·枚乘《七发》

  • 玉关投笔

    源见“投笔从戎”。谓弃文从武,远征边关。明汤显祖《紫箫记.留镇》:“玉关投笔事高奢,河源一缕通秦华。”

  • 冰寒于水

    源见“青出于蓝”。指后来者居上。唐 李宏庆《大慈恩寺大法师基公塔铭序》:“既脱儒服披缁衣,伏膺奘公,未几而冰寒于水矣。”主谓 冰比水冷。战国·荀子《劝学》:“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。”△用于比喻学生超过老

  • 於陵仲子

    源见“仲子灌园”。指战国 齐陈仲子,因避世迁居於陵,自称於陵仲子。后世诗文中常以借指有节操的隐居高士。清尤侗《得家信人有传予地震死者戏为作此》诗:“寄谢众人皆欲杀,於陵仲子犹无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