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兵不血刃

兵不血刃

谓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。荀子认为,战争是实现仁义的手段。他说,尧伐欢兜,舜伐有苗,禹伐共工,汤伐夏桀,文王伐崇,武王伐纣,上述四帝、两王都是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。因而,附近的人因其推行善政而服从其领导,远方的人因仰慕其德行而前来投奔,武器上没有一点血迹,远近已来归服,功德极盛,恩惠遍及四方。

【出典】:

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故仁人之兵,所存者神,所过者化,若时雨之降,莫不说喜。是以尧伐欢兜,舜伐有苗,禹伐共工,汤伐有夏,文王伐崇,武王伐纣,此四帝、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。故近者亲其善,远方慕其德,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,德盛于此,施及四极。”

【例句】:

尉缭子·武议》:“武王不罢士民,兵不血刃,而克商诛纣。” 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王濬传》:“濬自发蜀,兵不血刃,攻无坚城。”


主谓 兵,兵器。兵器上没有沾血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故近者亲其善,远方慕其德,~,远迩来服。”△用于表示未经激烈战斗就取得了胜利。→不战而胜↔血流漂杵 血流成河。 也作“兵无血刃”、“军不血刃”。


解释兵:兵器。兵器上没有沾血。指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。

出处荀子·议兵》:“故近者亲其善,远方慕其德,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。”

荀子的学生陈嚣问荀子:“先生您谈论用兵之道的时候,经常把仁义作为根本。仁的意思就是爱人,义的意思就是遵循道理,既然这样,那为什么还要用兵呢?因为在我看来,用兵的原因就是为了争夺啊。”

荀子说:“仁的意思就是爱人,正因为爱人,所以就憎恶别人危害它;义的意思就是遵循道理,正因为遵循道理,所以就憎恶别人弄乱它。这么说来,用兵的原因就是为了禁止暴横,消除危害,并不是为了争夺。因此,仁人的军队,停留的地方会得到全面治理,经过的地方会受到教育感化,就像及时雨一样,没人不喜欢。尧、舜、大禹、商汤、文王、武王,这两帝四王都是用仁义的军队驰骋于天下,所以近处喜爱他们的善良,远方仰慕他们的道义,兵器上连血都没有沾染,远近的人就来归附了。《诗经》上说:‘君子忠于仁义,坚持道义,正因为这,所以才长久地坐镇国家。’说的就是这种情况。”

近义不战而胜

反义浴血奋战

例句

人民解放军兵不血刃,就解放了这个城市。


【词语兵不血刃】  成语:兵不血刃汉语词典:兵不血刃

猜你喜欢

  • 鼎湖龙

    同“鼎湖飞龙”。唐李商隐《昭肃皇帝挽歌辞》之二:“始巢阿阁凤,旋驾鼎湖龙。”

  • 螗臂扼辙

    源见“螳臂当车”。比喻不自量力,招致失败。宋王谠《唐语林.补遗一》:“是知真人之兴,非英雄所觊,况非英雄乎!人臣之谬思乱者,乃螗臂扼辙耳。”【词语螗臂扼辙】  成语:螗臂扼辙

  • 不崩不骞

    《诗经.小雅.天保》:“如南山之寿,不骞不崩。”汉.毛氏传:“骞,亏也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天定其基业,长久且又坚固,如南山之寿,不骞亏,不崩坏。”又,《小雅.无羊》:“尔羊来思,矜矜兢兢,不骞不崩。”

  • 梧丘之魂

    《文选》卷三十九江文通《诣建平王上书》唐.李善注引《晏子春秋》曰:“景公畋于梧丘,夜坐睡,梦见五丈夫,倚徙称无罪。公问晏子,曰:‘昔先公灵公出畋,有五丈夫来,惊兽,悉断其头而葬之,命曰:“丈夫丘”。’

  • 栩栩蝶

    源见“庄周梦蝶”。喻指闲适自得的人。宋沈辽《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》:“肯羡冥冥鸿,安知栩栩蝶?”

  •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

    表示自然景物长供人们享用。语出唐.李白《襄阳歌》:“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,玉山自倒非人推。”清.刘熙载《艺概.诗概》:“‘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’,上四字共知也,下五字独得也。”

  • 丸泥封关

    《东观汉记》卷二三《隗嚣载记》:“嚣(字季孟,东汉成纪人,王莽新末,占据陇西。自称西州上将军。初附刘玄,后归刘秀,又叛投公孙述。光武西征,嚣败退西城而死。)将王元说嚣曰:‘无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

  • 燕足红线

    曾慥《类说》卷三十九引《丽情集.燕女坟》:“宋末,娼家女姚玉京嫁襄州小校敬瑜。敬瑜溺水而死,玉京守志养姑舅,常有双燕巢梁间,一日为鸷鸟所获,其一孤飞悲鸣,徘徊至秋,翔集玉京之臂,如告别然。玉京以红线系

  • 伏猎

    源见“伏猎侍郎”。谓大臣不学无文。清魏源《拟进呈〈元史新编〉序》:“台省长官多其国人,及其判署,不谙文义,弄麞、伏猎,不得已始取汉人、南人以为之佐。”亦泛指不学无文的人。明沈德符《野获编.内阁》:“二

  • 公冶非罪

    《论语.公冶长》:“子谓公冶长:‘可妻也。虽在缧绁之中,非其罪也。’以其子妻之。”南朝 梁皇侃疏引《论释》载:公冶长懂鸟语,将黄雀相互召呼“到清溪食肉”的讯息告诉走失儿子的老妪,老妪找到儿子时,儿子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