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凤鸣朝阳

凤鸣朝阳

《诗.大雅.卷阿》载:“凤凰鸣矣,于彼高岗;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”。
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张华见褚陶,语陆平原曰:‘君兄弟龙跃云津,顾彦先凤鸣朝阳,谓东南之宝已尽,不意复见褚生。’”西晋大臣张华初见江南名流褚陶,十分赏识,对陆机说:“你们兄弟俩如龙腾虎跃,顾荣象凤鸣朝阳,见到你们本以为江南再无人才,没料到今日又见到褚生。”后比喻高才得遇明时。

清朝徐世昌《清儒学案》卷一〇〇:“〔王念孙〕首劾大学士和珅。疏语援据经义,天下比之凤鸣朝阳。”也作“朝阳鸣凤”、“鸣凤朝阳”。

新唐书.韩瑗传》:“韩瑗字伯玉,京兆三原人……瑗少负节行。博学,晓吏事。贞观中,以兵部侍郎袭爵。永徽三年,迁黄门侍郎。俄同中书门下三品,监修国史。进侍中,兼太子宾客……(韩瑗直言敢谏,因受到许敬宗、李义府等人的攻击诬陷,忧愤成疾,死在振州刺史任上,年五十四岁)自瑗与褚遂良相继死,内外以言为讳将二十年。帝(武则天皇帝)造奉天宫,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,时人喜之,谓为凤鸣朝阳。”

唐朝时候,自褚遂良、韩瑗死后,内外忌讳,不敢谏正朝廷之事,前后将近二十年。后武则天兴建奉天宫,才有一个叫李善感的御史官上书谏事。当时的人对此非常赞美,称之为“凤鸣朝阳”。后因用为赞誉直臣敢谏的典故。

幼学琼林》卷一“文臣”:“李善感直言不讳,竞称鸣凤朝阳(当作“凤鸣朝阳”);汉张纲弹劾无私,直斥豺狼当道。”


主谓 ①比喻贤才以明世。语本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,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张华见褚陶,陆平原曰:‘君兄弟龙跃云津,顾颜先~。谓东南之宾已尽,不意复见褚生。’”△褒义。多用于高才得到施展的机会。②忠臣直谏,如鸣凤于朝阳。《唐书·李善感传》:“自褚遂良等死后,群臣无敢谏者,李善感当因事一谏,人以为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敢于说话方面。也作“鸣凤朝阳”。


【词语凤鸣朝阳】  成语:凤鸣朝阳汉语词典:凤鸣朝阳

猜你喜欢

  • 饮泉狂

    源见“狂泉”。形容人们急于进取。清袁枚《寄庄容可抚军五排一百韵》:“少年文战锐,倾国饮泉狂。”

  • 鲁恭壁书

    鲁恭:西汉鲁恭王刘余。壁书:在墙壁里发现古代书籍。鲁恭王刘余是汉景帝刘启之子,在汉景帝前二年(前155年)立为淮阳(今河南淮阳县)王。吴楚等七国的叛乱被平定后,在汉景帝前三年(前154年),刘余改任鲁

  • 化胥

    源见“华胥梦”。谓化入梦境。清曹寅《甲戌仲夏二十二日》诗:“远携楠榴枕,午睡华阳城……意于将化胥,反为蚁斗争。”【词语化胥】   汉语大词典:化胥

  • 借箸筹

    源见“留侯借箸”。指出谋划策。宋王阮《上九江唐舍人五十韵》:“增重依莲幕,尤烦借箸筹。”【词语借箸筹】  成语:借箸筹

  • 云龙

    源见“风从虎,云从龙”。比喻君臣风云际会。宋陆游《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》:“云龙际千载,典册冠三公。”亦喻朋友相得。清赵翼《余简稚存诗稚存答诗再简奉酬》:“昔唐有韩 孟,云龙两连翩。”【词语云龙】   

  • 谢安哀乐

    同“谢公哀乐”。清张问陶《初冬九日得秀水马吉初书知杏里师去夏辞世感事述怀》诗之三:“莫问谢安哀乐事,年年身阅小沧桑。”

  • 敝帚自享

    同“敝帚自珍”。清包世臣《艺舟双楫.书刘文清〈四智颂〉后》:“唯余事斯,素有微契,而敝帚自享,从无连篇累牍之作。”主谓 比喻东西不贵重,自己却非常珍惜。清·包世臣《艺舟双辑·书刘文清〈四智颂〉后》:“

  • 召贾生

    同“宣室召”。明陈子龙《送钱大鹤还吴阊》诗:“五湖纵与家山近,宣室还劳召贾生。”

  • 芒刺在背

    芒刺,草木茎叶、果壳上的小刺。芒刺扎在人的后背,比喻人的心情畏忌不安。典出《汉书·霍光传》。霍光(?-前68年),字子孟,河东平阳(今山西临汾西南)人,西汉大臣。霍光是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异母弟。武帝时

  • 子虚乌有

    子虚:空虚;不真实。乌有:哪有,没有。后以此典指假设虚构;或形容不存在、没有之事。此典指司马相如借空虚没有而假托之事,写成《子虚赋》,意在讽谏。司马相如以“子虚”为空言虚语,是为称说楚国之美;“乌有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