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分道扬镳

分道扬镳

扬镳:提起马勒口,驱马前进。指分路而行。也比喻志趣不同,造诣不同,各走各的路。郭沫若《海涛集.涂家埠》:“于是我们的交情便进了一境,由‘貌合神离’再变为‘分道扬镳’了。”亦作“分路扬镳”。《魏书.河间公齐传》:“子志……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,俱入见,面陈得失……高祖曰:‘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’”《南史.裴子野传》:“兰陵萧琛言其评论可与《过秦》、《王命》分路扬镳。”


连动 镳,马勒口。扬镳,提起马勒口,驱马前行。形容分路前进。比喻志趣、目的等不同,各奔前程。本作“分路扬镳”。语本《北史·魏诸宗河间公齐传》:“李文曰:‘洛阳,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’”冬雪《红杜鹃》:“你也亲自看到了,童彤年轻、英俊,我已和他~,难道你还不满意么?”△用于分路而行或各干各的事。→各奔前程 各奔东西 ↔志同道合 齐头并进 并驾齐驱。也作“分路扬镳”、“扬镳分道”、“扬镳分路”。


解释镳:马嚼子。扬镳:提起马嚼子,意即驱马前行。原指分道而行。后多用来形容由于见解不合,各走各的路,各干各的事。

出处魏书·拓跋志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
南北朝时,北魏有一个叫拓跋志的人,是皇室宗族,他父亲屡建战功,很受皇帝敬重。拓跋志从小聪敏机警,口才出众,同时饱读诗书,很有文采,受到皇帝的赏识,后被任命为洛阳令。不久,北魏迁都洛阳,拓跋志便顺理成章地成了主管京城事务的京兆尹。洛阳变成京城,城中达官贵人就多了起来。但拓跋志认为自己很有才能,根本瞧不起那些地位比自己高的官员。

有一次,拓跋志外出,迎面遇上御史中尉(国家最高监察机构长官)李彪的车马。按照当时的规定,官职低者要给高者让路。拓跋志职位比李彪低,应该给李彪让路,但他偏偏不让。两人相持不下,到皇帝面前争了起来。李彪说:“御史中尉谋虑国家大事,按法享受华盖之车。岂有洛阳令与我相抗衡的道理?”拓跋志并不买李彪的账,说:“普天之下,哪个人不编入地方官的户籍?洛阳为京畿之地,我是这里的行政长官,你就是编入我户籍的一位住户,我又岂能和其他官员一样,避让你的车马?”

皇帝听后,觉得他们都有理,便说:“洛阳是我的京城,从今以后你们可以分路而行,各走各的。”于是两人出来,拿出尺子丈量路面,然后分成两边,各走各的。

近义各奔前程

反义志同道合

例句

我们各自的追求目标大相径庭,只好分道扬镳,各走各的路。


【词语分道扬镳】  成语:分道扬镳汉语词典:分道扬镳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发郎

    同“白发郎潜”。宋苏轼《赠写御容妙善师》诗:“尔来摹写已到我,谓是先帝白发郎。”

  • 霜女

    同“青女”。宋张先《南乡子.送客过馀溪听天隐二玉鼓胡琴》词:“百卉已随霜女妒,东君,暗折双花借小春。”【词语霜女】   汉语大词典:霜女

  • 不堪七

    源见“嵇康七不堪”。谓才能不称。宋梅尧臣《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》:“笔工诸葛高,海内称第一。频年值我来,我愧不堪七。”【词语不堪七】   汉语大词典:不堪七

  • 槎犯斗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指传说中登天遨游。唐韩偓《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》诗:“坐久忽疑槎犯斗,归来兼恐海生桑。”

  • 获隽公车

    《汉书.礼乐志》载:汉代用公家车马送应举者。后以“获隽公车”谓会试得中。《红楼梦》一〇三回:“学生自蒙慨赠到都,托庇获隽公车,受任贵乡,始知老先生超悟尘凡,飘举仙境。”偏正 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

  • 胯下辱

    同“胯下之辱”。宋陆游《忆荆州旧游》诗:“君不见将军昔忍胯下辱,京兆晚为人所怜。”

  • 枕中经

    同“枕中鸿宝”。唐周渭《赠龙兴观主吴崇岳》诗:“枕中经妙谁传与,肘后方新自写将。”

  • 龙虎营

    《后汉书.南匈奴传》:“攻破京兆虎牙营。”李贤注:“虎牙营即京兆虎牙都尉也。《西羌传》云:‘置虎牙都尉于长安,扶风都尉于雍。’《汉官仪》曰:‘凉州近羌,数犯三辅,京兆虎牙、扶风都尉将兵卫护园陵’也。”

  • 枭卢

    古代赌具六博中的两种采色,以枭为么,以卢为六,得枭者胜,得卢次之。杜甫《今夕行》:“冯陵大叫呼五白,袒跣不肯成枭卢。”唐代韩愈《送灵师》诗:“六博在一掷,枭卢叱回旋。”一说,一掷五子皆黑,称卢,最为胜

  • 君子忧道不忧贫

    道:指真理。 君子只着急得不到真理,不着急得不到钱财。 形容君子重在追求真理。语出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君子忧道不忧贫。”鲁迅《华盖集.牺牲谟》:“你不要以为我的胖头胖脸是因为享用好,我其实是专靠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