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双管齐下

双管齐下

郭若虚图画见闻志.故事拾遗》:“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。尤于画松特出意象,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,一为生枝,一为枯干,势凌风雨,气傲烟霞。”后因以“双管齐下”比喻两方面或两件事同时进行。茅盾《子夜》八:“他有了这样的盘算:如果李壮飞的话可靠,那岂不是胜似何慎庵的‘钻狗洞’么?当然双管齐下是最妥当的了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:“他轻轻的叩了两下门环,又低声假嗽一两下,为是双管齐下,好惹起院内的注意。”


主谓 原指双手握笔同时作画。今多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。语本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:“唐时张璪善画松,能手执两笔,同时俱下,一作生枝,一作枯干。”《扫迷帚》24回:“小弟愚见,原思~,一边将迷信关头,重重戡破,一边大兴学堂,归重德育,使人格日益高贵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行动。→齐头并进 并驾齐驱 左右开弓↔匹马单枪


解释管:毛笔,画笔。本指两手各握一支毛笔,同时作画。后常用来比喻两方面或两件事同时进行。

出处宋·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·故事拾遗》:“唐张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,尤于画松特出意象,能手握双管,一时齐下,一为生枝,一为枯干,势凌风雨,气傲烟霞。”

张璪(zǎo),字文通,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,唐代画家。他因为在安史之乱时曾任伪职,所以在政治上不得意。但他作画的水平极高,以至于当时的著名画家毕宏都惊问他是从哪里学来的。

张璪最擅长画山水画,尤以精于画松石而闻名当世,他的松石画中常常能透露出独特的意象。张璪能够一手拿两根毛笔同时作画,更奇特的是,这两支笔可以同时画出不同的景象,一支画出鲜活的松枝,一支画出干枯的树干,表现出的气势超越了风雨和烟霞。他还能用手直接蘸墨在白绢上作画。

他的画作多山水,重灵感,富于激情,是唐代水墨山水画的代表。同时,他所提出的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(师法大自然,同时内心多加揣摩)的创作方法,以及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相统一的绘画主张,在中国美术史上有重大意义,对后世的绘画理论也有很大的影响。

近义齐头并进

例句

他轻轻地叩了两下门环,又低声假嗽一两下,为的是双管齐下,好惹起院内的注意。


【词语双管齐下】  成语:双管齐下汉语词典:双管齐下

猜你喜欢

  • 软轮车

    《后汉书.明帝纪》:永平二年,明帝诏曰:“……尊事三老,兄事五更,安车软轮,供绥执授。”唐.李贤注:“安车,坐乘之车;软轮,以蒲裹轮。……三老就车,天子亲执绥授之。”据《后汉书》记载,汉代朝廷用蒲草裹

  • 柳下贤

    源见“坐怀不乱”。形容男子品行端正。宋黄庭坚《放言》诗:“未有颜叔子,安知柳下贤。”

  • 冰肌雪艳

    见“冰肌玉骨”。宋·张舜民《画墁集·酴醿》卷4:“~映残春,燠日熏风入四邻。”

  • 声色

    《诗.大雅.皇矣》:“帝谓文王,予怀明德,不大声以色,不长夏以革。”孔颖达疏:“不大其音声以见於颜色而加人,不以年长大以有变革於幼时。”后遂以“声色”为疾言厉色之意。《礼记.中庸》:“声色之於以化民,

  • 云鹏怒翼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指鲲鹏巨大的翅膀,形容极其庞大。唐钱起《江行无题》诗之二三:“帆翅初张处,云鹏怒翼同。”

  • 自我不见,于今三年

    自从我们不相见,至今时隔已三年。 表示与人相别时间之久。语出《诗.豳风.东山》:“自我不见,于今三年。”《后汉书.阴皇后纪》:“制诏三公曰:‘阴贵人乡里良家,归自微贱。自我不见,于今三年,宜奉宗庙,

  • 盗憎

    同“盗憎主人”。宋王禹偁《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》:“臣观汝士之所为略无私过,盖盗憎民怨尔。”清顾炎武《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》诗:“世业为奴有,空名任盗憎。”【词语盗憎】   汉语大词典:盗憎

  • 禽填海

    同“精卫填海”。唐杜甫《寄岳州贾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》诗:“浪作禽填海,那将血射天。”严复《哭林晚翠》诗:“每欲禽填海,深怜虱处裈。”

  • 夺席拔帜

    源见“谈经夺席”、“拔赵帜易汉帜”。谓学识超过别人,拔得头筹。清孙枝蔚《与王贻上书》:“今京口则六朝 三唐名士题咏之地也……乃欲起而夺席拔帜,为千余年重开生面,譬如‘既生瑜,又生亮’,亦天地仅事矣。”

  • 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

    岩墙:危墙。 懂得命运的人不站在有倾倒危险的墙壁之下。 表示重视生命安全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。”三国.魏.嵇康《答张辽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》:“知命者不立岩墙之下。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