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吞炭漆身

吞炭漆身

同“漆身吞炭”。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.方正》:“臣不能吞炭漆身,今日复睹圣颜。”


见“漆身吞炭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毋丘俭》:“俭坚守,钦在外为游兵”。裴松之注:“斯义苟立,虽焚妻子,~,死而不恨也。”


【词语吞炭漆身】  成语:吞炭漆身汉语词典:吞炭漆身

猜你喜欢

  • 终焉志

    唐.房玄龄《晋书.王羲之传》:“羲之雅好服食养性,不乐在京师,初渡浙江,便有终焉之志。”唐代李延寿《南史.隐逸传下.刘慧斐传》:“慧斐少博学,能属文,起家梁安成王法曹行参军。尝还都,途经寻阳,游于匡山

  • 奔命

    闻命面奔赴。《左传.襄公二十六年》:《吴于是代巢、取驾、克棘、入州来,楚罢于弃命。”罢:通“疲”。后世“罢于奔命”泛指穷于应付而精衰力尽的意思。又作传达紧急命令解释。如《汉书.丙吉传》:“发奔命,警各

  • 楚女腰肢

    源见“楚宫腰”。泛称女子苗条的细腰。唐杜甫《清明》诗之一:“胡童结束还难有,楚女腰肢亦可怜。”偏正 楚国女子以腰细为美。泛指女子的细腰。宋·欧阳修《减字木兰花》:“香生舞袂,~天与细;粉汗重匀,酒后轻

  • 五斗粟

    同“五斗米”。元耶律楚材《和刘子中韵》:“今日君之来,非为五斗粟。”【词语五斗粟】   汉语大词典:五斗粟

  • 下泽贤

    源见“跕鸢”。谓量己度时,甘愿平常,不怀奢望。姚锡钧《二陆祠》诗:“辩亡忍负南公痛,去乱多惭下泽贤。”

  • 低首下心

    形容低声下气,屈服顺从的样子。唐代韩愈《祭鳄鱼文》:“刺史虽驽弱,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,伈伈睍睍,为民吏羞,以偷活于此邪?”伈伈( ㄒㄧㄣˇ ㄒㄧㄣˇ xǐn xǐn ):恐惧的样子。睍睍( ㄒㄧㄢ

  • 兼听则明,偏听则蔽

    见“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”。《三国演义》83回:“古云:‘~。’望陛下察之。”

  • 杖头钱

    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阮宣子(阮修字宣子,喜好《易经》、《老子》,善于清谈,安于家贫,不喜见俗人)常步行,以百钱挂杖头,至酒店便独酣畅。虽当世贵盛,不肯诣也(梁刘孝标注引《名士传》说:“修性简任。”)

  • 不杀取江南

    《元史.本纪.世祖忽必烈》:“乙未,伯彦等陛辞,帝谕之曰:‘古之善取江南者,唯曹彬一人。汝能不杀,是吾曹彬也。’”又《伯颜传》:“世祖谕之曰:‘昔曹彬以不嗜杀平江南,汝其体朕心,为吾曹彬可也。’”元世

  • 不堪七

    源见“嵇康七不堪”。谓才能不称。宋梅尧臣《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》:“笔工诸葛高,海内称第一。频年值我来,我愧不堪七。”【词语不堪七】   汉语大词典:不堪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