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.李蘩《邺侯外传》:“肃宗尝夜坐,召颖王等三弟同于地炉罽毯上食(罽,音jì,罽毯即毛毯)。以泌绝粒(绝粒,又称辟谷,为道家不吃熟食和五谷的一种修炼方法),肃宗每为自烧二梨以赐泌。时颖王恃恩固求,肃宗
源见“和衷共济”。谓和睦同心。《宋史.吴潜传》:“〔陛下〕明诏二三大臣,和衷竭虑,力改弦辙,收召贤哲,选用忠良。”【词语和衷】 汉语大词典:和衷
源见“桓伊三弄”。称赞人擅长吹笛。北周庾信《对酒》诗:“惟有龙吟笛,桓伊能独吹。”
同“焚书坑儒”。《汉书.地理志下》:“昭王曾孙政(即秦始皇)并六国,称皇帝,负力怙威,燔书坑儒,自任私智。”见“焚书坑儒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昭王曾孙政并六国,称皇帝,负力怙威,~,自任私智。”【
《艺文类聚》卷十七引应劭《汉官仪》曰:“侍中刁存,年老口臭。帝赐鸡舌香,令含之。”事又见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六七引汉应劭《汉官仪》。鸡舌香,因其似丁子(蝌蚪),故名丁子香,即今所谓丁香。汉三省故事,郎官日
源见“黄雀报”。谓受他人恩德。明杨珽《龙膏记.游仙》:“嘘植枯枝,黄雀衔恩非浅。”
源见“刘伶鸡肋”。意谓身体羸弱抵挡不了拳击。明沈受先《三元记.错认》:“由他唾面不须争,只是尊拳鸡肋难抵应。”
宋司马光《郭昭选札子》:“国初草创,天步尚艰,故祖宗即位之始,必拔擢左右之人,以为腹心羽翼,岂以为永世之法哉……有司因循踵为故事,凡东宫僚吏,一概超迁,谓之随龙。”后因以“随龙”指东宫官吏随太子即位而
同“荐枕席”。唐李白《相和歌辞.怨歌行》:“荐枕娇夕月,卷衣恋春风。”明沈德符《敝帚轩剩语.守土吏狎妓》:“〔金沙光〕与吴士王百谷厚善,时过其斋中小饮,王因匿名倡于曲室,酒醛,出以荐枕。”【词语荐枕】
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子曰:‘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。’”孔子说,他到了五十岁就能了解自然道理的精微奥妙,即掌握天道之规律。后以“知命之年”指称五十岁年龄。唐.张说《岳州夜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