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噬指弃薪

噬指弃薪

后汉书.周磐传》附“蔡顺”:“(顺)少孤,养母。尝出求薪,有客卒(音cù,同猝,突然)至,母望顺不还,乃噬(音shì,咬)其指,顺即心动,弃薪驰归。”此事,又见载于《白孔六帖》。

后因以“噬指”指母子眷念之情。唐.骆宾王《上吏部裴侍郎书》:“故寝食梦想,噬指之恋徒深;岁时蒸尝,崩心之痛罔极。”(见《骆宾王集》卷七)


【词语噬指弃薪】  成语:噬指弃薪汉语词典:噬指弃薪

猜你喜欢

  • 裙屐少年

    《北史.邢峦传》:“峦(字洪宾,少年好学,博览书史,有文才干略,官至殿中尚书)表曰:‘扬州、成都,相去万里,陆途既绝,唯资水路。水军西上,非周年不达。外无军援,一可图也。益州顷经刘季连反叛,邓元起围攻

  • 辋口渔人

    源见“辋川”。指退隐之人。明王衡《郁轮袍》七折:“前日在科场中,见考官将我哥哥奈何,我叹了一口气,便不递俺这文章,竟买舟归家,做个辋口渔人。”

  • 始终者,万物之大归

    始终:本指产生和死亡,这里是偏义复词,专指死亡。 死亡是万物的最终归宿。语出晋.陆机‘《吊魏武帝文》:“夫始终者,万物之大归;生死者,生命之区域。”唐.骆宾王《伤祝阿王明府并序》:“然而始终者,万物

  • 折腰营口腹

    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谓为生计而屈身事人。宋苏轼《欧阳叔弼见访》诗:“重以五斗米,折腰营口腹。”

  • 颊上添毫

    亦作“颊上三毛”。颊:面颊。毫:毫毛。面颊上加上三根毫毛,形容绘画、文章等作品描绘生动传神。顾恺之(事迹见前“布帆无恙”条)绘画特别讲求传神,每画一幅人物图象,有时好几年都不给画中人点上眼睛。人们问他

  • 三十而立

    指人到三十岁正是立业之年,应当有所建树。孔子在谈到自己一生成长过程时说,我十五岁时开始立下学习的志愿,三十岁时学业有所成就;四十岁时能知道事物的道理而不感到疑惑,五十岁时懂得事情所以然的道理而穷道达变

  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

    《尚书.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,其犹不可扑灭。”星星之火,星星点点的火头。比喻微小事物。燎原,延烧原野。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”,小火星可以引起燎原大火。比喻小事情可以酿成大事情。也可比喻新生

  • 郭开金

    源见“廉颇善饭”。谓奸佞贿赂作梗,陷害忠良。周昙《咏史诗.郭开》:“秦袭邯郸岁月深,何人沾赠郭开金。廉颇还国李牧在,安得赵王为尔擒。”

  • 非烟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八引《孙氏瑞应图》:“景云者,天平之应也,一日庆云。非气非烟,五色纷缊,谓之庆云。”非烟,指庆云,古人认为是时世太平祥瑞的征候。后因用为赞美时世的典故。唐.卢渥《赋得寿星见》:“甘露

  • 反复字

    晋.葛洪《抱朴子.外篇》卷五十二《自叙》:“洪者,君之第三子也……年十有三,而慈父见背,夙失庭训,饥寒困瘁……先人典籍荡尽,农隙之暇无所读。乃负笈徒步行借。又卒于一家少得全部之书,益破功日伐薪卖之,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