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大未必佳

大未必佳

南朝.宋.刘义庆撰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孔文举(孔融)年十岁,随父到洛,时李元礼(李膺)有盛名,为司隶校尉,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(指通禀接见)。文举至门,谓吏曰:‘我是李府君亲。’既通,前坐,元礼问曰:‘君与仆有何亲?’对曰:‘昔先君仲尼(孔子字),与君先人伯阳(指老子,姓李名耳字伯阳)有师资之尊,是仆与君奕世(一代接一代)为通好也。’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。太中大夫陈韪后至,人以其语语之。韪曰:‘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’文举曰:‘想君小时,必当了了。’韪大踧踖。”

东汉孔融少年时非常聪敏,回答陈韪的话含而不露,言外之意是“你现在大了也未必佳。”十岁的顽童竟使一位太中大夫官,一时大受窘迫。

“大未必佳”,用指长大了或大的东西未必好。“小时了了”,用以表示幼小时聪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陵初诗

    唐.释皎然《诗式.李少卿并〈古诗十九首〉》:“其五言,周时已见滥觞,及乎成篇,则始于李陵、苏武二子。天与其性,发言自高,未有作用。……”五言诗的起源,各有不同说法。推其源,当在周,流行在汉。有人说李陵

  • 九皋相马

    同“方皋相马”。明胡应麟《〈诗薮〉序》:“其求之色相之外,如九皋相马,未也。”

  • 避骢马

    《后汉书.桓典传》:“是时宦官秉权,典执政无所回避。常乘骢马,京师畏惮,为之语曰:‘行行且止,避骢马御史。’”后以“避骢马”指回避侍御史,形容御史威严。唐孟浩然《与黄侍御北津泛舟》诗:“本欲避骢马,何

  • 举子踏槐花

    同“槐花黄,举子忙”。宋苏轼《和董传留别》:“厌伴老儒烹瓠叶,强随举子踏槐花。”

  • 王翦在频阳

    《史记.王翦列传》:“于是始皇问李信:‘吾欲攻取荆,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?’李信曰:‘不过用二十万人。’始皇问王翦,王翦曰:‘非六十万人不可。’始皇曰:‘王将军老矣,何怯也!李将军果势壮勇,其言是也。

  • 白云归帝乡

    《庄子.天地》:“千岁厌世,去而上仙,乘彼白云,至于帝乡。”庄周在《庄子》一书中,曾说厌世成仙“乘彼白云,至于帝乡”。帝乡,天帝所居之地。后用为咏赴帝京之典。唐.武无衡《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》:“珠

  • 商声讴

    同“宁子商歌”。唐韩愈《驽骥》诗:“寄言同声子,为我商声讴。”

  • 生花不律

    同“生花笔”。不律,“笔”的谐音。清赵翼《慰蕺园下第》诗:“生花不律行将秃,弃甲于思忍复来。”

  • 有病不治,常得中医

    意谓上等医生治好病,下等医生治死人,而有病不求医生,可以抵得上一个中等医生(既治不好病,也治不死人)。语出《汉书.艺文志》引谚:“有病不治,常得中医。”《秇林伐山》卷一九:“治,古音迟。如治国之治,及

  • 萱亲

    同“萱堂”。元高文秀《襄阳会》二折:“你孩儿则要侍奉萱亲,修真养性。”明沈采《千金记.省女》:“感得萱亲言善,奈终身贫苦,衣食全悭。”【词语萱亲】   汉语大词典:萱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