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大相径庭

大相径庭

原作“大有径庭”,径,山间小路;庭,庭院或堂外空地。大相径庭,原说山间小路和庭院毫无关系,后则泛指相比较的两种事物之间相去悬远,毫不相干。肩吾对连叔说,我听楚国狂士接舆说话,感到大而无当,荒诞无据,离奇的象天上的银河一样不着边际,与人之常情相去悬远。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肩吾问于连叔曰:‘吾闻言于接舆,大而无当,往而不返。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,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鲁迅《集外集·田园思想》:“虽然结果一样,其‘因’却大相径庭。”


偏正 两者差别很大,距离很远或彼此矛盾。语本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而无极也,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。”邓贤《中国知青梦》9章:“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远大理想,都有各自绝不雷同的思想和动机,生活和命运也~,难道郝大江的荣誉和地位能够分成若干份与他们共同分享么?”△用于描写差别大。→截然不同 迥乎不同 天差地远 判若天壤 天壤之别 ↔相去无几 大同小异 不相上下。也作“大有径庭”。


差异甚大、相距甚远谓之 “大相径庭”。亦即彼此过分悬殊之意。

为什么以 “径庭”言之? 此语当以 “径”、 “庭”之异比喻而成。

《说文·彳 ( chì) 部》: “径,步道也。”段注: “此云步道,谓人及牛马步行而不容车也。”即谓小路,如 “曲径”、“山径”。

《说文·广 ( yǎn) 部》: “庭,宫中也。”段注: “下文曰中庭,则此当曰中宫,俗倒之耳。……宫者,室也。室之中曰庭。”谓厅堂。

庄子·逍遥游》: “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而无极也。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。”清·王先谦 《庄子集解》引宣颖云: “径,门外路;庭,堂外地。”谓院子。

门外小路与厅堂或院子,彼此殊异,相距甚远,因而过分悬殊谓之 “大相径庭”。

“大”,言其程度之深、广; “相”,谓相互、彼此。

大相径庭”亦作 “大相迳庭”、 “大相径廷”。 “迳”为 “径”之异体,“廷”与 “庭”通。


【词语大相径庭】  成语:大相径庭汉语词典:大相径庭

猜你喜欢

  • 虎卖杏

    源见“董奉杏成林”。咏隐者或仙道生活。唐王维《送友人归山歌》:“神与枣兮如瓜,虎卖杏兮收谷。”

  • 徐墓剑

    源见“季札挂剑”。泛指追悼亡友之物。元戴良《哭汪遯斋二十四韵》:“未悬徐墓剑,空忆汉江纶。”

  • 赤髭白足

    南朝.梁.慧皎《高僧传》二:“舍(耶舍)为人赤髭,善解《毗婆沙论》,时人号曰赤髭毗婆舍。”又十:“始(昙始)足白于面,虽跣涉泥水,未尝沾湿,天下咸称白足和尚。”赤髭白足,指南朝高僧耶舍和昙始,后因以泛

  • 宝篦刮

    源见“金篦刮目”。原指医疗眼疾,喻得高人指点,解惑释疑。宋苏舜钦《奉酬公素学士见招》:“病膜谁将宝篦刮,痒背恰得仙人抓。”

  • 弄玉吹箫

    同“弄玉乘鸾”。宋吴泳《清平乐.寿吴毅夫》词:“峨冠蝉尾翛翛,整衣鹤骨彯彯。闻道彩云深处,新添弄玉吹箫。”此借指吴毅夫的新宠。【典源】 汉·刘向 《列仙传》:“萧史者,秦穆公时人也,善吹箫,能致孔雀、

  • 避实击虚

    军事上作战的一种策略,避开敌方主力,而攻击其防御薄弱的部分。《孙子.虚实》:“水之行,避高而趋下;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”并列 攻敌之法。当避其坚强,攻其虚弱。语本《孙子·虚实》:“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

  • 云泥之差

    同“云泥之别”。郭沫若《石鼓文研究.古拓二种之比较》:“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,固大有云泥之差,而视‘天一阁本’亦远有上下床之别。”见“云泥之别”。郭沫若《石鼓文研究·古拓二种

  • 歌鱼

    《战国策.齐四》:“战国齐孟尝君(姓田名文)食客冯谖弹铗而歌:‘长铗归来乎!食无鱼。’”战国时,齐国贵族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,分上中下三等待遇。冯谖初以下士为食客,但他不甘下士待遇,三次弹铗作歌,其中一

  • 青蝇吊

    同“青蝇吊客”。清赵翼《长洲蒋立崖明府最爱拙诗贻之以诗》:“有此神交盖未倾,一人知己足平生。他时不用青蝇吊,此日应先白犬盟。”

  • 不打不成相识

    打:交手,较量。 意谓不经过较量,彼此不能相互了解,就不能很好地结识。语出《水浒全传》三八回:“戴宗道:‘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兄弟。常言道:不打不成相识。’”《今古奇观.怀私怨狠仆告主》:“那吕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