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孟公惊坐

孟公惊坐

源见“陈惊座”。形容人负盛名,受人仰慕。明唐寅《侠客》诗:“孟公好惊坐,郭解始横行。”坐,通“座”。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游侠传·陈遵传》:陈遵“长八尺余,长头大鼻,容貌甚伟。略涉传记,赡于文辞。……请求不敢逆,所到,衣冠怀之,唯恐在后。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,每至人门,曰陈孟公,坐中莫不震动,既至而非,因号其人曰陈惊坐云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陈遵字孟公,是当时著名的侠义之士。他身材高大,容貌伟岸,为人好客,交游甚广。有人请求从来不回绝,所到之处,当地有名的士人争先邀请他,唯恐落后。当时列侯中有一人与陈遵同姓同字,这人每次去人家,一报说陈孟公来了,在坐的人无不震惊,等到见了才知道不是,于是称此人为“陈惊坐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有盛名,受人仰慕; 或形容人徒具虚名。

【典形】 陈惊坐、呼余惊坐、惊坐、举坐惊、孟公惊坐、座惊称字孟、虚名陈惊坐。

【示例】

〔陈惊坐〕 清·吴伟业《癸巳春日禊饮社集》:“众中谁识陈惊坐,顾陆相看是老成。”

〔呼余惊坐〕 清·陈维崧《沁园春·赠别芝麓先生》:“正戟门开日,呼余惊坐; 烛花灭处,目我余思。”

〔惊坐〕 唐·骆宾王《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》:“剧谈推曼倩,惊坐揖陈遵。”

〔举坐惊〕 清·唐孙华《有客》:“自非陈孟公,难令举坐惊。”

〔孟公惊坐〕 明·唐寅《侠客》:“孟公好惊坐,郭解始横行。”

〔座惊称字孟〕 南朝陈·柳庄《刘生》:“座惊称字孟,豪雄道姓刘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起自东山

    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。谓重新出仕。宋李廷忠《庆清朝.上楼大参》词:“天启重光,地钟上瑞,有人起自东山。”

  • 学凤鸣

    源见“伶伦凤律”。指创制音律。用以咏竹。唐陈子昂《修竹篇》诗:“不意伶伦子,吹之学凤鸣。”

  • 邻凶不杵

    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邻有丧,舂不相。里有殡,不巷歌。”东汉.郑玄注:“助哀也。相,谓送杵声。”据《礼记》所载,中国古时邻居有丧事,舂谷之时便停止唱号子,以表示致哀而不相扰之意。后用为咏邻里和睦之典。唐

  • 弃?人

    同“弃?生”。唐窦群《经潼关赠宇文十》诗:“方同白衣见,不是弃?人。”

  • 举一话头

    宋.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之二甲编《了翁孙女》:“陈了翁日与家人会食,男女各为一席,食已,必举一话头,令家人答。一日问曰:‘并坐不横肱,何也?’其孙女方七岁,答曰:‘恐妨同坐者。’”陈了翁在全家聚餐之后

  • 日下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荀鸣鹤与陆士龙二人未相识,俱会张茂先坐。张令共语……陆举手曰:‘云间陆士龙。’荀答曰:‘日下荀鸣鹤。’”徐震锷校笺:“日下,指京都。荀,颍川人,与洛阳相近,故云。”

  • 淮阴人

    同“淮阴胯下人”。唐李白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诗:“岂无横腰剑,屈彼淮阴人。”

  • 鹊填

    源见“乌鹊填桥”。喜鹊填桥。借指济世。宋刘弇《鄱阳湖四十韵》:“鹊填功未议,鲸吸志应酬。何事轻思济,吾防果未周。”

  • 大隐朝市

    同“大隐金门”。唐杨炯《李舍人山亭诗序》:“大隐朝市,本无车马之喧;不出户庭,坐得云霄之致。”其他 谓大彻大悟的隐士,不必隐居山林,在闹市也可隐居。语本晋·王康琚《反招隐》诗:“小隐隐陵薮,大隐隐朝市

  • 廪竹之婴

    晋.常璩《华阳国志.南中志》:“有竹王者,兴于遁水。有一女子,浣于水滨,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,推之不肯去。闻有儿声,取持归,破之,得一男儿,长养,有才武,遂雄夷濮。”“廪竹之婴”指包藏于大竹筒中的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