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孺子牛

孺子牛

左传.哀公六年》:“冬十月(公元前四八九年冬天,此时正是齐晏孺子元年冬。齐景公少子荼于公元前四九〇年秋被高昭子、国惠子承景公遗命先立为国君,群公子相继外逃避难。)丁卯(二十四日),立之(公元前四八九年六月,鲍牧、田乞杀高昭子、国惠子。八月田乞自鲁召回公子阳生,十月,立阳生为君,是为齐悼公。)。将盟(指将与诸大夫盟会而宣布立君之事),鲍子(即鲍牧)醉而往。其臣差车鲍点(差车,管车的官;点是鲍牧手下的臣子)曰:‘此谁之命也(鲍子已醉,故他的手下人向陈子提出质问)?’陈子(陈僖子)曰:‘受命于鲍子。’遂诬(虚构以欺人。因见鲍子醉,故假说,以压制鲍点的责难,达到成事的目的。)鲍子,曰:‘子之命也!’鲍子曰:‘女(汝)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(按:齐景公爱荼母,又爱荼,曾自己当作牛,口衔绳索,令荼骑着玩耍。孺子玩得高兴,一不小心,从‘牛’背上掉下来,绳子把景公的牙齿折断了。)而背之也?’”

春秋时,齐景公死后,少子荼先被立为国君。后鲍牧、田乞杀死拥立荼的大臣,田乞又立齐悼公为君。鲍牧与齐悼公(阳生)本有隙,因为立阳生的事田乞等没有和他商议,陈僖子又假托他的名义,引起他的反感。故不同意立悼公。于是,他便提出齐景公爱少子的事加以回驳,意思是说这样做违背了先君之命。

“孺子牛”原指齐景公,意在表现对幼子的宠爱。近世常以此比喻为大众谋利益而不惜献身的人。鲁迅《自嘲》诗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


偏正 孺子,小孩,儿童,泛指人民群众。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人。语出《左传·哀公六年》:“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?”鲁迅《集外集·自嘲》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无私奉献。


孺子牛”借喻甘为人民大众效劳的人。鲁迅先生就曾说过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( 《集外集· 〈自嘲〉诗》)

春秋时期,齐景公甚为疼爱儿子荼,有次爬在地上当牛让儿子牵着玩,结果儿子不小心跌倒了,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也拉折了。《左传·哀公六年》: “女 ( 汝、你) 忘君之为孺子牛,而折其齿手?”杜注: “孺子,荼也。景公尝衔绳为牛,使荼牵之。荼顿地,故折其齿。”

后世 “孺子牛”一语便流传下来。

为什么称 “孺子”呢?

孺子”,指未成年的幼儿,如言 “妇孺”,即指妇女、儿童。《说文·子部》: “孺,乳子也。”段注: “以迭韵为训。凡幼者曰孺子,此其义也。”

因此,“孺子牛”即言为小孩当牛,借喻为甘心情愿为他人效劳之意。

至于墓碑上 “老孺人”所指,则为旧时对已故妇人的尊称,而非 “乳子”、儿童之义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 “天子之妃曰后 ( 皇后) ,诸侯曰夫人,大夫曰孺人,士曰妇人,庶人曰妻。”明清时七品 “芝麻官”之母或妻封号为 “孺子”,后则通用为妇人之尊称。


【词语孺子牛】  成语:孺子牛汉语词典:孺子牛

猜你喜欢

  • 驯鸡对窗

    源见“谈鸡”。谓无为地打发时光。宋刘弇《临江》诗:“愁绝村南舍,驯鸡对小窗。”

  • 鸿渐

    鸿:鸿雁,渐:渐进。原指鸿雁渐进,飞向高地。后以比喻仕途顺畅,仕宦高升。《汉书·公孙弘卜式兒宽传·赞》说:“丞相公孙弘、御史大夫卜式、兒宽都是才华出众的奇才,但当初都因出身贫贱而被士俗所轻视,被埋没在

  • 素灵

    汉高祖斩蛇起义,有老妇人夜哭。素灵即指这个老妇人。《文选.史岑.出师颂》:“五曜霄映,素灵夜叹。”李善注:“《汉书》曰:‘…..高祖夜经泽中,有大蛇当径,拔剑斩蛇,蛇分为两。后人至蛇所,有一妪夜哭。人

  • 翠纶桂饵,反以失鱼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八三四引《阙子》:“鲁人有好钓者,以桂为饵,黄金之钩,错以银碧,垂翡翠之纶,其持竿处位即是,然其得鱼不几矣。故曰,钓之务,不在芳饰。”后因以“翠纶桂饵,反以失鱼”为华而不实者必然事与愿违的

  • 刘氏冠

    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为亭长,乃以竹皮为冠,令求盗至薛治之,时时冠之。及贵常冠,所谓‘刘氏冠’乃是也。”《汉书.高帝纪》:“春三月,行如?阳。令吏卒从军至平城及守城邑者,皆复终身勿事。爵非公乘以上

  • 揆门相

    《书.舜典》:“五典克从,纳于百揆,百揆时叙,宾于四门。”后因以“揆门相”为宰相的别称。宋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三:“〔吕蒙正〕子从简当奏补,时公为揆门相,旧制,宰相奏子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,加朝阶……固让

  • 犬马之恋

    比喻臣子眷恋君主。唐 刘禹锡《苏州谢上表》:“江海远地,孤危小臣。虽雨露之恩,幽遐必被;而犬马之恋,亲近为荣。”见“犬马恋主”。唐·刘禹锡《苏州谢上表》:“江海远地,孤危小臣。虽雨露之恩,幽遐必被,而

  • 琳琅

    源见“琳琅触目”。指优美诗文、珍贵书籍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任命》:“崇琬琰于怀抱之内,吐琳琅于毛墨之端。”宋李昴英《贺新郎.再用韵饯吴宪》词:“想胸蟠,蕊阙琳琅笈。真作者,也难及。”亦指优秀人才。唐刘禹

  • 如芒在背

    同“芒刺在背”。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.崔秀才》:“众闻之,无不赧然,如芒在背。”述宾 好像芒刺扎在背上。形容非常不安。语本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宣帝始立,谒在高庙,大将军光从骖乘。上内严惮之,若有芒刺在

  • 瞑眩药

    《书.说命上》:“若药弗瞑眩,厥疾弗瘳。”后以“瞑眩药”指服后反应强烈的药。宋李纲《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》:“譬犹一人之身,众药交攻,不求瞑眩之药,而求厥疾之瘳,不可得也。”元 杨暹《西游记》一本三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