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察秋毫之末者,不见太山之形;听五音之和者,不闻雷霆之声

察秋毫之末者,不见太山之形;听五音之和者,不闻雷霆之声

秋毫: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。末:尖端。太山:即泰山。五音: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,即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后泛指音乐。 有明察秋毫的目力却看不见泰山;有调和五音的听力却听不见雷声。 表示人为某种物欲所蔽,全神贯注于某事,而对周围其他事物,则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语出《文子.九守.守静》:“夫目察秋毫之末者,耳不闻雷霆之声;耳调金玉之音者,目不见太山之形。”后亦引作〔察秋毫之末者,不见太山之形;听五音之和者,不闻雷霆之声〕。《列子.说符》“昔齐人有欲金者,清旦衣冠而之市,适鬻金者之所,因攫其金而去,吏捕得之,问曰:‘人皆在焉,子攫人之金何?’对曰:‘取金之时,不见人,徒见金。’”唐卢重玄解:“张湛云:‘嗜欲之乱人心如此之甚也,故曰察秋毫之末者不见泰山之形,听五音之和者不闻雷霆之声。’心有所存,形有所忘,皆若此者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良殉秦穆

    同“三良殉秦”。宋苏辙《秦穆公诗》:“三良殉秦穆,要是不得已。”

  • 千秋小车

    《汉书.车千秋传》:“千秋为相十二年,薨,谥曰定侯。初,千秋年老,上优之,朝见,得乘小车入宫殿中,故因号曰‘车丞相’。”西汉丞相田千秋,封富民侯,为人谨厚有德,昭帝以其年老行动不便,每到朝见之时,诏许

  • 牢石歌

    《汉书.石显传》载:石显字君房,“为人巧慧习事,能探得人主微指,内深赋,持诡辩以中伤人,忤恨睚眦,辄被以危法。”“与中书仆射牢梁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,诸附依者皆得宠位。民歌之曰:‘牢邪石邪,五鹿客也

  • 骊牝

    同“黄骊牝牡”。明谢肇淛《五杂俎.事部一》:“好书之人有三病:其一,浮慕时名,徒为架上观美,牙签锦轴,装潢衒曜,骊牝之外,一切不知,谓之无书可也。”【词语骊牝】   汉语大词典:骊牝

  • 梅鋗十万

    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(项羽)乃分天下,立诸将为侯王。……番君将梅鋗功多,故封十万户侯。”又,《汉书》卷三十四《吴芮传》:“沛公攻南阳,乃遇(吴)芮之将梅鋗,与偕攻析、郦,降之。及项羽相王,以芮率百越

  • 谨言慎行

    《礼记.缁衣》:“故言必虑其所终,而行必稽其所敝,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。”后以“谨言慎行”谓言行谨慎小心。《宋史.李穆传》:“质厚忠恪,谨言慎行,所为纯至,无有矫饰。”并列 说话小心认真,行为谨慎检点。

  • 木雁中间

    同“木雁之间”。清陈大章《戊子生日抒怀》诗:“熊鱼自古难兼味,木雁中间可置身。”

  • 李贺诗囊

    源见“锦囊佳句”。指贮诗之袋。宋陆游《衡门独立》诗:“宋清药卷贫来积,李贺诗囊病后空。”【典源】 唐·李商隐《李贺小传》:李贺“每旦日出与诸公游,未尝得题然后为诗,如他人思量牵合,以及程限为意。恒从小

  • 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

    品类:指万物。 仰观广大的宇宙,俯看繁盛的万物。 表示纵观万象,包罗一切。语出晋.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!”黎笙《庄严的滑稽——〈

  • 鹢退

    源见“六鹢风”。指遇风而退。清袁枚《净慈寺回舟湖中风雨暴作》诗:“小舟如鹢退,高浪比人长。”【词语鹢退】   汉语大词典:鹢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