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小敌怯

小敌怯

后汉书.光武帝纪上》:“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,今见大敌勇,甚可怪也,且复居前。请助将军!”

汉光武帝刘秀能征善战,但据史书记载他作战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,就是碰上小股敌兵他非常谨慎小心;若临大敌,却勇猛异常。后用为咏作战虽小失而能大得之典。

唐.杜甫《八哀诗.故司徒李公光弼》:“异王册崇勋,小敌信所怯。”此用以说李光弼作战虽小有闪失,但能勇胜大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淡水交情

    《庄子.山木》:“君子之交淡如水。”后以“淡水交情”指君子之交,不以势利为基础的友情。唐白居易《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》诗:“《阳春》曲调高难和,淡水交情老始知。”偏正 旧时比喻君子之交。语本《

  • 商量

    商讨裁决。唐代吴兢《贞观政要.政体》,“以天下之广,四海之众,千端万绪,须合变通,皆委百司商量,宰相筹画,于事稳便,方可奏行。”后称与人商讨问题、交换意见为“商量”。【词语商量】   汉语大词典:商量

  • 未识一丁

    同“不识一丁”。《明史.王瑞传》:“文职有未识一丁,武阶亦未挟一矢。”述宾 不识一个字。指没有文化的人。语本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:“今天下无事,汝辈挽得两石力弓,不如识一丁字。”《明史·王端传》:“文

  • 负剑之训

    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负剑辟咡诏之。”孔颖达疏:“负剑辟咡诏之者,岂但在行须教正,在抱时亦令习也。负,谓致儿背上也;剑谓挟于胁下,如带剑也;辟,倾也;咡,口旁也;诏,告也。”后因以“负剑之训”谓对孩子从

  • 肯堂

    同“肯堂肯构”。宋苏辙《谢讲彻〈论语〉赐燕状》之二:“始于好学,伫观圣政之新;终克肯堂,益助慈心之喜。”元 刘壎《隐居通议.骈俪三》:“肯堂收教子之功,含饴遂弄孙之乐。”【词语肯堂】  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楯矛

    源见“自相矛盾”。比喻事物互相抵触。楯,同“盾”。宋王安石《哭梅圣俞》诗:“圣贤与命相楯矛,势欲强违诚无由。诗人况又多穷愁,李 杜亦不为公侯。”【词语楯矛】   汉语大词典:楯矛

  • 治丝而棼

    《左传.隐公四年》:“臣闻以德和民,不闻以乱。以乱,犹治丝而棼(纷乱)之也。”公元前七一九年春,卫.公子州吁杀死卫桓公,自立为君。为了缓合人民对他的愤恨,便挑拨宋、郑两国关系,并联合宋国,出兵围困郑国

  • 寒食与温食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五十引司马彪《续汉书》载:“周举为并州刺史,太原旧俗,以介子推焚骸,有龙忌之禁,辄一月寒食,莫敢烟爨,老少不堪,岁岁多死者。举既到州,乃作吊书,以置介子推之庙,言盛冬去火,残损人命,非贤

  • 骖鸾侣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比喻美满的夫妻。宋张孝祥《虞美人.赠卢坚叔》词:“卢敖夫妇骖鸾侣,相敬如宾主。”【词语骖鸾侣】   汉语大词典:骖鸾侣

  • 戴帽饧

    《隋书.梁彦光传》载:梁彦光先“以静镇之”,治岐州,有政绩,再依旧法治邺都不能理化,被罢官。后又“拜赵州刺史,彦光言于上曰:‘臣前待罪相州,百姓呼为戴帽饧。臣自分废黜,无复衣冠之望,不谓天恩复垂收采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