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刻舟求剑”。谓因固执成法,不知变通而迷惘。唐罗隐《谢刑部萧郎中启》:“爰自南国辞耕,东堂奉贡,剑迷船畔,胶在柱间。靡旗而何啻再奔,绕树而岂推三匝。”
指人的器度及识见。《新唐书.裴行俭传》:“士之致远,先器识,后文艺。”致远:造诣。意思是先要靠器识,然后才是文学和技艺。【词语器识】 汉语大词典:器识
同“豆萁相煎”。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语资》:“君房谓信曰:‘相持何乃急。’肇师曰:‘此谓直道而行,乃非豆萁之喻。’”偏正 比喻兄弟相残。语本三国魏·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,本是同根生
同“移陶甓”。清 丘逢甲《送岑云阶移督滇黔》诗之四:“钤阁看移陶侃甓,戟门留读广平碑。”
源见“献曝”。喻所赠菲薄。多作自谦之词。明张煌言《答闽南缙绅公书》:“若新府肯敬承先志,敦厚天潢,哀王孙而进食,又何烦不肖之片芹寸曝哉!”
南朝宋.范晔《后汉书.明帝纪》:“(明)帝遵奉建武制度,无敢违者。后宫之家,不得封侯与政。馆陶公主为子求郎,不许,而赐钱千万。谓群臣曰:‘郎官上应列宿(众星宿),出宰百里,有非其人,则民受其殃,是以难
同“帝舜歌”。唐杜甫《怀锦水居止》诗之一:“军旅西征僻,风尘战伐多。犹闻蜀父老,不忘舜讴歌。”
《汉武故事》:“因出桃七枚,母自啖二枚,与帝五枚,帝留核箸前。王母问曰:‘用此何为?’上曰:‘此桃美,欲种之。’”汉武帝食王母仙桃而留核欲种,因为仙桃味美。后以“王母桃”为鲜美之桃的赞称。唐.刘禹锡《
参见“缇萦上书”。
同“纫兰结佩”。宋苏轼《殢人娇.白发苍颜》词:“明朝端午,待学纫兰为佩。寻一首好诗,要书裙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