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管子.大匡》:“鲍叔曰:‘先人有言,知子莫若父,知臣莫若君。’”知:了解。莫:没有。若:象。指没有象父亲那样了解儿子的。后因以“知子莫若父”为父亲最了解自己儿子的典故。唐.李德裕《荀悦论高祖武宣论》
源见“颠倒衣裳”。谓忙于公务。唐杜甫《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》:“长路更执绋,此心犹倒衣。”亦指因急促外出而倒穿衣裳。用以形容热情迎客。唐皮日休《移元徵君书》:“斯时也,山林之间,宜
同“椟藏”。宋叶適《孙祖佑解元世友堂》诗:“最怜常熟令,椟韫不尽施。”【词语椟韫】 汉语大词典:椟韫
源见“孟嘉落帽”。称美风流倜傥、气度宽宏的名士风度。宋徐铉《九月十一日寄陈郎中》诗:“前日龙山烟景好,风前落帽是何人?”
秋季时,兽类新长的细毛的尖端,喻极为微细的东西,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。”朱熹集注:“秋毫之末,毛至秋而末锐,小而难见也。”舆薪:一车柴草。偏正 秋天动物新换的绒毛的末端,
源见“瓶沉簪折”。喻情人分离。宋谢逸《醉落魄》词:“银瓶已断丝绳汲。莫话前欢,忍对屏山泣。”
源见“杨朱泣歧路”。岐,通“歧”。形容离别分手。清顾炎武《松江别张处士悫王处士炜暨诸友人》诗:“每烦疑载鬼,动是泣岐途。”
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载:项羽出兵围困汉王刘邦于荥阳。“汉将纪信说汉王曰:‘事已急矣,请为王诳楚为王,王可以间出。’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,楚兵四面击之。纪信乘黄屋车,傅左纛,曰:‘城中食尽,
源见“老骥伏枥”。比喻年老而仍怀壮志之人。清归庄《哭万年少》诗之二:“相彼伏枥骥,遇时仍驰骤。悲哉负壮心,没身无所就。”
同“荆山玉”。晋卢谌《览古》诗:“连城既伪往,荆玉亦真还。”唐权德舆《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》诗:“荆玉收难尽,齐竽喜暂闲。”【词语荆玉】 汉语大词典:荆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