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左袒为刘

左袒为刘

袒(tǎn坦):裸露。此典指太尉(全国军事首脑)周勃在平定诸吕之乱时,命令军中说:“拥护刘氏的露出左臂!”后以此典比喻拥护正统,或偏袒一方。周勃(?——前169年),沛(今江苏沛县)人,年轻时以编织蚕箔为生,常为人吹箫办丧事。秦朝末年随刘邦起兵反秦,率军转战各地,以军功为将军,封绛侯。为人质朴敦厚,刘邦以为可属大事。高祖刘邦死后,吕后操纵了朝廷实权,她的儿子汉惠帝在位七年便死了。吕后实际当上女皇。她分封吕家兄弟及其子弟做相国、当将军,控制军政大权,使刘氏天下逐渐转入吕家手中。吕后死后,她侄儿吕产、吕禄阴谋发动政变。太尉绛侯周勃不能进入军营执掌兵权。太尉周勃想进入北军,可是进不去。襄平侯纪通主管符节,周勃就叫纪通带着符节,假传皇帝诏令,要北军接纳太尉。周勃又派郦寄和典客刘揭先去劝吕禄说:“皇上令太尉统辖北军,让你回到封国去,你得赶快交出将军印信,离开这里,不然,大祸就要临头了。”吕禄以为郦寄不会欺骗自己,便解下将军印交给典客刘揭,将兵权交给了太尉。太尉周勃带着将印,进入北军军门后,马上通令全军说:“拥护吕氏的袒露右臂,拥护刘氏的袒露左臂。”结果全军将士都袒露了左臂,表示拥护刘氏。原来,当周勃快到北军时,吕禄已交出将印离开了军营,太尉周勃就这样控制了北军。此典又作“安刘”、“左袒”、“有呼皆左袒”、“刘氏袒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9《吕太后本纪》408、409页:“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”。“太尉欲入北军,不得入。襄平(今江苏盱眙县西北)侯通(即纪通。其父纪信为刘邦死难而被封为襄平侯)尚(主管)符节(古代作传达朝廷命令、调动军队、出入关门等用的凭证,以金、玉、铜或竹木制成),乃令持节矫(假传命令)内(nà纳,通“纳”,放进来)太尉北军。太尉复令郦寄与典客(主管诸侯及少数民族事务,“九卿”之一)刘揭先说吕禄曰:‘帝使太尉守(掌管)北军,欲足下之国,急归将印辞去,不然,祸且起。’吕禄以为郦兄(kuàng旷,“兄”通“况”,即郦寄的字)不欺己,遂解印属典客,而以兵授太尉。太尉将之(带着将印)入军门,行令军中曰:‘为吕氏右袒,为刘氏左袒。’军中皆左袒为刘氏。太尉行至,将军吕禄亦已解上将印去,太尉遂将北军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高适《酬裴员外以诗代书》:“诛吕鬼神动,安刘天地开。” 唐·柳宗元《睢阳庙碑》:“裂裳而千里来应左袒而一呼皆至。” 明·李攀龙《送杨给事河南召募》:“有呼皆左袒,无役不先鸣。” 清·黄遵宪《再述》:“朝议正为刘氏袒,里优忽唱李公颠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太尉欲入北军,不得入。襄平侯通尚符节,迺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。……太尉将之入军门,行令军中曰:‘为吕氏右襢(tan),为刘氏左襢。’军中皆左襢为刘氏。太尉行至,将军吕禄亦已解上将印去,太尉遂将北军。”《汉书·高后纪》亦载,“襢”作“袒”。

【今译】汉高祖刘邦死后,吕后专权,任用诸吕,欲篡夺刘氏天下。吕后死后,太尉绛侯周勃与丞相陈平,朱虚侯刘章等合谋定计,铲除吕氏势力。周勃设法进入吕禄掌管的北军,在军中发令说:“拥护吕氏的露出右臂,拥护刘氏的露出左臂!”一军将士全都露出左臂拥护刘氏。吕禄已弃印脱去,周勃于是统率北军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指拥护正统,或偏护一方。

【典形】 安刘、刘氏袒、有呼皆左袒、左袒、左袒之心。

【示例】

〔安刘〕唐·高适《酬裴员外以诗代书》:“诛吕鬼神动,安刘天地开。”

〔刘氏袒〕清·黄遵宪《再述》:“朝议正为刘氏袒,里优忽唱李公颠。”

〔有呼皆左袒〕 明·李攀龙 《送杨给事河南召募》:“有呼皆左袒,无役不先鸣。”

〔左袒〕 唐·柳宗元 《睢阳庙碑》:“裂裳而千里来应,左袒而一呼皆至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虎

    《文选.张衡〈东都赋〉》:“周姬之末,不能厥政,政用多僻。始于宫邻,卒于金虎。”李善注:“应劭《汉官仪》曰:不制之臣,相与比周。比周者,宫邻、金虎。宫邻、金虎,言小人在位,比周相进,与君为邻,贪求之德

  • 殿自鸣钟

    传说三国魏时殿前钟无故自鸣,张华以为蜀铜山崩的感应。唐虞世南《北堂书钞》卷九十七引《异苑》:“魏时,殿前钟大鸣,震骇者众。张华曰:‘此蜀山毁,故钟应之。’蜀都寻上事,皆如华言。”又卷一百八引《异苑》:

  • 神鬼笑伯龙

    同“鬼笑穷”。闽徐夤《西寨寓居》诗之二:“鸱鸢啄腐疑雏凤,神鬼欺贫笑伯龙。”

  • 阔步高谈

    迈着大步,高声交谈。形容言行自由,无拘无束。也形容举止洒脱。魏文帝曹丕(187-226年),字子桓,谯(今安徽亳县)人。曹操次子,袭封魏王,不久代汉称帝,国号魏,政治上实行九品中正制,确立门阀士族在政

  • 勾漏丹砂

    《晋书.葛洪传》载:葛洪学得炼丹术,“见天下已乱,欲避地南土……以年老,欲炼丹以祈遐寿,闻交阯出丹,求为勾漏令。”后遂以“勾漏丹砂”称避世养生。宋苏轼《送沈逵赴广南》诗:“勾漏丹砂已付君,汝阳瓮盎吾何

  • 高鸿

    源见“鸿飞冥冥”。喻指志向高远的人。宋苏轼《和刘道原寄张师民》:“腐鼠何劳吓,高鸿本自冥。”

  • 浊流

    源见“白马清流”。喻品格卑污或出身下贱之人。清侯方域《朋党论下》:“选取冗滥,罢天下科举以示海内无遗材;投之黄河恶其清流,而使为浊流者,李林甫、朱温之奸是也。”康有为《大同书》丙部:“若夫优倡、皂隶并

  • 曼倩桃

    源见“方朔偷桃”。借指仙果、寿桃。曼倩,东方朔字。清 李文瀚《临江仙.再呈诗舲中丞》套曲:“喜开藩刚比黄河笑,便持节来餐曼倩桃。”

  • 中原失鹿

    源见“中原逐鹿”。喻国土沦陷。陈子范《题芜湖白马山》诗:“中原失鹿无人逐,愿借轮蹄日夜驰。”

  • 掷地之材

    源见“掷地金声”。形容文才出众。宋王禹偁《重修北岳庙碑》:“惭非掷地之材,有玷他山之石。”偏正 能写出辞章优美的佳作的人才。宋·王禹偁《重修北岳庙碑奉敕撰并序》:“惭非~,有玷他山之石。”△褒义。多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