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帝衣溅血

帝衣溅血

源见“嵇侍中血”。指忠臣卫君殉国的壮烈行为。明高启《永嘉行》:“帝衣溅血忠臣死,五部初兴屠各子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晋书·嵇绍传》:“ (嵇) 绍以天子蒙尘,承诏驰诣行在所。值王师败绩于荡阴,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,唯绍俨然端冕,以身捍卫,兵交御辇,飞箭雨集,绍遂被害于帝侧,血溅御服,天子深哀叹之。及事定,左右欲浣衣,帝曰:‘此嵇侍中血,勿去。’”《资治通鉴·晋纪·惠帝永兴元年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惠帝时,发生八王之乱,侍中嵇绍赶去惠帝所在地。惠帝兵败,百官与侍卫全都溃散,只有嵇绍身穿朝服,以身护卫惠帝,乱兵攻来,箭飞如雨,嵇绍被乱兵杀死在惠帝身旁,血都溅到了惠帝御衣上。等事定后,手下人想洗去衣上血迹,惠帝说:“这是嵇侍中的血,不要洗去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臣子誓死卫君的义烈行为。

【典形】 赤心嵇绍、帝衣溅血、嵇绍血、侍中血、嵇侍中血。

【示例】

〔赤心嵇绍〕 金·元好问《四哀诗·王仲泽》:“壮志相如头碎柱,赤心嵇绍血沾衣。”

〔帝衣溅血〕 明·高启《永嘉行》:“帝衣溅血忠臣死,五部初兴屠各子。”

〔嵇绍血〕 唐·杜甫《伤春》之四:“岂无嵇绍血,沾洒属车尘。”

〔侍中血〕 唐·罗隐 《题段太尉庙》:“堪嗟侍中血,不及御衣前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宋玉东墙

    源见“东墙窥宋”。借指貌美而多情的女子。明王骥德《男王后》二折:“谢圣主恩波浩荡,却将个宋玉东墙,错猜做神女高唐。”偏正 喻指美丽而多情的女子。战国楚·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称,宋玉东邻有一女,姣美无比

  • 何曾下箸迟

    同“日食万钱”。清张问陶《食蟹谢熊式之》诗:“常笑何曾下箸迟,侏儒饱死已无奇。”

  • 入门各自媚,谁肯相为言

    媚:爱。言:问讯。 意谓旁人从远方归来,进门只知爱自己的家人,谁也不来慰问一下自己。 表示孤寂而缺少慰藉。语出古乐府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远道不可思,宿昔梦见之。梦见在我傍,忽觉在他乡。他乡各异县,

  • 缁尘染素衣

    源见“京洛尘”。比喻功名利禄败坏人的操守。南朝 齐谢朓《酬王晋安》诗:“谁能久京洛,缁尘染素衣。”金元好问《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》诗:“归来应被青山笑,可惜缁尘染素衣。”

  • 岁不我与

    《论语.阳货》载: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”。春秋时,阳货掌握了鲁国实权。一日阳货在路上遇见孔子,向孔子提出两个问题:“有才能的人不做官,听任国家迷乱而不治,这能称之为‘仁’吗?”“愿意参与国家大事但又屡

  • 明珠报恩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二十:“哙参,养母至孝。曾有玄鹤,为弋人所射,穷而归参。参收养,疗治其疮,愈而放之。后鹤夜到门外,参执烛视之,见鹤雌雄双至,各衔明珠,以报参焉。”据《搜神记》记载说,曾有玄鹤衔着明

  • 天上石麒麟

    麒麟:传说中的神兽,古人以它象征吉祥。徐陵(507-583年)字孝穆,东海郯(tán,谈)(今山东郯城人)。梁时,任东宫学士(官名,负责典礼、编纂、撰述等)、尚书度支郎(官名,负责财政收支)等职。入陈

  • 便然腹

    同“便便腹”。宋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.张文潜》:“王直方《诗话》云:‘文潜人物魁伟,故无己有诗云:‘张侯便然腹如鼓,雷为饥声酒为雨。’”

  • 卖漉篱

    参见:灵照竹篱

  • 问岁

    指了解年景好坏、收成丰歉。《战国策.齐策四》:“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。书未发,威后问使者曰:‘岁亦无恙耶?民亦无恙耶?王亦无恙耶?’使者不悦,曰:‘臣奉使使威后,今不问王,而先问岁与民,岂先贱而后尊贵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