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必也正名

必也正名

正名分是必须的。 表示凡事要正名分。语出《论语.子路》:“子路曰:‘卫君待子而为政,子将奚先?’子曰:‘必也正名乎!’”南朝.梁.刘勰《文心雕龙.铭箴》:“铭者,名也。观器必也正名,审用贵乎盛德。”唐.陈贞节《请除则天帝号表》:“臣闻敬宗尊祖,享德崇恩,必也正名,用光时宪,礼也。”明.赵釴《鷃林子》卷一:“(裴)澥正色言曰:‘中丞细思之,未知谁失。必也正名,各司其局,古人所守,其敢忘之!’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.四论“文人相轻”》:“‘必也正名乎,’好名目当然也好得很。只可惜美名未必一定包着美德。”


其他 要按照封建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。语出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子路曰:‘卫君待子而为政,子将奚先?’子曰:‘必也正名乎。’”唐·萧定《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》:“旧以泰伯之庙在于苏台,而制季子之祠像设东面,非由典礼,谅无取焉,~。”△多用于名分方面。


【词语必也正名】  成语:必也正名汉语词典:必也正名

猜你喜欢

  • 言犹在耳

    形容先人的嘱咐或自己的诺言,人们还清楚记得,但目前所做所为,已与当时所说完全不符。公元前621年,晋襄公死去。晋国执政大臣赵盾等以太子夷皋年幼,欲立长君,因遣使臣至秦迎晋襄公之弟公子雍归国为君。为此,

  • 讼矢

    《周礼.大司寇》:“以两造禁民讼。入束矢于朝,然后听之。以两剂禁民狱,入钧金三日,乃致于朝,然后听之。”郑玄注:“使讼者两至。既两至,使入束矢,乃治之也。不至,不入束矢,则是自服不直者也。必入矢者,取

  • 伍员吹箫

    同“吴市吹箫”。明何白《淮上归兴》诗:“南经伍员吹箫市,北眺曹公较弩台。”

  • 英雄入彀

    《庄子.德充符》:“游于羿之彀中。”成玄英疏:“其矢所及,谓之彀中。”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述进士上篇》:“文皇帝(指唐太宗)修文偃武,天赞神授,尝私幸端门,见新进士缀行而出,喜曰: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

  • 歌声遏云

    同“歌遏行云”。宋王之道《长相思.桃花春》词:“桃杏妖娆如个人,歌声清遏云。”

  • 亚仙元和

    唐.白行简《李娃传》载:郑元和入京赶考,为长安娼家女李娃耗尽旅资,受到父亲的痛斥和遗弃,沦为乞丐。李娃毅然收留了郑生,真诚相爱,并帮助他取得功名,最后父子夫妇团圆。元.石君宝据此作杂剧《李亚仙花酒曲江

  • 丹开雀录

    源见“赤雀衔书”。表示吉祥昌盛的预兆。《史记.周本纪》司马贞述赞:“后稷居邰,太王作周,丹开雀录,火降乌流。”

  • 口之于味,有同嗜焉

    口对于味道,有相同的嗜好。 原意是说人的味觉大体相同。 后也泛指人的好恶大体相似。语出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口之于味也,有同耆(嗜)焉;耳之于声也,有同听焉;目之于色也,有同美焉。”周代《〈枯叶蝴蝶

  • 桑枝不竞

    源见“争桑”。喻边境安宁。《晋书.羊祜杜预传论》:“桑枝不竞,瓜润空惭。”

  • 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

    大车:古代指用牛拉的车。輗( ㄋㄧˊ ní ):古代大车车辕和横木相衔接的活销。小车:古代指用马拉的车。軏( ㄩㄝˋ yuè ):古代车上置于车辕和横木衔接处的销钉。没有“輗”和“軏”,车就不能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