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怙恶不悛

怙恶不悛

原作“长恶不悛”。形容一贯作恶,不肯悔改。公元前720年,郑庄公以与周王室发生战争而要求和陈国和好。陈桓公予以拒绝。执政大夫公子佗劝他,亲近贤人,和睦邻国,是国家的珍宝。您应该答应郑国的和好要求。陈桓公终未采纳。左丘明评论这一事件说:“好事不可丢弃,坏事不能使之滋长,这就是说的陈桓公啊!”他“长恶不悛”,结果会自取其害。公元前717年,郑庄公派兵攻打陈国,陈国吃了大败仗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往岁,郑伯请成于陈,陈侯不许。五父谏曰:‘亲仁善邻,国之宝也。君其许郑。’陈侯曰:‘宋、卫实难,郑何能为。’遂不许。君子曰:‘善不可失,恶不可长,其陈桓公之谓乎。长恶不悛,从自及也,虽欲救之,其将能乎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·宋范晔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:“讳恶不悛,卒至亡灭。” 元·托托《宋史·王化基传》:“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,其或怙恶不悛,恃远肆毒,小民罹殃,卒莫上诉。”


连动 悛,悔改。坚持行恶,不思改悔。《宋史·王化基传》:“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,其或~,恃远肆毒,小民罹殃,卒莫上诉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形容人的劣行。→怙过不悛 ↔洗心革面 闻过则喜。也作“怙恶不改”。


【词语怙恶不悛】  成语:怙恶不悛汉语词典:怙恶不悛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竿

    太阳上升,高达三竿,形容时间已经不早。《南齐书.天文志》:“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,日出高三竿。”唐代刘禹锡《竹枝词》:“日出三竿春雾消,江头蜀客驻兰桡。”【词语三竿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竿

  • 大王风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三战国楚.宋玉《风赋》:“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,宋玉、景差侍。有风飒然而至,王乃披襟而当之,曰:‘快哉此风,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?’宋玉对曰:‘此独大王之风耳,庶人安得而共之?’”战国宋玉在《

  • 长城坏

    同“长城自坏”。清赵怀玉《满江红.岳鄂王墓次韵》词:“伤北伐,仇难雪,归北寺,冤难灭。叹长城坏后,水残山缺。”

  • 赠麦舟

    源见“范氏麦舟”。喻指高谊馈赠。清方文《奉别李观察溉林先生》诗:“曾于熙水分囷粟,又向彭城赠麦舟。”

  • 河阳花满县

    同“河阳一县花”。宋欧阳修《和应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广爱寺阁寄梅圣俞》:“纵使河阳花满县,应须留滞感潘毛。”

  • 鼎湖弓剑

    同“鼎湖龙髯”。宋王安石《英德殿上梁文》:“已葬鼎湖之弓剑,将游高庙之衣冠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设朝》:“盼望,兵燹难消,松楸多恙,鼎湖弓剑无人葬。”

  • 累卵之危

    《史记.范睢蔡泽列传》唐.张守节正义引〈说苑〉:“晋灵公造九层之台,费用千金,谓左右曰‘敢有谏者斩’。荀息上书求见曰:‘臣不敢谏。臣能累十二博棋,加九鸡子其上。’……于是荀息正颜色,定志意,以棋子置下

  • 乞巧

    南朝 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七月七日为牵牛 织女聚会之夜。是夕,人家妇女结彩缕,穿七孔针,或以金银鍮石为针,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,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。”谓旧俗农历七月七日夜(或七月六日)妇女在庭

  • 瓮间眠

    源见“瓮间吏部”。谓醉眠。唐李商隐《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》:“瓮间眠太率,床下隐何卑!”

  • 渡苇

    同“航苇”。宋吴文英《烛影摇红.饯冯深居》词:“一棹回潮渡苇,正西窗灯花报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