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灵辄扶轮”。谓受人恩惠必定报答。唐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“常拟报一饭,况怀辞大臣。”
《庄子.外物》:“目彻为明,耳彻为聪,鼻彻为颤,口彻为甘,心彻为知,知彻为德。凡道不欲壅,壅则哽,哽而不止则跈,跈则众害生。……室无空虚,则妇姑勃豀;心无天游,则六凿相攘。……”庄子认为眼、耳、鼻、口
《左传.成公三年》:“荀莹之在楚,郑贾人有将置诸褚中以出。既谋之,未行,而楚人归之。贾人如晋,荀莹善视之,如实出己。”春秋时,晋荀莹在晋楚邲之战中被楚俘获。郑国有一商人曾谋划把他装在口袋(褚)中,偷偷
《史记.屈原列传》:“齐与楚从亲,惠王患之,乃令张仪详去秦,厚币委质事楚,曰:‘秦甚憎齐,齐与楚从亲,楚诚能绝齐,秦愿献商、於之地六百里。’楚怀王贪而信张仪,遂绝齐,使使如秦受地。张仪诈之曰:‘仪与王
源见“叹黄犬”。指居官得祸,抽身悔迟。明高启《哭临川公》诗:“竟成黄犬叹,莫遂白鸥期。”【词语黄犬叹】 汉语大词典:黄犬叹
同“曾母投杼”。明李东阳《闻河南捷》诗:“守似墨城谁却九,捷如曾杼尚疑三。”
《论语.学而》:“子贡曰:‘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’”温:温和;良:善良;恭:恭敬、谦逊;俭:节制;让:忍让。原指上述五种美德。后泛指态度谦恭,举止文明。亦指不使用暴
唐.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: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唐代诗人王之涣在《登鹳雀楼》诗中用朴素、浅显的语言,道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。故后常以“更上一层楼”来比喻高瞻远瞩,不
《诗经.周南.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“桃之夭夭”,形容桃花繁茂鲜艳盛开的样子。“桃”与“逃”谐音,故世人以“逃之夭夭”作诙谐语,意谓逃走得无影无踪。清.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这么一
同“启手启足”。唐无名氏《上护军庞德威墓志》:“名香何在?唯增启足之悲。”【词语启足】 汉语大词典:启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