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投簪

投簪

晋.左思《招隐》诗:“踌躇足力烦,聊欲投吾簪(音zān,古音为叶韵读如zhēn)。”

簪是连结冠与发的一种器物,说投簪,即投弃冠簪,冠是古时官僚士大夫所戴的帽子,投弃冠簪等于说“挂冠”,就是辞官不仕的意思。在诗中用“投簪”,就是表示想辞官归隐。这里用汉疏广之事虽不明朗,但用“投簪”却是较早的。南朝齐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昔闻投簪逸海岸,今见解兰缚尘缨。”其中投簪用汉疏广谢病弃官而归东海事,就比较明显了。

据《汉书.疏广传》载:汉时东海兰陵人疏广,少好学,明《春秋》,宣帝时为太傅,兄子受同时为少傅。朝廷以为荣,“在位五岁,皇太子十二年,通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。广谓受曰:‘吾闻“知足不辱,知耻不殆。”,“功遂身退,天之道”也。今仕〔宦〕至二千石,宦成名立,如此不去,惧有后悔,岂如父子相随出关,归老故乡,以寿命终,不亦善乎?’受曰:‘从大人议。’即日父子俱移病(移书言病)。满三月赐告,广遂称笃,上疏乞骸骨……。”

后因以“投簪”比喻弃官。元.许有壬《白菜》诗:“南士称秋末,投簪要即时。”投簪与投冠同,都比喻弃官。关于“投冠”晋.陶潜《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作》诗:“投冠旋旧墟,不为好爵萦。”


【词语投簪】   汉语词典:投簪

猜你喜欢

  • 榰颐

    源见“拄笏看山”。形容悠闲自得。清杜岕《和轮山夕阳寮》之二:“榰颐向西坐,宴息忘尘闤。”【词语榰颐】   汉语大词典:榰颐

  • 南山捷径

    同“终南捷径”。宋范成大《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教授》诗:“谁怜蛮府清池句,不著南山捷径鞭。”

  • 渔钓

    《史记.齐太公世家》:“吕尚盖尝穷困,年老矣,以渔钓奸(奸,音gān,通干,向……求取)周西伯(周文王)。西伯将出猎,卜之,曰:‘所获非龙非彨(同螭,古代一种似龙的动物),非虎非罴(罴,pí,熊的一种

  • 河朔饮

    清.钱谦益《初学记三.魏文帝典论》:“大驾都许(许昌),使光禄大夫刘松之北镇袁绍军,与绍子弟日共宴饮,常以三伏之际,昼夜酣饮,极醉,至于无知。云以避一时之暑,故河朔有避暑饮。”三国魏文帝时,光禄大夫刘

  • 金兰之友

    《易.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后因称志同道合的好友为“金兰之友”。《文选.刘孝标〈广绝交论〉》:“自昔把臂之英,金兰之友,曾无羊舌下泣之仁,宁慕郈成分宅之德。”吕济延注:

  • 没卫

    同“没卫饮羽”。汉王充《论衡.儒增》:“或言没卫,或言饮羽,羽则卫,言不同耳。”又:“射似虎之石,矢入没卫,若射真虎之身,矢洞度乎?”【词语没卫】   汉语大词典:没卫

  • 浅深揭厉

    《诗经.邶风.匏有苦叶》:“匏有苦叶,济有深涉,深则厉,浅则揭。”汉.毛氏传:“以衣涉水为厉,谓由带以上也。揭褰衣也。遭时制宜,如遇水深则厉,浅则揭矣。”《诗经》中以“深则厉,浅则揭”谓过河时水深则连

  • 班荆馆

    源见“班荆道故”。指五代和宋时设于京郊接待外国使臣的宾馆。《资治通鉴.后晋高祖天福二年》:“甲寅,敕斩彦饶于班荆馆。”胡三省注:“《左传》,楚伍举与声子相善,伍举出奔,声子遇于郑郊,班荆相与食而言……

  • 二首六身

    源见“绛县老人”。比喻高寿。前蜀杜光庭《张崇胤修庐山九天真君还愿醮词》:“乞为臣更蠲罪录,永削灾缠。成匡尧赞禹之功,享二首六身之寿。”【词语二首六身】  成语:二首六身汉语大词典:二首六身

  • 穷猿奔林

    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李弘度(李充字弘度,江夏人,善楷书,官至中书侍郎)尝叹不被遇(遇,指因被赏识而受到一定待遇)。殷扬州(即殷浩)知其家贫,问:‘君能屈志百里(见本书“百里才”)不?’李答曰:‘《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