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抱佛脚

抱佛脚

唐.孟郊《孟东野集》卷九《读经》:“垂老抱佛脚,教妻读《黄经》。”

孟诗之意是说年老方信佛,以求佛保祐,有临渴掘井之嫌。唐代佛教盛行,“抱佛脚”的说法遂传以为俗语。

宋.刘攽《中山诗话》:“王丞相(王安石)喜谐谑,一日论沙门道,因曰:‘投老欲依僧。’客遽对曰:‘急则抱佛脚。’王曰:‘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。’客曰:‘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。’”

后因以“抱佛脚”用指平时无准备,临时急应付。

清.翟灏《通俗编.释道》引张南世《宦游记闻》:“云南之南一番国,专尚释教,有犯罪应诛者,捕之急,趋往寺中,抱佛脚悔过,便便贳(音shì,通赦,赦免)其罪。今谚云‘闲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’,乃番僧之语流于中国也。”


述宾 原为求佛保佑的意思,现用为平时无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清·翟灏《通俗编》卷6引宋代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:“云南之南一番国,专尚释教,有犯罪应诛者,捕之急,趋往夺中,~悔过,便贯其罪。今谚云:‘闲时不烧香,急来~’,乃番僧之语,流于中国也。”△用于描写临时应付。→临时抱佛脚


平时没有什么准备,临时慌忙想法应付,这种情况便叫做 “抱佛脚”。“抱佛脚”实际是个借词、外来语。

为什么要 “抱佛脚”呢? 那自然是祈求菩萨保佑了。

《通俗编·释道》引张世南 《游宦纪闻》记有这样一件事: 在云南南边一个番国里,非常崇尚佛教,那里有个死刑犯逃脱了,官府追捕甚紧。罪犯逃到了一座庙里,知道再也无路可逃了,便抱住一尊大佛的脚痛哭起来,表示诚心悔过。官府的人一见此情,认为罪犯真心向佛,有悔改之意,便未捉拿归案,而且放他走了。

后世 “抱佛脚”之说便流传开来,表示无准备而急忙应付之意,犹言 “临渴凿井”、“临阵磨枪”。

抱佛脚”一语传至我国后,逐渐演变成 “平时不烧香,急时抱6佛脚”这一谚语了。


【词语抱佛脚】  成语:抱佛脚汉语词典:抱佛脚

猜你喜欢

  • 莼菜下盐豉

    同“莼羹下豉”。宋苏轼《次韵刘涛抚寄蜜渍荔枝》:“每怜莼菜下盐豉,肯与蒲萄压酒浆?”

  • 以咽废飧

    见“因噎废食”。飧,指饭食。《梁书·贺琛传》:“今不使外人呈事,于义可否? 无人废职,职可废乎? 职废则人乱,人乱则国安乎? ~,此之谓也。”【词语以咽废飧】  成语:以咽废飧

  • 桓生笛

    同“桓伊笛”。清宋琬《次既庭来韵》:“月明恨隔桓生笛,岁晏愁闻蔡女笳。”

  • 大鹏飞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谓气势浩大。唐李峤《海》诗:“三山巨鳌涌,万里大鹏飞。”

  • 扣盘扪烛

    喻认识不确切而易生误会。苏轼《日喻》:“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状如铜盘。’扣盘而得其声。他日闻钟,以为日也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光如烛。”扪烛而得其形。他日揣籥,以为日也。”扣:敲击

  • 当仁

    源见“当仁不让”。谓勇为不辞。唐王勃《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》:“群公以道之存矣,思传记德之书;下官以文在兹乎,愿展当仁之笔。”亦指勇为不辞的人。金元好问《兴国院改律为禅请住持疏》:“谁其作古,自有当仁。

  • 歌钟重锡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一年》:“郑人赂晋侯以师悝、师触、师蠲,广车、軘车淳十五乘,甲兵备。凡兵车百乘,歌钟二肆,及其镈磬,女乐二八。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,曰:‘子教寡人和诸戎狄,以正诸华。八年之中,九合诸侯,如

  • 随乡入乡

    亦作“入乡随乡”。原意为到什么地方就遵从那个地方的风俗。也比喻能适应环境,随遇而安。宋代范成大《秋雨快晴静胜堂席上》诗:“天涯节物遮愁眼,且复随乡便入乡。”见“随乡入俗”。《红楼梦》41回:“俗话说,

  • 寝处

    源见“寝食皮肉”。形容仇恨极深而必报。《聊斋志异.宫梦弼》:“和击桌曰:‘曩年非姥怜赐一瓯粥,更何得旋乡土!今欲得而寝处之。’”【词语寝处】   汉语大词典:寝处

  • 摧敌先鸣

    源见“先鸣”。谓取胜。唐白居易《鸡距笔赋》:“若用之交战,则摧敌而先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