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掬指

掬指

左传.宣公十二年》载:鲁宣公十二年春,楚庄王发兵包围进攻郑国,因郑、晋有盟,郑便向晋告急求援。可是晋军六月赶到黄河边时,郑国已经投降。晋三军统帅中军将荀林父想回师,中军佐先縠却坚决主张渡河击楚,于是他率中军之一部,渡过黄河。荀林父迫不得已,采纳韩厥的建议,为援救先縠,只得督师渡河,驻军在敖、鄗两山之间。由于楚军在邲突袭晋军,晋中下两军被击败。士会率领的上军因事先有准备,在敖、鄗之间七处设下伏兵,故不败。晋中下两军被击败后,仓惶渡河,中军大夫赵婴齐早有逃跑准备,预先使他的部下在黄河边准备了舟船,故他所率一部先行渡河而云。楚兵追来,中军大部和下军官兵争相渡河逃命,乱作一团。“桓子(即荀林父)不知所为,鼓于军中曰:‘先济者有赏!’中军、下军争舟,舟中之指可掬也。”

掬,两手合捧。指可掬,是形容军士扒住船舷争渡被砍掉的断指之多。后因以“掬指”、“骸爨”形容战争的残酷和惨败的局势。

唐.李白《南奔书怀》诗:“舟中指可掬,城上骸争爨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玄都前度

    源见“前度刘郎”。谓往昔的游处。意指前事之鉴。宋张炎《还京乐.送陈行之归吴》词:“正翠阴迷路,年光荏苒成孤旅。待趁燕樯,休忘了玄都前度。”

  • 半路出家

    比喻中途改行。《醒世恒言.十五贯戏言成巧祸》:“有个官人,姓刘名贵,字君荐,祖上原是有根基的人家。到得君荐手中,却是时乖运蹇。先前读书,后来看看不济,却去改业做生意,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偏正 比喻

  • 一诺

    源见“一诺千金”。指信实可靠的一次许诺。宋陈师道《送曹秀才》诗:“情亲期一诺,急病阙千金。”

  • 鸣珂

    源见“鸣珂里”。指居高位。明李东阳《重经西涯》诗之一:“岂谓鸣珂还故里,敢将华发恋微官。”【词语鸣珂】   汉语大词典:鸣珂

  • 中原逐鹿

    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后以“中原逐鹿”喻群雄并起,争夺天下。唐王绩《过汉故城》诗:“中原逐鹿罢,高祖郁龙骧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迎驾》:“一旦神京失守,看中原逐鹿交走。”偏正

  • 案同梁举

    同“案举相当”。清赵怀玉《沁园春.次韵答归佩珊女史》词:“问几人修到,案同梁举,一灯吟处,花共江开。”

  • 凿壁借馀辉

    同“穿壁借馀光”。清赵翼《刘穆庵侍读见余近作枉赠佳章依韵奉答》之三:“旅邸喜仍邻近在,可容凿壁借馀辉。”

  • 鞭驱石

    源见“驱石驾沧津”。喻指造桥的神奇技艺。清赵翼《厦门大风观海即事》诗:“安得鞭驱石,排成万里桥。”

  • 波澜独老成

    唐.杜甫《敬赠郑谏议十韵》诗:“毫发无遗憾,波澜独老成。”诗中“波澜”系形容文章跌宕起伏;“老成”系指行文老练,功力深厚。后遂以此赞扬文章写得老练而富有文采。清.王晫《今世说.品藻》:“情辞斐亹(音f

  • 槐花黄,举子忙

    唐 李淖《秦中岁时记》:“进士下第,当年七月复献新文,求拔解,曰‘槐花黄,举子忙’。”宋钱易《南部新书》乙:“长安举子自六月以后,落第者不出京,谓之过夏,多借静坊庙院,及闲宅居住,作新文章,谓之夏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