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摇唇鼓舌

摇唇鼓舌

原指逞口才从事游说,后则泛指信口开河,夸夸其谈,乱发议论。盗跖“从卒九千人,横行天下,侵暴诸侯。”孔子知道后,企图以儒家学说说服他。于是便和颜回、子贡一起去拜见他。听说孔子到来,盗跖大怒,圆睁双目,怒发冲冠。他说,这不是鲁国那个虚伪狡猾的孔丘吗?你造谣惑众,妄称什么文武之道,穿戴华丽,胡言乱语,不种田白吃饭,不织布白穿衣,专门夸夸其谈,迷惑天下君主。使得天下士人不能返其本性,跟着你一起讲什么孝啊悌啊,以图混个一官半职。你的罪过太大了,快快走开,不然的话,我就把你的肝割下来作早餐。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盗跖》:“盗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阳,脍人肝而之。孔子下车而前,见谒者曰:‘鲁人孔丘,闻将军高义,敬再拜谒者。’谒者入通。盗跖闻之大怒,目如明星,发上指冠,曰:‘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?为我告之:尔作言造语,妄称文、武,冠枝木之冠,带死牛之胁,多辞缪说,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,以迷天下之主,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,妄作孝弟,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。子之罪大极重,疾走归!不然,我将以子肝益昼铺之膳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二折:“听不上摇唇鼓舌絮叨叨,正良臣佞士难同爵。”


并列 形容卖弄口才进行游说或搬弄是非,挑起事端。语本《庄子·盗跖》:“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,以迷天下之主。”喻德海《樱花雨》:“勇士们在冲锋陷阵,说客们在~,她却坐在自家门前的樱花树下,手不释卷地读起书来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多言或卖弄口才。→掀风鼓浪 搬弄是非↔息事宁人。 也作“摇唇鼓喙”、“摇唇弄舌”、“摇吻鼓舌”、“摇嘴掉舌”。


【词语摇唇鼓舌】  成语:摇唇鼓舌汉语词典:摇唇鼓舌

猜你喜欢

  • 材成拥肿

    源见“樗栎”。谓成为无用之材。清董元恺《沁园春.青墩松》词:“叟号支离,材成拥肿,雨溜风吹饱雪霜。”

  • 黄石仙翁

    同“黄石公”。闽徐夤《尚书荣拜恩命夤疾中辄课恶诗二首以申攀读》:“昴星人杰当王佐,黄石仙翁识帝师。”

  • 犬吠之警

    指盗贼之事。《汉书.匈奴传》:“三世无犬吠之警,黎庶亡千戈之役。”亡:通“无”。偏正 因狗叫而引起的警报。指盗窃之类的小动乱。《汉书·匈奴传赞》“是时边城晏闲,牛马布野,三世无~,菞庶亡干戈之役”。△

  • 鸟降筵

    宋遗民谢翱登西台(今浙江桐庐附近)哭祭文天祥,作《登西台恸哭记》:“魂朝往兮何极?暮归来兮关塞黑。化为朱鸟兮有咮(嘴)焉(何)食?”朱鸟,南方七个星宿的总称。即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张、翼、轸。因七宿联起象

  • 铜街

    源见“铜驼陌”。指铜驼街。借指繁华游乐之区。南朝 梁沈约《丽人赋》:“狭斜才女,铜街丽人。”唐武平一《饯唐永昌》诗:“寄谢铜街攀柳日,无忘粉署握兰时。”【词语铜街】   汉语大词典:铜街

  • 治命

    源见“结草以报”。指人死前神志清醒时的遗言。与“乱命”相对。后亦泛指生前遗言。宋陆游《傅正议墓志铭》:“公亡恙时,自发书卜葬于白石之南,虽月日莫不有治命。至殁,悉遵用焉。”明沈鲸《双珠记.卖儿系珠》:

  • 吊鹤

    唐.房玄龄等撰《晋书.陶侃传》:“陈敏之乱(广陵相陈敏反),弘(荆州刺史刘弘)以侃为江夏太守,加鹰扬将军。侃备威仪,迎母官舍,乡里荣之。敏遣其弟恢来寇武昌,侃出兵御之。随郡内史扈壤间侃于弘曰:‘侃与敏

  • 姜被

    《后汉书.姜肱传》:“姜肱字伯淮,彭域广戚人也。家世名族。肱与二弟仲海、季江俱以孝行著闻。其友爱天至,常共卧起。”其后注引《谢承书》曰:“肱性笃孝,事继母克勤。母既年少,又严厉。肱感《恺风》之孝,兄弟

  • 戴逵破琴

    《晋书.戴逵传》载:戴逵善琴,太宰武陵王司马晞召他王府献技,戴逵曰:“戴安道(戴逵字)不为王门伶人!”说罢摔琴于地,以示拒绝。后遂以“戴逵破琴”赞扬人志行高洁,不屈于权势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戴逵破琴,

  • 冯唐已老

    同“冯唐易老”。唐王维《重酬范郎中》诗:“扬子《解嘲》徒自遣,冯唐已老复何论!”见“冯唐易老”。唐·杜甫《寄岑嘉州》:“谢朓每篇堪讽诵,~听吹嘘。”【典源】《史记·冯唐列传》:“ (冯)唐以孝著,为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