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

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

明代一种文学创作主张。是七子派诗文理论的纲领性口号。提出者为前七子的领袖李梦阳。李梦阳(1473-1530年),字献吉,号空同子。庆阳(今属甘肃)人。弘治七年(1494年)进士。曾任户部郎中,因反对宦官刘瑾下狱。瑾败,迁江西提学副使。梦阳工诗文,尤长七古,主张说实话,记实事,抒真情。以复古自命,倡言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,极力扫荡明初以来台阁体的华靡卑弱的文风,起到了开阔人们眼界的作用,时人竟相趋附。这一文学主张,包含着合理和积极的内涵,但也有一定的片面性,如对中唐以后的诗文横加贬抑,对宋代以后的诗作更是一笔抹煞。特别是造成了模拟剽窃的不良影响,使诗文创作流于造作,并产生艺术上的雷同。

【出典】:

明史》卷286《文苑列传二·李梦阳传》7348页:“梦阳才思雄鸷,卓然以复古自命。弘治时,宰相李东阳主文柄,天下翕然宗之,梦阳独讥其萎弱。倡言文必秦、汉,诗必盛唐,非是者弗道。”《明史》卷287《文苑列传》:“其持论,文必西汉,诗必盛唐,大历以后书勿读,而藻饰太甚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

    《庄子.知北游》:“光曜不得问,而熟视其状貌,窅然空然,终日视之而不见,听之而不闻,搏之而不得也。”“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”,意谓看见了与没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听见一样。形容对某一事物极不关心,或形容对

  • 雍门叹

    同“雍门泣”。清顾炎武《衡王府》诗:“雍门今有叹,流涕一相逢。”

  • 东阁诗兴

    源见“东阁官梅”。指赏梅赋诗的雅兴。宋张炎《一枝春.为陆浩斋赋梅》词:“东阁漫撩诗兴。料西湖树老,难认和靖。”

  • 嚼穿龈血

    同“齿嚼欲碎”。宋文天祥《代王夫人作》诗:“铜驼恨,那堪说!想男儿慷慨,嚼穿龈血。”述宾 形容愤恨已极。宋·文天祥《满江红·代王夫人作》:“想男儿慷慨,~。”△多用于表示人愤怒时的神情。也作“嚼齿穿龈

  • 证逮

    《史记.五宗世家》:“请逮勃所与奸诸证左。”后以“证逮”谓逮捕与案情有关连的人。唐李商隐《有感》诗之一:“证逮符书密,辞连性命俱。”【词语证逮】   汉语大词典:证逮

  • 渭川猎

    源见“非熊兆”。谓帝王访求辅政人才。唐李白《赠钱徵君少阳》诗:“如逢渭川猎,犹可帝王师。”【词语渭川猎】   汉语大词典:渭川猎

  • 蒲鞭莫施

    源见“蒲鞭”。谓连蒲鞭也不要施行。劝人为政宽仁。唐吕温《道州将赴衡州酬别江华毛令》诗:“明朝别后无他嘱,虽是蒲鞭也莫施。”

  • 王郎佳句

    唐.王定保《唐摭言》:“王勃字子安,文中子之孙,早负俊声。其父福畤,官洪都。勃自汾省亲,舟次马当,……清风送帆,倏抵南昌。次日入谒,果不爽期。时都督阎公,有婿吴子章与筵,公令宿构序文,欲以夸客。及宴,

  • 沅江九肋

    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自负》:“袁州出举人,亦犹沅江出龟甲九肋者,盖稀矣。”后因以“沅江九肋”比喻稀少难得的人才。宋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上:“惟故人二三辈与门生时时相过,文采议论,灿然可观,求子微、怀二

  • 梓人

    古代的木工。《周礼.考工记》:“攻木之工:轮、舆、弓、庐、匠、车、梓。”唐代孔颖达疏:“梓人为饮器及射侯之等。”后世又称建筑工为梓人。唐代柳宗元《梓人传》:“裴封叔之弟在光德里。有梓人款其门,愿佣隙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