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韩非子.外储说古上》:“宋人有酤酒者,升概甚平,遇客甚谨,为酒甚美,悬帜甚高,然而不售。酒酸。怪其故,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。倩曰:‘汝狗猛也?’曰:‘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?’曰:‘人畏焉!或令孺子怀钱,
同“红叶题诗”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逮社》:“人隔银汉几重秋,信难投,相思难救。等他诗题红叶,白了少年头。”【词语诗题红叶】 成语:诗题红叶汉语大词典:诗题红叶
长舌:长长的舌头。比喻爱说闲话,搬弄是非。指多嘴多舌拨弄是非的女人。语本《诗.大雅.瞻卬》:“妇有长舌,维厉之阶。”偏正 长舌,长长的舌头。比喻多嘴多舌,搬弄是非。指爱说闲话拨弄是非的女人。语本《诗经
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借指大海。唐刘禹锡《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》诗:“烟开鳌背千寻碧,日浴鲸波万顷金。”【词语鳌背】 汉语大词典:鳌背
《东观汉记.钟离意传》:“显宗时,意为尚书,交趾太守坐赃千金,征还伏法,诏以其资物班赐群臣,意得珠玑,悉以委地而不拜赐。”后因以“委珠”为不收赃物,清廉自持之典。唐中宗《授张锡工部尚书制》:“宜升赐剑
《老子》:“夫代大匠斫者,希有不伤其手矣。”后多用作自谦之词。比喻在名家高手面前,容易显出自己的拙劣。南朝 齐谢朓《酬德赋》:“指代匠而切偲,比治素而引喻;方含毫而报章,迫纷埃之东骛。”【词语代匠】
汉王充《论衡.乱龙》:“顿牟掇芥,磁石引针,皆以其真是,不假他类。”后因以“引针拾芥”喻事物互相感应。明王廷相《策问》:“蠲忿忘忧,其感应也何故?引针拾芥,其情性也何居?”并列 比喻事物之互相感应吸引
《孟子.万章下》:“(孟子)曰:‘……孔子之仕于鲁也,鲁人猎较,孔子亦猎较。’”东汉.赵岐注:“猎较者,田猎相较夺禽兽,得之以祭,时俗所尚,以为吉祥。”猎较,古鲁国风俗,在打猎时争夺猎物,夺取后用以祭
指与人父子两代都结为朋友。《宋史.邵伯温传》:“伯温入闻父教,出则事司马光等,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,与伯温为再世交,故所闻日博,而尤熟当世之务。”父:指邵雍,【词语再世交】 汉语大词典:再世交
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。指宰辅重臣。《魏书.任城王澄传》:“臣诚才非台躬,智阙和鼎。”【词语和鼎】 汉语大词典:和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