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权宜之计

权宜之计

原指因时因事而变通处理方法。后泛指在不得已情况下暂且采取的一种临时措施。王允(137-192年),字子师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)人。王允“少好大节,有志于立功。”献帝初,官至司徒,守尚书令,时董卓专权,又有吕布为其爪牙。王允秘密串联,联络朝臣,同时又以美人计离间董卓、吕布关系,从而诛灭董卓。但是自此之后,王允以为大祸已去,不再审时度势,相机处理,属下也都离心离德,以致不久之后,董卓余部发动叛乱时,王允惨遭灭族之祸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66第2176页《王允传》:“允性刚棱疾恶,初惧董卓豺狼,故折节图之。卓即歼灭,自谓无复患难,及在际会,每乏温润之色,杖正持重,不循权宜之计,是以群下不甚附之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:“我叫你去,不过权宜之计,如何却做出这般没天理事体。”


偏正 为了解决眼前的难处而采取的暂时的变通计策。《后汉书·王允传》:“及在际会,每乏温润之色,杖正持重,不循~,是以群下不甚附之。”△多用于指紧急状态之下不得已而用之的应急策略。↔百年大计


解释权宜:暂时适宜。指为应付某种情况而采取的临时措施。

出处后汉书·王允传》:“卓既歼灭,自谓无复患难,及在际会,每乏温润之色,杖正持重,不循权宜之计,是以群下不甚附之。”

东汉后期,在外戚和宦官的轮番专权之下,汉朝已经奄奄一息。为了对付宦官,董卓被征召入京,他在诛灭宦官的同时趁机把持了朝廷政权。其后,董卓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朝野的反对。王允时任司徒,暗中结纳吕布,制造吕布和董卓的矛盾。汉献帝初平三年(公元192年),最终趁皇帝大会群臣的机会利用吕布杀掉了董卓。

王允本来性格刚直,以前担心豺狼一样的董卓,所以有所收敛。董卓死后,王允以为再也没有什么祸患和危难了,就松懈下来,重新恢复了以前的性格。每次聚会时,缺少温和之色,秉持正义、一丝不苟,不针对具体情况而临时采取变通措施,因此大臣、手下都不大拥戴他,和他的关系渐渐疏远。这时,董卓原来的手下李傕、郭汜趁机反攻,带兵杀回长安,王允被灭族。

反义百年大计

例句

“一国两制”不是一种权宜之计和过渡性措施,而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作保证的一项长期的国策。


【词语权宜之计】  成语:权宜之计汉语词典:权宜之计

猜你喜欢

  • 画省

    汉.蔡质《汉官典职》:“尚书奏事于明光殿,省中画古烈士,重行书赞。”据唐.徐坚《初学记》卷十一引。据《汉官典职》载,汉代设尚书省,并在其厅壁上画有古代烈士的肖像。后将“画省”用作代指尚书省的典故。唐.

  • 杨意荐

    源见“狗监推才”。指识人才的人荐引。清尤侗《别长安》诗之五:“作赋不待杨意荐,著书宁待所忠求。”

  • 骨肉至亲

    像骨与肉那样相连的亲人。汉武帝刚即位时,大臣们都以吴楚等七个诸侯国的叛乱为戒鉴,许多人都认为晁错当时的削藩之策是正确的,而杀死晁错是冤枉。他们认为诸侯国几十座城市相连,势力过于强大,想要削弱诸侯国的势

  • 大相迳庭

    清·厉鹗《跋》:“嗟呼!几何不与吕公论世尚友之旨大相迳庭也哉!”【词语大相迳庭】  成语:大相迳庭汉语大词典:大相迳庭

  • 涤瑕荡秽

    除去污秽恶丑。东汉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于是百姓涤瑕荡秽,而镜至清。”并列 比喻清除不正之风和陈旧恶习。汉·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于是百姓~,而镜至清。”△多用于对腐败现象的态度。←→藏污纳垢 藏垢纳污。也作

  • 山翁酩

    同“山公醉酒”。宋吴潜《满江红.九日郊行》词:“安得便如彭泽去,不妨且作山翁酩。尽古今,成败共兴亡,都休省。”

  • 东劳西燕

    源见“伯劳飞燕”。喻离别。亦比喻来自不同方向的同路人。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四回:“这人莫不是也要搭西伯利亚铁路去游学,和我们恰做个东劳西燕么?”并列 劳,伯劳,鸟名。比喻亲朋分离于两地。语本《乐府诗

  • 车同轨,书同文

    轨:车左右两轮间的距离。书:官府公文,书籍。文:文字。 车轨相同,文字相同。 表示天下统一。语出《礼记.中庸》:“今天下车同轨,书同文。”《三国志.吴志.陆绩传》:“豫知亡日,乃为辞曰:‘从今已去

  • 烧灯节

    源见“烧灯”。指元宵节。宋刘辰翁《忆秦娥》词:“烧灯节,朝京道上风和雪。”【词语烧灯节】   汉语大词典:烧灯节

  • 松风谡谡

    《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世目李元礼(李膺)谡谡如劲松下风。”谡谡,高峻挺拔,又可释为风声。东汉李膺为人“岳峙渊清,峻貌贵重”(《李氏家传》语),颇为时人所推崇,故有“谡谡如劲松下风”之誉。后因用为咏名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