淤泥:污泥。 出于污泥而不为污泥所染。 形容莲花的生态。比喻君子不为世俗所染污。语出宋.周敦颐《爱莲说》: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二五回:“其实信得她这朵妙法莲花出
《晋书.王献之传》:“桓温尝使〔王献之〕书扇,笔误落,因画作乌驳牸牛,甚妙。”后因以“笔误作牛”喻随机应变,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。【词语笔误作牛】 成语:笔误作牛汉语大词典:笔误作牛
源见“使臣星”。使者的代称。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二七九:“急报东方两星使,灵山吐溜为粮船。”
同“赤帝子”。唐李白《广武古战场怀古》诗:“赤精斩白帝,叱咤入关中。”清顾炎武《子房》诗:“归来遇赤精,奋戈起榛薄。”【词语赤精】 汉语大词典:赤精
源见“滥竽充数”。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。南朝梁简文帝《答湘东王和受试诗书》:“使夫怀鼠知惭,滥竽自耻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八:“滥竽作吏,旷职怀惭。”【词语滥竽】 汉语大词典:滥竽
《礼记.内则》:“由命士以上,父子皆异宫,昧爽而朝,慈以旨甘。日出而退,各从其事。日入而夕,慈以旨甘。”后因以“甘旨”为养亲的食物。南朝 梁任昉《上萧太傅固辞夺礼启》:“饥寒无甘旨之资,限役废晨昏之半
即和氏璧。《韩非子.和氏》:“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,奉而献之厉王。厉王使玉人相之。玉人曰:‘石也。’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。及厉王薨,武王即位,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。武王使玉人相之,又曰:‘石也。’王又
原谓以重金购买名马之骨,比喻为求得贤才而不惜代价。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复国以后,为了报仇雪耻,他向燕国旧臣郭隗请教招纳贤士的方法。郭隗回答道,如果对人才非常虚心,象学生对待先生一样,那就会有比自己才能
《三国志.魏书.王凌传》“凌至项,饮药死”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凌自知罪重,试索棺钉,以观太傅意(注:太傅,指司马懿),太傅给之。凌行到项,夜呼掾属与决曰:‘行年八十,身名并灭邪!’遂自杀。”三国魏齐
源见“猿鹤沙虫”。指战死的将卒。唐韩愈《送区弘南归》诗:“穆昔南征军不归,虫沙猿鹤伏似飞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四:“虫沙猿鹤,忠义如林。”见“猿鹤虫沙”。唐·韩愈《送区弘南归》诗:“穆昔南征军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