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水落石出

水落石出

欧阳修醉翁亭记》:“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,风霜高洁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”后因以“水落石出”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。宋陆游《谢台谏启》:“收真才于水落石出之后,坐销浮伪之风;察定理于舟行岸移之时,尽黜谗诬之巧。”


并列 水退下去,水中的石头显露出来。语出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,风霜高洁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”本写自然景色,后用以比喻事情真相完全暴露。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:“这就需要继续追查下去,找出确凿的证据,才能弄个~。”△多用于描写事情的最终结果。→原形毕露 真相大白 暴露无遗 ↔不明真相 扑朔迷离


解释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。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。

出处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,风霜高洁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”

欧阳修,字永叔,号醉翁、六一居士,吉州(今江西)人。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,自身文才非凡,同时喜欢奖掖后进,苏洵、苏轼、苏辙父子三人以及曾巩、王安石都出自他的门下。欧阳修在担任安徽滁州知州的两年多时间里,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,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便是《醉翁亭记》。

在这篇优美的散文中,作者写道:“滁州城四面青山环绕,而城西南山峰中,树木和溪谷尤其优美。远远望去,那林木茂盛、幽深秀丽的地方,就是琅琊山。沿山前行六七里,渐渐会听到潺潺的水声,那就是从两座山峰中间流淌出来的酿泉。在回环的山势和弯转的山路间,有座亭子四角翘起,像鸟张开翅膀,高踞在泉水之上,那就是醉翁亭。建亭的人是谁?是山中的和尚智仙。给它取名的人是谁?是太守自己啊。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,喝一点就醉了,而且年龄又最大,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。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,而在于美丽的山水之间。山水的乐趣,是寄托在酒上,领会在心里。”紧接着作者又对山中春夏秋冬的景色进行了描写:“野花开放,散发出清幽的香气,树木繁茂,形成浓郁的绿荫,凉风清爽,霜色洁白,泉水回落,石头显露,这便是山中四季的美景。”

醉翁亭记》不但描写了醉翁亭的美景,还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,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,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。

近义真相大白

反义迷雾重重

例句

我们万不能半途而废,一定要弄他个水落石出才好。


【词语水落石出】  成语:水落石出汉语词典:水落石出

猜你喜欢

  • 言宴

    《诗.卫风.氓》:“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”后以“言宴”谓言谈说笑,谈笑欢乐。《三国志.杨戏传》“濬至太常,封侯”裴松之注引三国 蜀陈术《益都耆旧传杂记》:“县长蜀郡 成都 张君无子,数命功曹呼其子省弄

  • 呼酒新丰

    源见“新丰客”。形容穷士的旷达豪爽。元周权《次韵令尹解官归九江》:“解官彭泽如元亮,呼酒新丰似马周。”

  • 太公齿堕

    《荀子.君道》:“文王……倜然乃举太公于州人而用之……则夫人行年七十有二,齳然而齿堕矣。”周文王请姜子牙出仕,当时姜太公已过古稀之年,牙齿都掉了。唐.韩愈《赠刘师服》诗:“忆昔太公仕进初,口含两齿无赢

  • 慵来妆

    汉.伶玄《飞燕外传》:“合德(注:汉成帝妃,赵飞燕妹)新沐,膏九曲沈水香,为卷发号新髻,为薄眉号远山黛,施小朱号慵来妆。”慵,懒散。慵来妆,将头发很随便地盘在头上的一种发式。汉成帝妃赵合德(赵飞燕妹)

  • 帝秦

    源见“鲁连蹈海”。谓屈己臣服。傅尃《感怀》诗:“枉劳奔走十年身,兴汉谁知竟帝秦。”【词语帝秦】   汉语大词典:帝秦

  • 疏傅

    源见“二疏还乡”。西汉疏广、疏受叔侄分别为宣帝太子太傅、少傅,于荣显中同时称病引退。后遂以“疏傅”为急流勇退的典型。唐白居易《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》:“疏傅心情老,吴公政化新。”【词语疏傅】 

  • 魂销杜宇

    杜宇:传说中古蜀国的君主,号曰望帝,死后魂为杜鹃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一百六十引《十三州志》:“望帝使鳖冷凿巫山治水,有功,望帝自以德薄,乃委国禅鳖冷,号曰开明,遂自亡去,化为子规。”《成都记》:“杜宇死,

  • 以少少许胜多多许

    少少许:很少。许,约略估计的数量。多多许:极多。 极言以少胜多。语本《世说新语.赏鉴》:“简文道王怀祖才既不长,于荣利又不淡,直以真率少许,便足对人多多许。”后常引作〔以少少许胜多多许〕。宋.罗志仁

  • 羞与绛灌为伍

    绛灌:绛侯周勃与灌婴。二人皆汉初功臣。伍:同列,等辈。 原指韩信自恃功高,耻与周勃、灌婴同处一个行列。 后也泛指对自己的职位安排不满。语出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(韩)信山此日怨望,居常鞅鞅,羞与

  • 二千石

    《汉书.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自太常至执金吾,秩皆中二千石。”“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,皆秩二千石。”“自司隶至虎贲校尉,秩皆二千石。”“郡守……秩二千石。”“郡尉……秩比二千石。”“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,皆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