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沐冠

沐冠

同“沐猴而冠”。宋林希逸《代毛颖谢表》:“志虽酬于脱颖,嘲莫解于沐冠。”梁启超《论自尊》:“夫沐冠而喜者,戏猴之态也。”


【词语沐冠】   汉语词典:沐冠

猜你喜欢

  • 季珪士首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崔琰传》:“崔琰字季珪,清河东武城人。……琰声姿高畅,眉目疏朗,须长四尺,甚有威重,朝士瞻望,而太祖亦敬惮焉。”南朝.宋.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曰:“明帝时,崔林尝与司空陈群共论冀州人士,

  • 一目五行

    同“一目十行”。《元史.许有壬传》:“幼颖悟,读书一目五行。尝阅衡州《净居院碑》,文近千言,一览背诵无遗。”见“一目十行”。《元史·许有壬传》:“幼颖悟,读书~,尝阅衡州《净居院碑》,文近千言,一览背

  • 矫枉过正

    矫(jiǎo角):纠正、矫正。枉:弯曲。把弯曲的东西扭直,结果又弯向另一方。比喻纠正事物的偏失、错误,超过了应有的限度,而又陷于另一偏失、错误之中。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说:汉朝建立初期,为了矫正秦朝权力

  • 效陶种秫

    源见“陶令秫”。形容喜酒好饮,超脱免俗。宋梅尧臣《阻风秦淮令狐度支寄酒》诗:“我今正得杯中趣,效陶种秫置心曲。”

  • 风波间作

    源见“三字狱”。指冤狱接连不断地发生。清归庄《上吴鹿友阁老书》:“至近者风波间作,几于白马 河阴,士大夫之祸及矣。”

  • 献替可否

    同“献可替否”。《明史.职官志一》:“中极殿大学士……掌献替可否,奉陈规诲。”见“献可替否”。《元史·陈颢传》:“臣愿得朝夕左右,~,庶少裨万一,亦以全臣愚忠。”【词语献替可否】  成语:献替可否汉语

  • 旷癏

    同“旷瘝”。宋王安石《谢赐元丰敕令格式等表》:“在昔讨论,尝负旷癏之责;于今尊阁,更知被受之荣。”【词语旷癏】   汉语大词典:旷癏

  • 如皋一箭

    同“如皋射雉”。晋潘岳《射雉赋》:“昔贾氏之如皋,始解颜于一箭。”宋刘筠《无题》诗之一:“渐渐麦陇藏鸣雉,更恨如皋一箭迟。”

  • 征大宛

    《汉书.西域传上》:“大宛国,王治贵山城,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。”“宛别邑七十余城,多善马。马汗血,言其先天马子也。张骞始为武帝言之,上遣使者持千金及金马,以请宛善马。宛王以汉绝远,大兵不能至,爱其

  • 吾爱吾庐

    晋.陶渊明《读山海经》:“孟夏草木长,遶屋树扶疏。众鸟欣有托,吾亦爱吾庐。既耕亦已种,时还读我书。穷巷隔深辙,颇回故人车。”诗歌表达了诗人隐居田园怡然自得的心情。后遂以此语寄寓幽居耕读的闲逸之情。元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