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洗心革面

洗心革面

洗心,谓涤除内心邪恶;革面,谓改变旧日面目。《易经》上说,占卜用蓍草,它功能圆滑,变化神奇;卦的作用,方正有一定的形象;六爻千变万化,告知吉凶。圣人用以洗涤自己的意识,退藏于精密的天道中,与一般人共同为吉凶担忧。又说,君子应当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革新自己,就象豹的斑纹,随着季节而不断改变。庶民也应革除邪恶,善良温驯地追随长上,才能享受改革的成果。后用以比喻痛改前非,重新作人。

【出典】:

《易·系辞上》:“是故,蓍之德圆而神;卦之德方以知;六爻之义易以贡。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,吉凶与民同患。”《易·革》:“君子豹变,小人革面,征凶,居贞吉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晋·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化上而兴善者,必若靡草之逐惊风;洗心而革面者,必若清波之涤轻尘。” 宋·苏轼《乞约鬼章讨阿里骨札子》:“阿里骨凶狡反覆,必无革面洗心之理。”


并列 洗心,洗净思想上的污秽东西。革面,改变旧的面目。心,指思想。清除旧思想,改变旧面目。比喻彻底改过自新。语本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。”又《周易·革》:“小人革面,顺以从君也。”欧阳山《圣地》:“我愿意~努力使自己成为革命的动力。”△常指改变原来的行为、作风、认识等。→洗手不干 脱胎换骨 改过自新 ↔死不悔改 怙恶不悛 依然如故。也作“革面洗心”、“洗心回面”、“革面革心”、“革面悛心”。


【词语洗心革面】  成语:洗心革面汉语词典:洗心革面

猜你喜欢

  • 有意袍

    源见“绨袍惠”。喻指友人所赠深含情意的寒衣。宋范成大《春晚即事留游子明王仲显》诗:“笑我生尘甑,惭君有意袍。”

  • 看卫玠

    同“看杀卫玠”。清宋琬《题潘蔚湘小像》诗:“士女如云看卫玠,洛阳城外小车归。”

  • 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

    《南齐书.王敬则传》:“是时上疾已笃。敬则仓卒东起,朝廷震惧。东昏侯在东宫,议欲叛,使人上屋望,见征虏亭失火,谓敬则至,急装欲走。有告敬则者,敬则曰:‘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。汝父子唯应急走耳。”后用

  • 虎豹驹有食牛之气

    虎豹之子虽幼小,却有吃掉牛的气慨,比喻少年英才。《太平御览,兽.虎》尸子曰:“虎豹驹,虽未成文,已有食牛之气。”

  • 知命之年

    源见“知命”。指五十岁。晋潘岳《闲居赋》:“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,八徙官而一进阶。”唐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〔荥阳公〕知命之年,有一子,始弱冠矣。”偏正 50岁。语本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五十而知天命。”唐·

  • 彭泽米

    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用指微薄的官俸。宋苏轼《故周茂叔先生濂溪》诗:“先生本全德,廉退乃一隅。因抛彭泽米,偶似西山夫。”【词语彭泽米】   汉语大词典:彭泽米

  • 遗簪弊屦

    同“遗簪坠屦”。《北齐书.高德政传》:“魏静帝曰:‘人念遗簪弊屦,欲与六宫别,可乎?’乃入与夫人嫔御以下诀别,莫不嘘欷掩涕。”见“遗簪坠屦”。《北齐书·高德政传》:“魏静帝曰:‘古人念~,欲与六宫别,

  • 鲂鱼赪尾

    《诗经.周南.汝坟》:“鲂鱼赪尾,王室如毁。虽则如毁,父母恐迩!”鲂鱼赪尾,是《汝坟》末章首句。诗前小序云:“《汝坟》,道化行也。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,妇人能闵(音mǐn,怜念)其君子,犹勉之以正也。

  • 百人会

    《世说新语.宠礼》:“孝武在西堂会,伏滔预坐。还,下车呼其儿,语之曰:‘百人高会,临坐未得他语,先问“伏滔何在?在此不?”此故未易得。为人作父如此,何如?’”东晋著作郎伏滔,因为在晋孝武帝召集的西堂朝

  • 日思误书,更是一适

    误书:指文字校勘不善之书。适:惬意。 每天思考书中的谬误,尤其是一件惬意的事情。 后多用以形容人读书善于思考。语出《北史.邢邵传》:“邵字子才,有书甚多,而不甚雠校。见人校书,笑曰:‘何愚之甚!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