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矫枉过正”。唐 张说《吊陈司马书》:“矫枉过中,斯害也已。”《宋史.王存孙固等传论》:“他有更张,随事谏止,不少循默。然无矫枉过中之失,故能不亟不徐,进退有道,在元祐诸臣中,身名俱全,亦难矣哉!”
源见“皮里阳秋”。谓褒贬不形之于外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泰初日月,季野阳秋。”主谓 指藏在内心没有明说出来的评论。《晋书·褚裒传》:“裒少有简贵之风……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:季野有皮里阳秋。言其外无臧否,
源见“藩垣”。指藩屏王室若城的宗子封国。《南齐书.高帝十二王传论》:“分珪命社,实寄宗城,就国之典,既随世革,卿士入朝,作贵蕃辅。”【词语宗城】 汉语大词典:宗城
《礼记.文王世子》:“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,唯世子而已,其齿于学之谓也。”因以“齿学”指太子入学,不敢居人之前,与公卿之子以年龄大小为序,以示谦卑。唐吴兢《贞观政要.尊敬师傅》:“臣闻郊迎四方,孟侯所以
源见“题桥柱”。谓荣显归来。唐戴叔伦《吊畅当》诗:“徒闻子敬遗琴在,不见相如驷马归。”按,此诗用以哀悼亡友。
谓大海。朝夕即“潮汐”。《文选.枚乘.上书重谏吴王》:“游曲台,临上路,不如朝夕之池。”唐李善注引苏林曰:“以海水朝夕为池。”偏正 朝夕,通“潮汐”。对大海的一种称谓。汉·枚乘《上书重谏吴王》:“游曲
辟:开辟,打开。四门:四方之门。明四目:谓目能明察四方。达四聪:谓耳能远听四方。 打开四方之门,广致众贤,使自己能明察四方政务,倾听各方意见。语出《书.舜典》:“舜格于文祖,询于四岳,辟四门,明四目
源见“二陆”。指谋求进入仕途。明杨珽《龙膏记.旅况》:“你气昂昂,似陆机入洛正青年。”
汉.刘向《说苑.敬慎》:“荧荧不灭,炎炎奈何。涓涓不壅,将成江河。绵绵不绝,将成网罗。青青不伐,将寻斧柯。诚不能慎之,祸之根也。”孔子到太庙中,见金人背上有铭文“青青不伐,将寻斧柯”。意为如果不趋青青
借指政绩突出之人。唐刘禹锡《郡斋书怀寄河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》诗: “绮季衣冠称鬓面,吴公政事副词华。” 参见:○贾谊才【词语吴公】 汉语大词典:吴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