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澄之不清,挠之不浊

澄之不清,挠之不浊

澄:使液体中的杂质沉淀。 澄滤它,水也不变清;搅动它,水也不变浊。 比喻人的器量宽宏,有如江海。语出《后汉书.郭太传》:“叔度之器,汪汪若千顷之陂,澄之不清,挠之不浊,不可量也。’”南朝.齐.王俭《褚渊碑文》:“韵宇弘深,喜愠莫见其际;心明通亮,用人言必由己。汪汪焉,洋洋焉,可谓澄之不清,挠之不浊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囚梁

    源见“梁狱上书”。指被监禁。唐杜甫《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三十韵》:“还蜀只无补,囚梁亦固扃。”【词语囚梁】   汉语大词典:囚梁

  • 丹台

    《史记.货殖列传》载:秦时,蜀寡妇清守先人丹砂矿穴,擅其利而显富,秦始皇许为贞妇而客遇之,为筑女怀清台。后以“丹台”为寡妇而富有资产的典故。唐陈子昂《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清河张氏墓志铭》:“夫人徇黔娄

  • 鱼书雁帛

    同“鱼书雁帖”。清李渔《闲情偶寄.器玩》:“则笺简二字中,便有无穷本义,鱼书雁帛而外,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?”见“鱼书雁帖”。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器玩·制度》:“则笺简二字中,便有无穷本义,~而外,不有

  • 足三冬

    源见“三冬足文史”。谓勤奋读书,学业有成。清李渔《阿倩沈因伯寄诗文入都求改正喜其力学寄诗勉之》:“次则重学术,勉以足三冬。”

  • 大杖则走

    汉刘向《说苑.建本》:“舜之事父也,索而使之,未尝不在侧;求而杀之,未尝可得;小棰则待,大棰则走,以逃暴怒也。”后以“大杖则走”谓父以大杖责子易致伤,在父则伤悲,宜避开,不陷父于不义。《后汉书.崔寔传

  • 瞻蒲劝穑

    《吕氏春秋.士容论》:“冬至后五旬七日,菖始生。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,于是始耕。”菖,菖蒲。后以“瞻蒲劝穑”指督促农民及时耕种。南朝 陈徐陵《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》:“于是镇之以清静,安之以惠和。望

  • 乃心王室

    《尚书.康王之诰》:“虽尔身在外,乃心罔不在王室。”乃:你。王室:朝廷。后因以“乃心王室”比喻忠于朝廷。晋.陈寿《王国志.魏书.钟繇传》:“方今英雄并起,各矫命专制,唯曹兖州乃心王室。”宋.秦观《李泌

  • 龙髯攀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喻指亲附皇帝。唐温庭筠《题李卫公诗》之二:“三年骥尾有人附,一日龙髯无路攀。”

  • 逃债台

    《汉书.诸侯王表序》:“自幽、平之后,日以陵夷,至乎阸岖河 洛之间,分为二周,有逃责(债)之台,被窃?之言。”颜师古注:“服虔曰:‘周赧王负责,无以归之,主迫责急,乃逃于此台,后人因以名之。’刘德曰:

  • 张仪展舌

    源见“张仪舌”。谓施展才干。唐李群玉《献王中丞》诗:“张仪会展平生舌,韩信那惭跨下羞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