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烟云过眼

烟云过眼

比喻转瞬即过,不留痕迹。宋赵蕃《淳熙稿·观祝少林所藏画》诗: “烟云过眼还收去,怯似凭栏立久时。” ●宋苏轼《宝绘堂记》: “吾薄富贵而厚于书,轻生死而重于画。岂不颠倒错谬,失其本心也哉。自是不复好。见可喜者,虽时复蓄之,然而为人取去,亦不复惜也。譬之烟云之过眼,百鸟之感耳,岂不欣然接之,去而不复念也。” 蓄: 收养。宋代苏轼看重读书绘画,轻视富贵生死。自己喜爱的东西被人拿走也不可惜。并认为这些东西犹如烟云掠过眼前,鸟声传过耳旁,虽高兴地欣赏,但一旦过去就不再惦念它了。


主谓 在眼边一飞而过的云烟。①比喻身外之物,不加重视。宋·苏轼《宝绘堂记》:“见可喜者,虽时复蓄之,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。譬之烟云之过眼,百鸟之感耳,岂不忻然接之,然去而不复念也。”②比喻事物转瞬即逝,不留痕迹。清·黄景仁《小除日经厂市见王叔明画爱不克购归以志懊》:“~沙脱手,不知去落何人厨。”△多用于人生态度方面。也用以形容事物消失之快。→灰飞烟灭 雪泥鸿爪 ↔天长地久


【词语烟云过眼】  成语:烟云过眼汉语词典:烟云过眼

猜你喜欢

  • 倚柱

    源见“冯驩弹铗”。谓辞家求宦,不能侍亲于膝下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.实之用前韵为老者寿戏答》词:“老去聊攀莱子例,倒著斑衣戏舞。记田舍、火炉头语。肘后黄金腰下印,有高堂、未敢将身许。且扇枕,莫倚柱。”【词

  • 卧南阳

    同“南阳高卧”。唐杜甫《武侯庙》诗:“犹闻辞后主,不复卧南阳。”

  • 延陵解剑

    同“延陵许剑”。清 顾孝嘉《耍孩儿》套曲:“曾记得延陵解剑,休忘了范叔绨袍。”

  • 痛定思痛

    谓悲痛过后追思所遭痛苦倍觉伤心。宋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: “死生昼夜事也,死而死矣,而境界危恶,层见错出,非人世所堪,痛定思痛,痛如何哉? ” ●唐韩愈《与李翱书》: “仆在京城八九年,无所取资,日求

  • 饥溺

    源见“己溺己饥”。比喻生活痛苦。多以表示关心人民疾苦。元杨载《次韵虞彦高游阳明洞》:”不妨山水乐吾乐,岂有饥溺忧民忧。”【词语饥溺】   汉语大词典:饥溺

  • 宽猛相济

    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一个权术,意谓施政时要宽与严相辅而行。公元前522前,郑国执政大夫子产病故。遗命继任执政大夫太叔为政要宽猛结合。对此,孔子非常欣赏。他说,子产的方法太好了。政事宽大百姓就怠慢,怠慢就

  • 马骨

    源见“千金市骨”。喻贤才俊士。明张煌言《感遇》诗:“落拓何曾夸马骨,淹留岂为恋猪肝。”【词语马骨】   汉语大词典:马骨

  • 纶巾羽扇

    头戴纶巾,手持羽扇。多用以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。唐 吕岩《雨中花》词:“岳阳楼上,纶巾羽扇,谁识天人。”清 顾炎武《复周制府书》:“雅歌投壶,祭颍阳之取人皆用经术;纶巾羽扇,诸葛公之为将足见风

  • 劫后灰

    同“昆明灰”。清秋瑾《柬某君》诗之三:“头颅肯使闲中老,祖国宁甘劫后灰?”苏曼殊《为调筝人绘像》诗:“湘弦洒遍胭脂泪,香火重生劫后灰。”【词语劫后灰】   汉语大词典:劫后灰

  • 咏袴襦

    源见“歌五袴”。谓颂扬地方官吏施行仁政。唐 刘兼《新回车院筵上作》诗:“回车院子未回车,三载疲民咏袴襦。”